綜合外電2月2日報道,美國開始著手向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投訴中國為多個出口行業提供補貼。
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Susan Schwab)2日表示,美國已要求就中國的出口補貼問題啟用爭端解決咨詢機制。美國此舉將啟動為期60天的協商期,60天以后美國就可以要求WTO組成一個爭端解決委員會。
施瓦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認為,中國利用稅法等手段鼓勵出口,同時不公平地對待諸多美國制造的進口商品;中國為多個行業提供補貼,其中包括鋼鐵、木材制品、信息技術等。
施瓦布稱,美國是在努力與中國對話解決上述問題未果的情況下才向WTO提出投訴的。
在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的共同施壓下,布什政府正在采取更趨強硬的立場要求中國履行5年以前加入WTO時所做承諾。美國貿易代表去年12月份向美國國會遞交了一份報告,稱擔心中國政府在貿易自由化方面有倒退的情況,中國政府用補貼和監管措施保護中國公司免受外來競爭。
美國商務部(U.S. Commerce Department)2006年11月表示,正在重新審視有關不向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反補貼關稅的政策,當時美國商務部同意就一項針對中國進口紙張的申訴進行調查。根據美國貿易法,如果調查表明外國政府對該國企業產品提供了補貼,美國公司有權要求政府對進口商品征收相應關稅,也就是反傾銷進口稅。
而商務部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不可能精確計算非市場經濟國家產品獲得的政府補貼。
施瓦布表示,中國企業獲得了包括稅收返還在內的各類政府補貼,這類企業占到2005年對美出口企業的60%。2006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超過2000億美元,美國制造企業因此紛紛抱怨中國沒有對他們開放市場。
2006年,美國和歐洲就中國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關稅問題聯合向WTO提起申訴。美國之前還曾就中國為其國內半導體生產企業提供稅收返還提起申訴,雙方在協商期內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