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2007年三季度經濟述評 物價繼續上漲隱憂猶存

  作者: 來源: 日期:2007-11-05  
     今年上半年,當人們高度關注投資反彈的時候,由于糧食連續三年豐收而被忽視了的消費物價卻給人們來了一個突然襲擊。5月份,以豬肉價格陡升為導火索,肉、糧、蛋、油價格聯動,迅速推高食品價格漲幅突破兩位數,致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4個月大幅上漲,8月創下6.5%的10年來單月同比漲幅新高。一時間,CPI自2004年之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月漲幅回落顯示上升動力減弱

    所幸的是,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單月CPI同比漲幅為6.2%,比8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那么,這0.3個百分點是否就是本輪物價上漲見頂的信號呢?

    首先,需要從本輪物價上漲的誘因———生豬供應分析。由于國家實施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補貼等扶持措施,目前生豬補欄情況較好。據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進行的專項調查顯示,全國15個養豬大省112個養豬大縣8月底的生豬存欄數,已經基本恢復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其次,從肉禽及其制品價格運行規律分析。2006年前9個月,肉禽及其制品價格漲幅始終是負數,最低的5月達到-9.3%。2006年10月該指數由負轉正之后大幅攀升,12月漲幅已達13.4%,短短3個月上升了14個百分點。遺憾的是,這在當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但這種走勢恰恰為今年四季度肉禽及其制品價格月同比漲幅的回落奠定了基礎。

    第三,縱觀2006年月度消費物價走勢,總體呈現先低后高的運行規律。特別是四季度,走高趨勢明顯:10月為1.4%,11月為1.9%,12月為2.8%。這就為今年四季度消費物價月同比漲幅的回落創造了條件。如果沒有新的突發漲價因素出現,四季度月度CPI逐月回落當在預料之中。

    但是,由于當前消費物價月漲幅在6%以上,高于累計漲幅達兩個百分點之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回落到4%以下,因此,CPI累計漲幅仍將繼續走高,但上升動力有所減弱。預計全年消費物價漲幅可能達4.5%左右,比前9個月高0.4個百分點。

    勞動力成本上升將繼續推高CPI

    然而,記者并不認為本輪由生豬價格上漲誘發的消費物價上漲已經過去,其后續影響或許還將延續。

    首先,由于生豬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此盡管8月底的存欄數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有關專家預計,一直到明年春節前,生豬出欄不會有明顯的增加。有分析指出,目前豬肉絕對價格的小幅下降是居民在高價面前抑制消費的結果,空間不大,豬肉價格直到明年春節都會維持在高位運行。因此,我們對消費物價月同比漲幅的回落不能期望太高。

    其次,這輪由食品價格快速上漲主導的消費物價上漲已經抬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因為盡管近年來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始終處于下降狀態,但食品消費依然是居民日常生活支出中占比最大的項目(約1/3強)。而生活成本上升使得職工加薪期望提高,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加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099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5%,為近10年來最大增幅。截至9月份,前三季度職工工資同比增長18.8%,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隨著三季度物價大幅走高,預計未來職工工資漲幅有望繼續擴大。相應地,企業生產成本會因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升而被推高。這種推高不會僅限于某些行業,而是遍及所有行業,只是不同行業人工成本的比重不同因而被推高成本的程度不同罷了。這種成本的推高最終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在產品和服務價格上。統計數據顯示,除食品價格以外,生活日用品的出廠價格雖然目前漲幅還不大,但今年5月以來已經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就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的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也開始趨于走平,有些耐用消費品已躋身漲價行列,如空調、冰箱等。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旅游線路的團費價格平均上漲了10%。早在去年5月就有專家預測,未來3-5年,中國勞動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上周,香港方面已表示將提高內地打工者的升薪幅度,相信這一訊息也會對內地的薪酬水平產生影響。因此,人工成本上升對CPI的推高作用不可小視。

    國際市場價格波動或誘發新漲價因素

    首先是糧食等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雖然直到今年我國糧食已連續四年實現增產,但世界范圍內卻是減產的,加之糧食消費增長,世界糧食庫存已下降至18%的安全線以下。因此,國際糧價繼去年末大幅上漲后一直處于高位,近期以小麥為首的新一輪價格上漲又拉開帷幕。9月當月,芝加哥市場小麥期貨價格比8月上升25.3%,漲幅陡然擴大12.8個百分點;玉米和大豆價格比8月上升8.2%。與去年同期相比,9月份國際市場大米、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分別上升3.1%、112.0%、47.3%和75.1%。國際市場的糧價上漲通過進出口貿易從兩方面對國內價格產生影響。一方面,進口的部分糧食品種價格高,對國內市場產生拉抬作用;另一方面,國際糧價走高吸引國內糧食出口大幅增長,對國內糧價本該因增產導致的自然回落產生抑制作用。近三年,由于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國際市場糧食供應吃緊形成鮮明對照,我國糧食進口大幅下降而出口大幅上升,已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國。據統計,2006年,我國谷物凈出口250萬噸,2007年上半年谷物凈出口就已達473萬噸。在秋糧豐收在望的9月份,國內糧食收購銷價格繼續小幅上升。糧食企業稻谷、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的全國平均收購價為每50公斤79.7元,比上月上升1.2%。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種糧食綜合平均收購價格上升11.0%。這一漲幅大大高于目前消費物價中的糧食價格同比漲幅(8月為6.4%)。那么,糧食收購價格的上漲很可能成為下一步消費市場糧價繼續上升的動力,進而成為繼生豬價格之后又一個推高CPI的因素。

    除糧價之外,國際市場棉花價格9月重拾升勢,現、期貨價格月環比分別上升2.3%和4.6%,與去年同比分別上升16.7%和20.5%。而我國上半年棉花貿易為凈進口125萬噸。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報告預計,整個2007-2008年度,中國棉花進口將達390萬噸,占世界棉花貿易的比重高達43%。由此,國際棉價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可想而知。

    其次是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8月以來,國際市場油價不斷創出新高,10月25日已突破90美元大關,29日更收高于93美元以上,下一步,100美元似乎唾手可得。國內,由于政府嚴格控制成品油供應價格,今年以來成品油價格幾乎一直鎖定在年初水平。然而,前8個月的企業盈利表清楚地表明,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已經由前5個月盈利342.8億元下降為前8個月的314.5億元,而虧損企業虧損額則由前5個月的20.6億元上升到前8個月的99.7億元。前8個月的利潤比前5個月還少,這說明目前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已經陷入虧損狀態,盈利上明顯在吃老本。下一步,如果國際油價繼續大幅上漲,國內成品油漲價是大勢所趨。

    食品價格上漲潛藏不確定因素

    今年7月,曾有媒體報道說,山西省山陰縣農民因養奶牛掙不到錢反而賠錢,忍痛將圈中奶牛殺掉。據悉,類似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此事已引起中央高層重視,并于9月出臺了扶持奶業發展的八項政策措施。但據報道,該政策的落實估計要到年底左右。這與去年生豬存欄下降是多么類似的一件事。目前,盡管市場供應還沒有表現出吃緊的跡象,但市場上銷售的牛奶已普遍取消了過去兩年多以來的優惠價格,而恢復了正常價格,這其實是一種事實上的漲價。再過一段時間,會不會上演一次與今年5月肉價風暴如出一轍的奶價風暴,還是個未知數。

    除此之外,數據顯示,今年糧食增產的基礎是種植面積增加,而相應調減的是油料作物和大豆的種植面積。那么,這一調整會不會成為未來食用植物油漲價的潛在因素,值得關注。今年6月,由于國際豆油價格大漲抬高了進口原料的成本,已經導致國內食用油價格普遍上漲了10%左右。而據中國最大的油菜籽加工企業中糧祥瑞糧油工業公司預計,今年油菜籽產量將較去年大幅減少約四成。這不能不使我們聯想起去年末食用油大幅漲價的一幕。而食用油價格上漲的波及面恐怕比豬肉有過之而無不及。果真如此,則新一輪食品價格聯動在所難免。

    綜上分析,筆者對下一步消費物價走勢持謹慎態度。如果再考慮到流動性過剩加劇這一因素,通貨膨脹仍應是下一步宏觀調控需要重點防范的問題。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