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5%的數據發布后,各研究機構都發表了對未來通脹形勢的判斷。
高盛認為,明年通脹形勢仍將處于高位。高盛在近期的研究報告中,將今明兩年CPI漲幅預測分別上調至4.8%和4.5%,之前分別為4.5%和4%。
花旗銀行同樣給出明年4.5%的通脹水平預測。花旗認為,雖然肉價可能會下行,但農產品價格還會較高,而能源價格改革、強勁的消費都會推動明年的通脹水平。
高盛給出的理由是,食品價格快速上漲仍然主要受廣義貨幣供應過度擴張的推動,而非供應面出現暫時不足。高盛認為,在沒有出臺果斷的貨幣調控措施前,整體通脹壓力不會消減。
德意志銀行認為,食品價格穩定將足以帶動明年特別是明年下半年CPI的下降。“一是秋糧收成狀況良好,這意味著穩定的糧食價格;二是近幾個月的生豬存欄量已經大幅增加,8月同比增加15%,這意味著供應層面的強勁回應可能導致明年的豬肉價格下降。”
基于這個判斷,德意志銀行認為11月CPI將小幅回落,12月則明顯降至5%~5.5%。“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CPI將在4%~5%,下半年有機會回落到2%~3%。”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金”)日前的報告對明年經濟走勢保持樂觀,認為通脹將緩解,全年CPI水平約3.5%。
中金指出,根據測算,明年上半年預示通脹仍將處于高位,很可能在4%以上,而下半年將顯著放緩至3%以下。
中金給出的理由包括,非食品價格漲幅有限、明年出口增速放緩可以幫助抑制通脹、教育收費下調可能使明年CPI教育子項面臨通縮。中金測算顯示,資源、能源價格調整對CPI影響有限。
“很顯然,市場對明年的通脹形勢判斷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判斷直接影響明年利率政策的前景,前者支持果斷加息的政策選擇,而后者則沒有那么迫切。”花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