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球氣候變暖與中國農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獲悉,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農業影響嚴重。初步統計,去年全年全國因災損失糧食894億斤,同比增加204億斤,比“十五”期間的平均水平增加20億斤。去年秋冬種以來,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呈進一步加重趨勢。
據介紹,去年秋冬種期間,嚴重干旱導致黃淮海地區大面積播種困難、小麥生長發育受阻;暖冬造成4700萬畝小麥旺長,加大了受凍幾率;4月上旬中南部出現大范圍“倒春寒”,造成1730萬畝小麥受凍;6—8月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西、湖南等省區部分地區發生歷史罕見的嚴重旱情,最大受旱面積達2.54億畝,給東北地區的玉米、大豆和江南地區的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同時氣象災害為生物災害提供了發生條件。今年小麥條銹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重大病蟲害發生早、范圍廣、病情重,給小麥和水稻生產帶來嚴重威脅。專家指出,要在深入研究氣候變暖影響、準確把握災害規律變化的基礎上,分作物、分災種、分區域地進行深入研究,切實減輕農業因災損失,減緩年際間農業因災波動,促進糧油等大宗農產品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