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關注準備金率上調的負面影響

  作者: 來源: 日期:2008-01-18  
     為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央行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再創中國自1984年設立存款準備金制度以來的新高,明確釋放出貨幣政策從緊的信號。

    存款準備金率是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銀行強制要求商業銀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動性。適時運用這一政策工具,能有效調控信貸的增長。筆者始終認為,在目前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流動性繼續過剩的情況下,利用存款準備金率調控經濟是最佳選擇。

    存款準備金率收縮的是商業銀行的過剩流動性,能夠起到抑制商業銀行放貸沖動,防止信貸投放過多的作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針對的是商業銀行,而不是百姓以及其他經濟體中過剩的流動性,因此,不會影響居民消費,不會影響啟動內需。而如果上調存貸款利率的話,則只是把社會閑散資金吸收到商業銀行,如果商業銀行因此流動性過多,就會產生信貸投放沖動,將進一步推動經濟走向過熱。同時,上調存款利率,不利于鼓勵消費,影響啟動內需;上調貸款利率,還會增加普通百姓住房貸款經濟負擔,有可能釀成房貸風險。

    2006年以來,針對日益突出的流動性過剩及信貸投放過多問題,國家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努力緩解這一矛盾。2006年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007年更是10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絕對數上調7.5個百分點,幅度從2006年的7.5%到現在的15%,調整頻率歷史鮮有。有機構預測,存款準備金率將會繼續上調,并有可能上調到19%。然而,在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由此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首先,要防止由于準備金率過分上調,收縮商業銀行過多流動性,造成商業銀行突發短暫性流動性不足,帶來突然支付風險。美國次級債危機中金融機構一夜之間由流動性過剩變為流動性吃緊是最為深刻的教訓。央行、商業銀行本身都要對此密切關注和檢測,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及時調度資金、妥善處理。

    其次,央行要處理好由于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給商業銀行經營效益帶來的影響。15%的準備金率,就是說,商業銀行每吸收1個億的存款,有1500萬被央行凍結。而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利率,三個月就達到了3.33%,而被凍結的15%準備金,央行按照1.89%支付利息,利差嚴重倒掛,增加商業銀行利息成本,影響其效益。同時,一旦商業銀行一時資金緊缺,可能被迫高息從市場拆入,這部分高成本資金,也對經營構成影響。

    曾有專家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雖然存款準備金率只有13%,但加上繳納的5%備付金率,可能達到18%以上。但是,必須注意到,那時,只有四家銀行并且都是國有專業銀行,不是商業銀行,對效益基本可以不關心。而現在不但四大國有銀行已經成為真正意義的商業銀行了,而且有眾多股份制小銀行、外資銀行,對貨幣手段的使用給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影響不能完全漠視。因此,筆者建議,央行應適度提高存款準備金利率,減少商業銀行的效益損失。

    此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將會對樓市造成一定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被凍結了,貸款資金不足了,必然減少住房開發以及個人按揭貸款,對住房需求和供給都會有一定影響。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