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表示,解除臨時價格干預是根據《價格法》第32條規定。價格干預措施是在價格顯著上漲情形下采取的臨時性措施。在價格顯著上漲的情形消失后,就要及時解除。
發改委要求繼續做好解除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相關工作,繼續加強價格監測預警,進一步完善糧食、豬肉、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商品保障市場供應、應對價格異常波動的預案,努力保持重要地區、敏感時段的重要商品供應不斷檔、不脫銷,確保市場平穩。
此前,由于日益嚴重的的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飆升,在今年1月15日發改委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糧食、食用油、豬肉、液化石油氣等商品進行價格干預,抑制價格上漲。
不少學者認為,通貨膨脹壓力的消失是國家發改委宣布取消價格管制的根本原因。10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增長4.0%,增速在人民幣暫緩升值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等因素推動下繼續回落,創17個月來的新低,從今年5月份以來的CPI增幅延續了下降趨勢。而10月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8.5%,但與9月相比,下降0.9%。
東方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馮玉明指出,“事實上,當前宏觀經濟已經是在面臨嚴重的通縮壓力。內需不足、產品過剩決定了企業根本不會漲價,發改委繼續實行價格管制毫無意義。”
交通銀行研究部近日就發布預測稱,代表通貨膨脹水平的CPI數據極有可能會在12月份回落至3%以下。而國際通行標準顯示,CPI低于3%就意味著通脹壓力的消失。
馮玉明認為,發改委之所以取消了食品類價格的管制,也極有可能暗含支撐農產品價格的用意。
顯見的事實是,就在昨日,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在合肥指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我國農業部門將面臨巨大挑戰,農產品價格的下降將影響農民的耕種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取消價格管制時,沒有列入液化石油氣和第七類“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務”。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宏觀戰略處處長高輝清認為,許多商品尤其是涉及國計民生的不一定要完全解除限價,如果失控,有可能對整個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隱患。而馮玉明則認為,能源要素價格的改革極有可能隨著燃油稅改革方案一并出臺。
防止通貨緊縮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軍昨天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經濟形勢已經逆轉,解除臨時價格干預是為了防止通貨緊縮的一項措施。
但也有分析認為,鑒于目前物價水平并未真正回落,負利率局面仍然延續,因此發改委此舉或許可能會加劇明年的通貨膨脹壓力。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新農開發獨立董事崔凱表示,在當前經濟背景下,雖說米面糧油等屬于基本生活品,但企業面臨市場壓力,不太敢貿然提價。這并不會對食品企業的利潤產生實質影響。
發改委同時要求嚴肅查處串通漲價、變相漲價、價格欺詐、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
****暫不受新舉措影響 部分企業將按市場規律定價
新京報報道:在價格臨時干預實施過程中,統一、今麥郎、中糧、魯花、蒙牛等12家企業,被要求有調價申請需要直接向國家發改委上報。上半年先后有光明乳業、三鹿集團純牛奶產品申請提價,之后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關于提高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價格的申請也被受理。
光明乳業新聞發言人龔妍奇昨日(1日)沒有對價格干預解除進行評論,她表示最近也沒有申請調價的計劃,成本價格一直維持不變。此前光明申請提價稱,原料奶等產品成本上升,不過據記者了解,全國多地的原料奶,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價格有所下降。
肉類和食用油也如此。對于發改委解除價格限制,雙匯、雨潤兩大肉制品加工集團相關負責人昨日均表示,自今年下半年以來,產品價格均在下降,而近期豬肉、飼料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下降,企業沒有面臨漲價的壓力,因此,發改委解除價格限制的舉措,暫時對企業沒有影響。
消費者熟知的金龍魚食用油,其母公司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曾經將提高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價格申請遞交到發改委,并且得到了發改委的批準。
昨日(1日)金龍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解除價格干預后,金龍魚將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定價。
****市場反應:解除不會導致價格波動
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告訴記者,自今年年初至今,魯花花生油的價格一直保持穩定,實際上,由于原材料大多產自國內,因此受國際經濟氣候的影響不大,所以對發改委解除價格干預的通知并不是很敏感,魯花花生油的價格近期也將繼續保持平穩。
上海良友海獅油脂實業有限公司銷售部有關人士也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海獅食用油的價格自今年9月左右就開始下跌,如5升裝的海獅大豆油市場價已從60多元跌到了現在的40元左右。如今,企業又可以自主定價了,但價格最終仍由市場決定,從近期原料油價格形勢來看,估計海獅食用油的價格也將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