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對股市造成影響。昨天,上證綜指收報2806.94點,漲幅2.49%。深成指報收12237.7點,漲326.28點,漲幅2.74%。銀行股整體呈現補漲態勢。
盡管有專家預計,中國的這一舉措只是針對9月新增貸款沖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匯占款增加等情況而出臺的暫時性措施。但在歐美等國家紛紛預熱貨幣政策進一步放寬的境況下,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卻都擬采用截然相反的貨幣政策,出手遏制流動性。傳統強國與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已出現難以愈合的割裂。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認為,美、日、歐等國家競相貶值本國貨幣將使得世界貿易的爭執進一步加劇。
西方國家“寬松到底”
美聯儲是否將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措施?這一問題已經成為一條繃緊市場神經的弦。9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減少9.5萬,這一“噩耗”對于實施量化寬松措施的市場預期來說,猶如注入了一針興奮劑。“目前來看,美聯儲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的傾向已經比較明顯。”潘正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更是認為:“進一步量化寬松措施的出爐為時不遠。”
一旦美聯儲實施進一步的量化寬松措施,美元的貶值無疑將“勢如破竹”。盡管日本在此前宣布實施零利率政策,并創立資金規模為35萬億日元的共同擔保基金,以買進國債、公司債等金融資產,創造更加寬松的金融環境,配合政府阻止日元升值、擺脫通貨緊縮、刺激經濟復蘇。然而,這些依舊無法阻擋日元兌美元創下15年新高。
“在經濟起色不彰的情況下,日本和美國都選擇了加速啟動印鈔機的方式,試圖來刺激經濟。”孫立堅進而指出,“日元和美元競相貶值的態勢,將可能引發歐元區及英國央行同樣出臺進一步量化寬松措施,導致本地區或本國貨幣貶值以增加出口競爭力。一旦這幾大全球主要貨幣進入貶值競賽,全球貨幣體系將崩塌。”
中國貨幣已遭“綁架”?
對于中國而言,在美元、日元等主要國家貨幣不斷貶值之時,人民幣堅持不貶值或進一步升值無疑將傷及廣大的出口企業。“目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相當大,但是無論如何,人民幣都不能升值。在日元、美元不斷貶值的情況下,流動性開始紛紛流出日本和美國,一旦人民幣升值,熱錢蜂擁而至,中國面臨的將是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雙重沖擊。”孫立堅表示。
同時,日本的降息及美國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措施的可能,不僅導致中國面臨熱錢涌入的風險加大,更進一步導致中國貨幣政策的被束縛。
盡管中國9月份的CPI數據尚未出爐,但是市場的預測早已預熱。“預計9月份的CPI數據將與8月份相差不多,而且短期內CPI不太可能出現快速回落的現象,在接下來3-5個月內,CPI仍將維持在3%以上的水平。”潘正彥直言,“中國面臨的通脹壓力非常大。”
孫立堅解釋道:“美元等貨幣不斷貶值,導致全球流動性對貨幣市場開始失去信心,轉而投資黃金、大宗商品等領域,無疑全球資源價格將被進一步推高。因此,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將加大。”
然而,盡管如此,在當前各國紛紛打匯率牌的大環境下,中國已經沒有任何收縮貨幣政策的空間。“雖然前段時間,市場普遍希望央行能上調存款利率,然而從當前的情況看,這種可能性已經消失。”潘正彥指出,“目前,熱錢流入中國的問題已經非常嚴峻,而且近期國內房地產二次調控的出臺與此也并非不無一點關系。一旦存款利率上調,熱錢的風險將急遽加大。”
上海師范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茂輝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進而指出:“在西方國家普遍處在低利率水平的情況下,中國央行無法使用上調利率的方式。盡管央行上調了6家主要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然而這對于收縮市場流動性的作用并不大,而且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上調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