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仍存在上行空間
盡管近期國內豆粕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但由于天氣炒作因素、交易所交割規則因素、養殖和壓榨方面的利好因素的存在,預計豆粕價格在短暫的調整之后可能會繼續上行。
首先,從美國農業部6月報告數據看,2013/2014年度美國大豆的庫存由5月的353萬噸下調到340萬噸,顯示美國舊作大豆偏緊的狀態將會持續存在下去。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仍未對大豆的交割制度進行改變之前,南美充裕的大豆庫存很難給CBOT的大豆近月合約帶來較大的利空影響。美豆近月合約偏強的狀態仍將持續且不排除后期繼續出現逼倉的行情,進而帶動國內進口大豆成本及豆粕價格大幅上漲。
其次,即將進入到美國大豆生長的炒作時期,天氣升水將會帶動大豆、豆粕價格上漲。每年的7月到9月是美國大豆重要的生長炒作時期。盡管今年全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達到70%以上,可能會給美國帶來充沛降雨,使得大豆產量增加,但大豆主產區降雨的不均衡甚至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將會給大豆的生長和產量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天氣的周期性炒作將帶動大豆和豆粕價格的上漲。
再次,國內養殖業開始恢復,有利于豆粕消費。從5月數據看,生豬養殖利潤已經由深度虧損迅速恢復到盈虧平衡水平,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的下降已經接近尾聲,市場預期生豬養殖周期可能觸底,隨著后期的補欄,豆粕需求可能會大幅度增加。禽類養殖方面,尤其是肉雞和蛋雞的養殖,自2014年3月以來持續維持較高效益,對豆粕的消費將會維持在較高水平,也會給豆粕的價格帶來支撐。
最后,從壓榨企業的情況看,由于2013年下半年大豆壓榨維持較高的利潤使得進口企業簽訂了較多的大豆進口合同,但今年尚未點價的大豆被外商逼倉,導致進口大豆的成本高企,壓榨企業出現嚴重虧損的情況。部分大豆壓榨企業經歷的虧損甚至比2003/2004年的大豆進口風波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持續時間更長、所受打擊更大。為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壓榨企業采取限產保價的政策,給豆粕的價格帶來很強支撐。另外,由于國內油脂的庫存非常龐大,需求較弱,豆油價格上漲空間比較小,壓榨企業力挺豆粕價格的可能性更高。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