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近期弱勢格局依舊
當前國內進口大豆和豆粕現貨供應充裕,美豆走弱改變市場原有預期,貿易商積極低價出貨,而需方采購節奏放慢,油廠豆粕庫存壓力上升,現貨價格整體回落明顯。
美豆市場延續下行態勢,巨大的產量壓力仍需要時間消化。本月11日的月度供需報告將延續對市場的利空基調。預計連豆粕仍將維持弱勢走勢,階段性可能存調整需求。
港口庫存量大牽制價格
根據到港最新預估,6、7月份進口大豆合計到港1280萬噸,較之前預估有所減少,且小于去年同期的1413萬噸。今年1~6月大豆進口量共3468萬噸,和全年預估相比已經過半。港口庫存方面,截至6月底,國內大豆期末庫存量為730萬噸。
若無意外,預期7~9月大豆進口總量為650+520+500=1670萬噸,至此,我國當前市場年度大豆進口量將達到6834萬噸;預期7~9月壓榨量為560+600+600=1760萬噸;至7月末,國內進口大豆商用庫存為820萬噸。可見8月份前,持續增長的庫存水平仍是壓制價格上行的主要因素。
預期下半年供應轉向寬松
今年10月份,將跨向2014/2015年度,料在這期間美國大豆供需格局將逐漸轉為寬松。當前,因種植面積創紀錄以及優良率偏高,使得市場對新作產量產生樂觀預期,利空于下半年豆類價格。
8、9月份,特別是美國本土仍以消化陳豆為主,因陳豆庫存偏緊,較大可能將促使美豆價格再次啟動偏強的運行基調,走勢形態可能以震蕩偏強為主。
受制于南美豐產,南美主產區相對充裕的供應,致使上漲空間預期有限。若主體利空效能出盡,8月初至8月20日,美豆的生長有可能成為多頭炒作的因素。
阿根廷銷售進度仍存變數
因阿根廷國債存危機,農戶或將違約持貨而非變現,其國內大豆結轉庫存或將由預期的1800萬噸,上升至2400萬噸,這將直接導致國內大豆供應緊張局面出現。
按照阿根廷正常履約估算,國內當前市場年度大豆結轉庫存或將為770萬噸,而進口大豆商用庫存降至500萬噸以下時,會有供應緊張的局面出現。這意味著阿根廷農戶如果出現違約,那么違約量不需要達到500萬~600萬噸,有約250萬噸,就將使得國內豆粕價格出現炒作機會。
而這個事件的爆發時間點,應該是在8月上中旬之前,若到8月15日還不出現,則對市場的影響將一定程度減小,因后續將有美國大豆彌補國內需求。
天氣或成后市炒作要素
天氣炒作來臨之前,市場伴隨著美豆種植良好、油廠豆粕庫存高企以及國內需求相對疲弱等打壓,迎來了供需較為慘淡的階段,同時繼續消化由美國農業部報告帶來的利空。
目前,豆粕日成交均價已至3600~3650元/噸,較6月初下跌近300元/噸,個別區域已至3600元/噸以下。疲軟的豆粕市場暫難尋關鍵的支撐因素。在此背景下,料短期仍將顯現弱勢。
目前美豆新作種植天氣良好,在全球大豆豐產的背景下對市場形成利空打壓。從歷史角度看,7月是種植天氣炒作階段。盡管前期在全球大豆豐收預期之下,價格已經有所回落,而后期是否繼續下降還是一個未知數,天氣炒作將成為決定市場的一個重要變數,后期需密切關注。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