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供需緊俏 豆粕四季度或現反彈
摘要:6月底以來,國內外豆類市場利空不斷,美豆暴跌,國內豆粕亦現斷崖式下跌,M1501自3580元/噸高位順勢下行,跌幅超過18%,期間難見像樣反彈。進入9末期,美豆利空充分兌現,預計市場再次出現較大利空的可能性較小。利空兌現后,隨著9-10月份大豆到港量的減少,豆粕局部庫存降低以及油廠“困境中”挺粕意愿的加強,預計豆粕四季度或現反彈,幅度或在200點上下。
一、美豆利空殆盡,市場焦點開始轉向南美
1、美豆利空殆盡
9月份USDA報告將美豆單產上調至46.6蒲式耳/英畝,為歷史最高水平,致2014/15年度美豆產量增加265萬噸,總供給增加238萬噸,因總需求增加有限,故期末庫存增加122萬噸,使期末庫存消費比提高0.75個百分點,達到8.87%,較8月份提高0.65%,是2013/14年度期末庫存消費比的2.3倍,對市場利空作用巨大,疑為利空出盡。美豆的增產主要來自于單產的提高,而單產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老天的“風調雨順”。進入9月下旬,美豆將陸續開始收割,目前大豆生產區的天氣基本順利,將有利于收割進程,鑒于此,有機構認為10月份USDA報告或將美豆單產上調至48蒲式耳/英畝以上,但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即使單產、總產量再次被上調,幅度或有限,且一旦低于市場預期,將對市場形成利多。
從另一個角度看,自6月份利空以來,美豆跌幅巨大,或致增產不增收,勢必會對種植戶心情產生較大影響。美國雖有種植補貼及農業保險等相對健全的制度保障,但“增產不增收”的結果勢必會使種植戶心里產生變化,不排除“惜售”的現象,進而使大豆價格有所抬升。
2、市場焦點開始轉向南美
就全球來看,2014/15年度大豆總產量預估為3.11億噸,較8月預估增加約600多萬噸,總供給量增加幅度超過800萬噸,同時因總需求增加有限,致期末結轉庫存增加約455萬噸,2014/15年度的期末庫存消費比也達到22.52%,為10年來最高水平,大豆供給的上調主要寄望于明年巴西、阿根廷再次實現豐產,目前市場對巴西、阿根廷的預期值分別為9400萬噸、55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幅度均在10%以上,對遠月利空較大,且美豆利空結束后,市場焦點應該、理應向南美市場有所轉移,不過因南美大豆剛開始播種,預計短期內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
所以,跌跌不休的美豆有可能在10月份告一段落,即使單產再度被上調也有被市場認為“利空出盡”之嫌。9月下旬,南美大豆開始播種,市場焦點開始有所轉向,不過暫時對市場影響有限,投資者可泰然處之。
二、豆粕需求剛性猶存,現貨階段性供需或緊俏
1、機構仍看好明年豆粕消費
美國農業部報告給豆類商品定下重心下移的總基調,但機構仍對2014/15年度豆粕市場消費相對看好。下圖數據顯示,2014/15年度全球豆粕總使用量或達到2.59億噸的高位,其庫存消費比預估為4.17%,環比雖上升0.30%,較上一年度下降0.05%,機構對豆粕消費面的相對看好,也為市場提供了不確定性及炒作的焦點。
2、進口大豆到港量階段性減少
2014年一季度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為1534.59萬噸,二季度為1886.4萬噸,同比均增加不少。不過據測算,這一數據在三季度開始減少,7月份為747.47萬噸,8月份為603.03萬噸,9月份預估為450萬噸,10月份預估為420萬噸,就9、10月份看,單月大豆到港量較7、8月份下降不少。另外,就河北、山東地區油廠調研情況看,油廠豆粕雖有庫存,但普遍不多,銷售情況及壓力尚可,根據9、10月份大豆到港情況,屆時不但豆粕生產量會減少,而且也是油廠去庫存的好機會。
3、現貨面略有轉變
從考察情況看,河北、山東地區飼料廠豆粕庫存較低,一般維持在兩周左右,且飼料銷售整體上還是較往年有所增加,個別小廠雖然銷量較往年略有減少,但9月份銷售數據開始好轉,較8月份提高7-10%以上。另外,豆粕采購意愿上,由“隨用隨采”開始有一定“建庫存”意識,且基差處50-80元/噸,飼料廠還是有一定的基差采購積極性,較三季度全面看空的態度有所轉變。數據看,8月份國內配合飼料產量為1323.17萬噸,同比增加5.77%,混合飼料產量為537.15萬噸,同比增速也在6.61%以上,因此,飼料行業對豆粕需求力度的貢獻依舊較強。
對于油廠而言,今年的日子真是不好過,舉步維艱。進口大豆壓榨利潤自300元/噸一降再降,目前為負500-400元/噸。上半年因豆粕價格相對較高且堅挺,油廠仍有利可圖,但隨著豆粕價格暴跌,油廠以豆粕求生存的美夢也已經破碎,目前舉步維艱。調研情況看,相對于油廠積重難返的油脂庫存壓力,油廠還是有一定的挺粕意圖和能力,可謂斷臂求生,而豆粕庫存壓力相對較小、階段性偏少的大豆進口量以及飼料行業對豆粕需求的恢復性增長是其主要動力。
因此,在豆類商品利空集中兌現的情況下,四季度的豆粕供需格局和市場焦點可能會有所轉變。油廠本身豆粕庫存壓力相對較輕和飼料行業對豆粕的恢復性需求增長可能是支撐豆粕價格企穩反彈的根本性因素,而大豆到港量減少而致階段性供需偏緊則成為“導火索”。
三、總結及研判
綜上所述,跌跌不休的美豆有可能在10月份告一段落,即使單產再度被上調也有被市場認為“利空出盡”之嫌。9月下旬,南美大豆開始播種,市場焦點開始有所轉向,不過暫時對市場影響有限。結合豆粕供需格局的變化,認為豆粕四季度或企穩反彈,幅度會在200點上下,建議投資者適當把握。
周線上看,豆粕1501期價面臨底部支撐,投資者可輕倉在2930-2960點一帶逢低建多,目標3100,破2900止損,收益風險比在2.33以上,不過輕倉是關鍵。
另外,隨著美豆利空的消散,市場焦點的轉移,以及豆粕中長期偏空格局的背景下,投資者亦可輕倉參與買M1501賣M1505套利,入場價差:200-220,目標價差:300,價差破190止損。
四、風險因素
1、10月初,美國農業部繼續上調北美大豆單產、產量及結轉庫存。
2、四季度養殖業恢復不及預期,對豆粕消費需求拉動有限。
3、油廠挺粕意圖破滅,豆粕現貨價格跟隨下移。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