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壓力持續存在 連粕不宜過分看高
一、趨勢研判
行情回顧:國內豆粕國慶節前受美豆豐產預期持續打壓影響,一直保持偏弱的走勢,其中1505合約最低跌至2688元/噸。10月USDA報告公布后,雖然美豆延續了總產量繼續提高的預期,但美豆產量提高幅度也是低于市場的普遍預期,這對國內豆粕來講也是間接的提振,國內豆粕自國慶節后一直保持震蕩反彈的走勢,并最高反彈至2951元/噸,較最低點反彈了263點或9.78%。由于目前豆粕基本面并未有明顯的改善,本輪豆粕反彈更多只能看作是超跌后回調,豆粕中長期依舊保持下跌的趨勢,后期持續反彈在2950-3030區間將面臨較大的壓力,由于豆粕反彈已接近上方壓力區間,后期承壓回調概率偏強。
二、基本面分析
(一)10月USDA報告美豆延續增產預期,大豆持續面臨供給壓力
美國農業部(USDA)10月10日晚間發布的10月份月度報告顯示:美豆預估產量進一步調高,但調高的幅度低于市場預期。根據USDA最新供需報告預計,美國2014/15年度大豆產量將達創紀錄的39.27億蒲,較上月預估增加0.14億蒲,同比增長近17%,但低于市場預估39.77億蒲。預計2014/1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11億噸,較上月預估上調7萬噸,阿根廷、巴西大豆產量維持5500萬噸和9400萬噸,預計中國大豆產量1180萬噸,較上月下調20萬噸。
美豆收割面積出現小幅下調但單產進一步調高。USDA最新供需報告預計,美國2013/14年度大豆種植面積為8420萬英畝,較9月預估值8480萬英畝溫和下調。預計收割面積為8340萬英畝,較上月預估下調70萬英畝。單產進一步調高但仍低于市場預期。USDA最新供需報告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每英畝47.1蒲式耳,高于上月46.6蒲/英畝,同比增長7%,創歷史最高紀錄,但仍不及市場早前平均預估的47.6蒲/英畝。
由于今年美豆生長期天氣一直很好,美豆單產及預估總產量不斷被調高,這也是打壓美豆走勢的重要原因。雖然美豆豐產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但是由于10月USDA報告預估的總產量弱于市場預期,使得市場農產品(000061,股吧)市場獲得暫時的喘息,這也是進入10月份以來國內豆粕反彈的重要動力,不過全球大豆2014/15年度的豐產格局并未改變,這也必將對后期美豆的走勢形成重要的壓力,從而進一步打壓國內豆粕的走勢。
(二)進口大豆港口庫存壓力持續存在,進一步壓縮豆粕反彈空間
進入到10月份以來,進口大豆港口庫存又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進口大豆港口壓力進一步增加,而港口消耗則明顯感覺到動力不足。截至到10月24日,港口進口大豆庫存659.66萬噸,較9月底的651.544萬噸提高了8.116萬噸,而在同期進口大豆日港口消耗則由26.36萬噸下降至16.55萬噸,下降幅度達到37.22%。港口大豆消耗緩慢是大豆庫存持續增加的重要原因,這也反映出下游需求不暢,油脂壓榨企業的采購積極性并不強烈,國內大豆的持續供給壓力,使得豆粕反彈難有較大的空間,反彈后重回跌勢仍將是未來豆粕走勢的主基調。
(三)油廠壓榨利潤有所提高,開機率提高將進一步制約豆粕反彈空間
目前,油廠的壓榨利潤已得到很大地改善,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大連進口大豆壓榨利潤由10月8日的-84.20元/噸提高至10月24日的98.80元/噸,而在同期天津進口大豆壓榨利潤由-192.40元/噸,提高至-0.30元/噸;山東地區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則由-149.80元/噸,提高至40元/噸;江蘇地區由-199.30元/噸,提高至5.3元/噸。而隨后的11月至12月,進口大豆將集中到港,當油廠原料得到有效補充后,在壓榨利潤的驅動下,油廠的開機率將大幅提高,那么也就意味著豆粕市場潛在流通量將放大,進而導致其后市價格或將震蕩趨弱運行。從油廠的合同來看,已經預售了部分明年6-9月份基差合同,價格區間在2700-2800元/噸,這也就意味著豆粕后市的價格或將在相對一個低位區域運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豆粕反彈空間或有限。
(四)養殖業回暖有限,難以對豆粕需求形成較大的提振
自5月份以來國內生豬存欄一直呈現緩慢增加的態勢,并由5月份的4.2809億頭上升至9月份的4.3628億頭,生豬存欄提高了0.0819億頭,提升幅度僅為1.91%,和去年同期相比,生豬存欄下降幅度還是很大的,去年9月份國內生豬存欄4.6483億頭。從能繁母豬數據看,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進入到2014年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量由1月份的4908萬頭下降至9月份的4479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了429萬頭,下降幅度達到8.74%,而去年9月份生豬存欄量為5008萬頭。國內生豬存欄量緩慢增加,說明養殖企業的補欄積極性有所提高,這有利于帶動后期對粕類飼料的需求,但和去年相比由于生豬存欄量不及去年,整體對粕類的需求還是明顯弱于去年的,而且由于今年以來生豬存欄提升幅度有限也難以對粕類產生較大的需求。此外,從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降也可以看出,中長期企業對生豬補欄預期還是十分謹慎的,養殖企業本身并不看好后期生豬的大規模補欄預期,因此,從這樣一點也可以反映出,國內生豬存欄難有大的提高預期,對飼料的需求也難現大幅度的提升。
生豬養殖利潤方面,國內生豬養殖利潤在8月底達到年內高點,其中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最高達到127元/頭,外購仔豬最高達到157元/頭,但此后生豬養殖利潤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截至到10月17日,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下降到25.70元/頭,外購仔豬則下降到60.30元,利潤下降幅度均超50%,這樣進一步打擊養殖企業的補欄積極性,這是養殖戶對生豬補欄持續謹慎的重要原因。
進入10月份,天氣轉涼,水產養殖業旺季基本結束,而生豬存欄處于偏低水平,國內畜禽需求雖然有所上升,但絕對量仍低于往年同期,飼料終端需求不旺,市場看空濃郁,飼料廠及經銷商入市始終較為謹慎,需求未能提供實質性支持,豆粕反彈乏力。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