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俄羅斯對巴西肉類和大豆提出投訴
巴西駐中國和俄羅斯大使館在發給外交部的電報中報告了巴西食品出口的問題。外交人士說,中俄兩國都要求巴西解決問題,甚至有人抱怨巴西產品"缺乏控制"。例如,莫斯科警告農藥指數超過允許的閾值。僅在2020年的索賠就涉及30多萬噸大豆。中國也報告至少六起有關肉類和魚類包裝中出現新冠病毒的記錄。
巴西駐中俄兩國的大使館在電報中說,兩國監管機構要求巴西農牧供應部采取行動。巴西媒體根據《信息獲取法》查閱了巴西大使館發給外交部的350頁電報。
外貿數據系統Comex Stat的數據顯示,2020年大豆占到巴西對俄羅斯出口的25%。
在1月份的一封電報中,巴西駐莫斯科大使館提到,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測局對俄羅斯屢次發現草甘膦高于閾值表示關切。俄羅斯正在加緊監控國內市場和進出口業務中是否含有這種物質。世衛組織(WHO)的研究證實草甘膦對人和動物的毒性很高。但是巴西國家衛生監測局允許使用這種殺蟲劑。
巴西駐俄羅斯大使托瓦爾·達席爾瓦·努內斯簽署的電報指出,俄羅斯監管機構已多次通報,自2019年以來巴西向該國供應的產品中草甘膦數量高于允許水平。俄羅斯方面要求巴西同行注意盡快采取糾正措施的必要性。無視農藥限制違反了關稅同盟關于谷物安全的技術條例的要求。
外交電報顯示,俄羅斯對進口谷物的安全檢查發現,在去年巴西出口的部分大豆中,草甘膦含量較允許水平高出14.2倍,最高可達0.15毫克/公斤。
俄羅斯食品監管機構稱,這表明巴西食品當局缺乏適當的國家控制。俄羅斯保留暫時禁止從巴西進口有關產品的權利。如果巴西不減少谷物中的農藥量,俄羅斯政府可能會對大豆進口采取臨時限制措施。
巴西駐北京大使館的電報則提到去年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中檢測到新冠病毒。在11月的一封信中,保羅·埃斯蒂瓦萊特·德梅斯基塔大使報告說,中國海關已經暫停巴西一家魚類出口機構的出口資格,因為在檢測出病毒陽性后,這家公司并未采取糾正措施。
巴西駐華大使寫道,中國海關表示希望巴西能夠重視巴西輸華產品中新冠病毒的識別以及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情況。中國還要求巴西采取措施調查污染原因并予以糾正,并將糾正通知中方,以保證輸華魚類的安全。
11月份中國媒體多次報道中國港口和機場出現與進口產品接觸的新冠病例的消息,其中至少五次提到冷鏈進口產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分別出現在湖北、山西和山東三省。
一周熱點
- 2021-04-21中國和俄羅斯對巴西肉類和大豆提出投訴
- 2021-04-212021年4月20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4-21美國農業部:截至周日,美國大豆播種完成3%
- 2021-04-21Safras:截至4月16日,巴西大豆收獲完成88%
- 2021-04-21荷蘭合作銀行上調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
- 2021-04-20“糧改飼”試點地區 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全面提升
- 2021-04-20巴西將在年底前暫停征收大豆和玉米進口關稅
- 2021-04-20上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下滑,對我國裝運八船玉米
- 2021-04-20美國玉米酒糟粕周報:上周玉米酒糟粕價格穩定
- 2021-04-20南美專家:天氣干旱造成帕拉納州二季玉米狀況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