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美聯儲可能提前加息,撼動全球商品市場
截至2021年6月18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市場價格全線重挫,其中芝加哥大豆下跌近9%,加拿大油菜籽下跌近7%;豆油下跌12%,棕櫚油下跌近6%。隨著美國通脹壓力加大,美聯儲暗示可能早在2023年加息,提振美元匯率強勁上漲,引發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拋售狂潮,正所謂“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與此同時,美國中西部地區近期可能出現低溫多雨天氣,有利于緩解缺墑壓力。美國大豆需求季節性放慢,南美新豆供應龐大,也令油籽市場從多年高點位置回落。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1月大豆期約比一周前下跌125.75美分,報收1313美分/蒲式耳。美灣1號黃大豆現貨均價為每蒲14.545美元(每噸534.4美元),比一周前下跌107.5美分或6.88%。Euronext交易所2021年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83.25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8.5歐元。洲際交易所(ICE)11月油菜籽期約比一周前下跌50.30加元,報收694加元/噸;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506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下跌30美元。阿根廷豆粕的上河現貨報價為每噸391.8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0.1美元。大連商品交易所9月大豆報收5,598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05元。
美聯儲要升息?
過去一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一度哀鴻遍野,從工業金屬到黃金,從大豆玉米小麥到棉花粗糖,除了原油之外的絕大多數商品均出現暴跌行情。這主要是受到美聯儲可能提前升息以及中國政府加強對大宗商品市場調控的雙重打擊。在美國,近期出臺的通脹指數高企,5月份美國CPI高達5%,這引發了有關美聯儲可能縮減經濟支持措施的猜測。在周三政策會議結束之后,美聯儲表示可能在2023年進行兩次加息,這要比市場預期的加息時間更早,美元匯率隨即大幅上漲,并且引發投機資金大舉減倉,豆油以及玉米等品種也在周四跌停報收。這也從反面證明全球大宗商品上漲的主要推手就是美聯儲毫無節制的大放水,導致從鐵礦石、銅到大豆和豆油等商品的價格創下多年新高甚至歷史新高,向中國這個頭號商品進口國輸入通脹壓力,導致中國下游企業利潤空間遭到擠壓。中國多次表示將加大對大宗商品市場監管,遏制價格不合理上漲。本周中國證實將向市場投放銅鋁鋅戰略庫存,并且將出臺大宗商品指數的相關規定。市場還有傳言稱,中國加強對國企在期貨市場投機的監管,要求國企上報倉位。這也引發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暴風驟雨般的下跌行情。短期而言,隨著技術指標破位,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無疑進入回調整理階段。但是考慮到許多商品的供應面依然緊張,而隨著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蘇,商品需求依然旺盛,這可能意味著當前的回調并非反轉。包括高盛在內的一些死多頭也繼續看漲,認為商品供需依然緊張,此次回調提供建倉機會。
美國部分地區干旱嚴重,近期中西部降溫降雨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就在中國的祝融號漫步火星之時,美國大部分地區干旱嚴重。美國政府發布的干旱監測周報顯示,截至6月15日,衡量全美干旱嚴重程度以及覆蓋面積的指數(DSCI)為170,遠遠高于去年同期的79。在美國頭號玉米生產州以及第二號大豆生產州衣阿華州,41%的地區處于嚴重干旱狀態,遠遠高于一周前的不到10%。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6月13日,美國大豆播種進度為94%,去年同期92%,五年同期均值為88%。大豆優良率為62%,比一周前低了5%,也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65%,也低于去年同期的72%。氣象機構預測,未來一段時間中西部地區將會出現低溫多雨天氣,有助于改善作物狀況。氣象機構Maxar稱,從周五到下周一期間中西部地區將會出現零星陣雨和風暴天氣,下周晚些時候還將會出現新一輪的降雨。降雨將會緩解干燥狀況,尤其是中西部的南部和東部。但是中西部西部仍需要更多的降雨,才能結束當地的干旱。
考慮到美國大豆庫存依然緊張,庫存用量比處于多年新低,這意味著今年美國大豆產量不容出現閃失,否則很難滿足世界需求并且補充消耗殆盡的庫存。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大豆未來幾周進入關鍵的單產形成期,天氣不確定性仍然可能吸引基金做多,增添大豆價格的風險升水。
美國大豆需求放慢
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稱,5月份NOPA會員企業的大豆壓榨量為1.63521億蒲,環比提高2.0%,但是同比降低3.6%,也低于業內平均預期的1.6512億蒲。
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6月10日的一周,美國2020/21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65,300噸,下一年度銷售量只有6,500噸。迄今美國大豆出口銷售總量達6162萬噸,同比增加40.1%。不過隨著本周豆價暴跌,刺激買家重新回到市場采購。傳言中國買家周五至少購進了八船美國大豆,創下四個半月來的最大采購規模。
南美疫情嚴重,物流瓶頸引人關注
在巴西,新冠疫情始終居高不下,死亡人數已經突破50萬人。在阿根廷,第二波疫情洶涌而至,導致該國港口罷工接連不斷,罷工工人們要求接種新冠疫苗。上周四阿根廷九個港口工人工會組成的聯盟從午夜開始舉行24小時罷工,敦促政府給工人接種疫苗。此前,拖船船長和海關職員工會成功通過罷工獲得接種疫苗資格,鼓勵其他工人紛紛采取行動。上月的罷工使阿根廷主要谷物港口羅薩里奧的航運陷入癱瘓。罷工正值出口旺季,阿根廷的主要經濟作物玉米和大豆正在收獲。
在巴西,進入6月份后大豆出口步伐有所放慢,盡管大豆產量規模龐大。巴西國家供應公司(CONAB)預計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586億噸,高于5月份預測的1.354億噸,比2019/20年度產量提高8.8%。CONAB還將巴西大豆出口量調高到8665萬噸,比上次預測調高了77萬噸。
一周熱點
- 2021-06-21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美聯儲可能提前加息,撼動全球商品市場
- 2021-06-21中國國有買家周五可能至少買入8船美國大豆
- 2021-06-21截至2021年6月18日當周國際糧油期貨漲跌一覽表
- 2021-06-212021年5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1-06-18多重壓力之下,玉米走勢乏力,再度增倉下行!
- 2021-06-18養殖業遭遇“寒潮”,這個夏天有點“冷”!
- 2021-06-18Imea:2021/22年度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玉米預售比例已達23.33%
- 2021-06-182021年6月17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大宗商品遭遇黑色星期四,全線暴跌!
- 2021-06-18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29倍
- 2021-06-18截至6月10日當周,中國取消采購4.3萬噸美國新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