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今年農業農村工作重點圍繞“四穩四提”布局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1-21
  期貨日報1月21日報道: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介紹了2021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并針對今年我國“三農”工作的整體布局,以及如何提高大豆供應能力、確保新季小麥增產、春節期間如何作好蔬菜等商品穩產保供、防止“豬賤傷農”、農業轉基因技術的推廣、化肥價格上漲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曾衍德在介紹2021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2021年守住了“兩條底線”、實現了“兩個新提升”、取得了“三個新進展”。一是糧食和農業生產再獲豐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鞏固向好。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二是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基礎鞏固向好。三是聚焦“兩個要害”,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新提升。四是拓寬產業就業增收渠道,農民收入水平實現新提升。五是強化統籌協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六是聚焦重點發力,農業綠色轉型取得新進展。七是突出系統集成,農村改革取得新進展。
  “今年必須把‘三農’這塊壓艙石夯得實之又實,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在工作布局上,重點圍繞‘四穩四提’展開。第一,糧食生產穩面積提產能。要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菜,打牢種子耕地農機基礎,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第二,產業發展穩基礎提效益。要穩政策、強設施,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多種功能,開發鄉村多元價值,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第三,鄉村建設穩步伐提質量。要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促進鄉村宜居宜業。第四,農民收入穩勢頭提后勁。堅持產業帶動、就業創業拉動、改革驅動,穩定農民增收好勢頭,堅決杜絕大規模返貧現象發生,促進農民富裕富足。”曾衍德說。
  他表示,在工作重點上,要抓好“四件要事”,統籌推進“六項任務”。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抓好“四件要事”。一是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嚴格落實黨政同責要求,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特別是即將到來的春耕中要落實好晚播麥促弱轉壯等關鍵措施,打好夏糧豐收這場硬仗,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二是攻堅克難擴種大豆油料。堅持多油并舉、多措并施,擴種大豆,統籌抓好油菜、花生等油料生產。三是確保“菜籃子”產品穩定供給。加強北方設施蔬菜和南菜北運基地建設,穩定生豬基礎產能,同時抓好其他畜禽、蛋奶和水產品生產。四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是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發展壯大特色優勢富民產業,加強脫貧勞動力就業幫扶,強化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安置區的支持。圍繞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個方面”,統籌推進“六項任務”。一是切實打牢種子耕地農機基礎。二是做優鄉村特色產業。三是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四是突出實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五是堅持不懈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六是系統謀劃推進新階段農村改革。
  目前,如何擴大大豆生產能力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但在大豆和玉米主產區,兩者是存在爭地問題的。與此同時,我國新季小麥普遍晚播,如何保證今年小麥產量不降低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春季到來后相關機構又會采取哪些保障措施呢?對此,潘文博表示,大豆、玉米都是旱地作物,一個是豆科,一個是禾本科,在耕地資源豐富的條件下,兩個作物年際間輪作,既利于種地養地,又有利于高產穩產,但是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兩個作物就有爭地的矛盾,這是個現實問題也是個難題。“我們為推進玉米和大豆兼容發展、協調發展,乃至于相向發展,做到魚和熊掌兼得,現在看既要在增量上做文章,又要在耕作制度、種植模式上找辦法。”他說,例如,從2003年開始,農業農村部就組織開展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點,通過改單一作物種植為高低作物搭配間種,改等行種植為大小壟種植,改作物連種為年際間的輪作,將傳統的間套種技術與機械化、標準化的種植融合創新,能高效利用光溫資源,充分發揮邊行優勢。據統計,2021年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已經達到700多萬畝,這個模式現在已經基本成熟。下一步,將在適宜品種、適宜機具、適宜除草劑等環節進一步完善提升,最大限度發揮這種模式的潛力。這是今年農業農村部在擴大大豆油料生產中主推的最主要的技術措施。力爭今年新增面積1500萬畝。關于今年小麥生產,小麥播期普遍推遲。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及時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各地采取了超常規舉措,全力以赴抓好秋冬種。據農情調度,冬小麥的播期雖然晚了一點,但面積基本落實了,基本保持穩定。另外,今年大部分小麥都能夠足墑播種,特別是常年一些播不下去的旱地麥今年也播上了,而且出苗較好,晚播麥的地塊加大了播量。專家分析,小麥的生育期比較長,回旋余地很大,過去也有播期推遲的時候,只要冬前播下去了,開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奪取豐收還是有希望的。
  針對春節期間蔬菜等“菜籃子”商品的穩產保供,以及市場是否會出現“豬賤傷農”問題唐珂表示,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今年春節期間,肉蛋奶果菜魚供應總量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從“豬價”情況來看,2021年生豬價格高位逐步回落,除了當年6—10月份養豬虧損外,其余7個月均盈利較多,按出欄量加權平均計算,全年每出欄一頭生豬仍有564元的利潤,高于正常年份200元左右的盈利水平。
  近期,我國化肥價格持續走高,對此農業農村部是否有應對措施?如何保障農民生產積極性呢?此外,在春耕即將到來之際,今年我國春耕形勢又會是如何的?對此,唐珂認為,化肥、農藥等都是關系國家糧食安全的特殊商品,2021年以來農資價格上漲比較明顯,如2021年10月份尿素、磷肥、鉀肥、復合肥等價格均漲至近10年新高。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化肥供應,并通過一次性補貼彌補種糧成本的上漲,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在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推動下,化肥價格高位回落。今年1月化肥價格環比是基本平穩的。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資市場保供穩價,將著力保障“菜籃子”生產和春耕春播春管順利開展,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具體來說有五條措施:一是提前研判需求。二是密切監測市場變化。三是做好原料保供。四是推動科學施肥。五是保護農民種糧收益。落實好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緩解農資成本上漲影響,給種糧農民吃上“定心丸”。下一步,將繼續密切關注化肥市場形勢變化,積極推動保障化肥生產要素供應,提高企業產能利用率,強化儲備調節作用,暢通化肥運輸配送,維護市場流通秩序,大力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切實做好化肥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
  針對政府是否考慮轉基因玉米商業化來解決相應的玉米供給問題,曾衍德表示,從轉基因來講,農業轉基因技術是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的重要方面,也是發展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新技術。關于我國轉基因的應用問題有三點情況:第一,轉基因育種科學嚴謹。第二,轉基因品種管理嚴格規范。第三,轉基因品種產業化應用試點有序進行。目前,相關機構正在對《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四個部門規章進行修訂,明確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的有關規定。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本著尊重科學、嚴格監管、依法依規、確保安全的原則,穩妥有序推進轉基因等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