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收入保險為農戶撐起“保護傘”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3-02
2021年,大豆收入保險首次在安徽省太和縣落地。“聽說‘保險+期貨’的收入險就是給種豆子的收入上保險,收入少了能補。”2021年7月中下旬,一名在排隊投保的農戶興高采烈地說,“以后種豆就踏實了,也更有勁了。”他身后要參與投保的農戶已經排成了長龍。
保“價”又保“量” 農民收入“穩”了
“我種了90多畝大豆,一家幾口的吃飯、孩子上學都靠我種地。種地我有經驗,這幾年大豆收成不錯,可是收入卻不好,很多人都不種了,我種了那么多年,舍不得丟下。一想到豆子賣不上好價,家里就難過上好的生活,心里實在是難受。”這是一位叫李超平的農民的真實想法,也是皖北當地眾多大豆種植戶的心聲。
對農民來說,收入要看產量,還要看價格。“望天收”一直是黃土地上勤勤懇懇的農民最大的心結。“保險+期貨”改變了安徽省太和縣大豆種植戶的處境。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太和縣當地農戶常年投保的政策性大豆成本保險保額為170元/畝,僅覆蓋大豆種植的物化成本,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價格波動,傳統的種植保險并不能完全保障豆農辛苦勞作一年的收益。基于“保險+期貨”模式的大豆收入保險可以兼顧價格和產量雙重風險,一改原先農戶“靠天吃飯”、收入難以得到保障的情況。
“近些年大豆價格波動比較大,有時候豐收了卻賣不上好價錢,有時候遇上好價錢了卻沒有好的收成,種植收入一直不穩定。之前我對種大豆確實也有點猶豫。”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坦言,“但自從有了‘保險+期貨’收入險,就不用擔心收入不好,只管好好種地就可以了。”
自2017年起,華安期貨聯合保險機構已經連續五年在太和縣開展大豆“保險+期貨”價格險項目。經過多年試點,豆農對期貨價格逐步有了較充分的認識,了解到期貨價格可以指導農業生產、分散價格風險。“保險+期貨”模式在當地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2021年,在大商所的支持和指導下,華安期貨牽頭,聯合省內外四家期貨公司及國元保險,合力助推項目落地,順利完成了太和縣大豆“保險+期貨”收入保險承保出單工作。
“這是大商所2021年支持的8個省份縣域覆蓋收入險項目之一,是安徽省首個保費規模超2000萬元的‘保險+期貨’項目。”據華安期貨總經理許瑞峰介紹,該項目將傳統大豆保險保產量轉向了保產量與價格相結合,幫助農民穩收增收,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促進太和縣大豆產業擴面、提質、增效。
2021年太和縣各鄉鎮的大豆種植戶都可以自愿參保。豆農聽說收入險不僅能保價格,還能保產量、保總體收入,投保都非常積極,投保戶基本實現了縣域覆蓋,保障農戶規模大。去年,徐淙祥種的840畝大豆都買了收入保險,個人一共出了5000元保費。受益于大豆“保險+期貨”項目的順利開展,他能獲得15000多元的賠付。和他同樣受益的還有太和縣各鄉鎮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散戶共34484戶,其中脫貧戶6656戶。太和縣50多萬畝大豆都有了“保護傘”。
多方支持力度大 全面保障效果好
受天氣等因素影響,2021年太和縣大豆平均畝產較目標畝產減少20.74公斤,每畝產生賠付18.02元,全縣50.01萬畝參保大豆理賠總額超900萬元,取得了相對可觀的保障效果。
據了解,為了促進項目的順利落地、擴大項目的保障范圍,積極履行金融助農支農的社會責任,項目推進之初,華安期貨母公司華安證券主要負責人親自參與項目的協調工作,發揮集團協作,通過“項目聯做、幫扶聯心”的方式,大力支持華安期貨開展“保險+期貨”助農項目,并通過華安證券公益基金會為參保農戶承擔了30萬元的保費。據了解,國元期貨、浙商期貨也各承擔了10萬元的保費,有效減輕了農戶自繳負擔。
同期,安徽省政府對太和縣大豆“保險+期貨”收入保險項目也高度重視。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會同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財政廳、安徽證監局及安徽省證券期貨業協會等相關單位共同支持和協調督導,省市縣各級財政給予保費補貼,補貼比例高達42.7%。太和縣政府還積極研究印發具體工作方案,并安排分管農業副縣長統籌協調,由縣財政局牽頭解決項目資金保障問題,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指導國元保險太和支公司積極銜接鄉鎮政府組織推進。
據太和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太和縣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大豆綠色高產創建示范縣和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國家新增輪作大豆試點區域。提高農戶種植大豆積極性、穩定大豆種植面積,一直是太和縣農業工作的重點之一。“很感謝大商所及省政府把今年的收入險項目放在太和,這對我們助推大豆振興計劃和助力鄉村振興都有很大的幫助。”上述負責人說,“保險+期貨”在當地落地以來,切實起到了幫助農民穩收增收的作用,提高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也有效地促進了當地大豆產業發展升級。
一周熱點
- 2022-05-25東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龐玉紅一行蒞臨大北農食品集團交流座談
- 2022-05-25中國海關總署已和巴西簽署進口巴西玉米的質檢協議
- 2022-05-25養殖場青貯飼料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 2022-05-24廣州實施生豬應急財政補貼 每頭生豬補貼200元
- 2022-05-24中央再撥100億,補貼種糧農民
- 2022-05-24小麥庫存只夠十周!全球糧食危機逼近
- 2022-05-244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數量環比激增120%
- 2022-05-23全球糧食危機突現!飼料和豬雞牛肉可能要猛漲?
- 2022-05-232022年4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
- 2022-05-23玉米高位運行 注意供應端擾動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