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底氣”支撐東北大豆擴種 我國東北地區西部大豆種植適宜度提高
來源: 農民日報 作者: 劉強 時間: 2022-05-11
從今年開始,東北地區作為我國大豆主產區正加快落實大豆擴種計劃。記者采訪相關專家了解到,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東北地區大豆種植氣候適宜度大部呈較好態勢,有利于大豆擴種。其中,東北地區西部區域呈現出氣候適宜度提高態勢,包括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以及遼寧大部。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何亮介紹,大豆是一種喜溫又耐冷涼的作物,一般大于10℃活動積溫在1900d·℃以上、無霜期大于110天,基本就可以種植大豆。大豆需水量較多,生育期需水大致400毫米左右。
最新氣候態(1991-2020年)與舊氣候態(1981-2010年)數據相比,東北地區大部積溫是增加的,其中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和東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增加26d·℃至65d·℃,最高增加182d·℃。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吉林大部最近30年生長季平均霜凍日數減少1天至3天,遼寧等地變化不大。
降水和日照方面,雖有增有減,但總體是增多于減。
目前,內蒙古東部包括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赤峰,黑龍江西部包括齊齊哈爾、大慶,吉林西部包括白城、松原、四平,以及遼寧大部大豆種植適宜度均相對提高,即東北地區的西部;東北地區東部,如黑龍江佳木斯、哈爾濱、綏化、牡丹江,吉林延邊、吉林、長春等區域雖生育期內日照時數有所降低,但總體依然是大豆種植適宜區域。
何亮指出,氣候變化另一個顯著特點是極端氣象災害發生頻率高了,所以,還要對極端性、突發性氣象災害提早進行防備。今年擴種大豆的一條措施是“水改旱、稻改豆”,這些區域一般都地勢低洼,今年的氣候預測黑龍江等地降水將偏多,要提前做好排澇除濕準備,防范夏秋濕澇災害。
同時,在積溫增加背景下,東北各地可根據墑情適當早播,同一積溫帶也可適當采用生育期相對較長的品種,以充分利用氣候資源,提高產量。
上一篇 | 截至5月5日 美國大豆出口檢驗數量為50.3萬噸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5-105月13日政策性糧食(大豆)交易公告
- 2022-05-101-4月 我國大豆進口2858.9萬噸 同比減少0.8%
- 2022-05-09預測2022/23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11770萬噸
- 2022-05-072022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7%
- 2022-05-07中國小麥年度供需平衡分析
- 2022-05-07新一輪豬價啟動已經臨近 豬雞共舞可期
- 2022-05-06國家發改委喊話:豬企有望扭虧為盈!
- 2022-05-05全球小麥價格大漲40% 中國玉米需求突破年度新高
- 2022-04-29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及參數建立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 2022-04-29海關總署對越南等國19家水產企業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