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豆加速收割,出口數據超預期
2022年四季度,全球大豆市場的供應來源將是不斷收割中的美國大豆,因此市場對于美豆的收割進度以及美豆的出口變化關注度較高。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美國大豆收割進度為80%,去年同期71%,五年均值67%。收割加速一方面得益于干燥天氣創造的良好收割條件,另一方面是目前偏高的美豆價格,使得美國農民有動力加速收割鎖定利潤。對于國內豆粕市場來說,這將意味著新季美豆的供應能力不斷加強,有利于緩解國內目前大豆供應較為緊張的局面。
加速的收割為出口量提供來源。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美豆當周出口檢測量為288.88萬噸,前一周為192.48萬噸,環比漲幅50.08%。本周數據也創下自2016年以來同期的歷史新高。出口量的持續增加,一方面反映出新季美豆供應能力的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全球大豆的旺盛需求。其中,本周中國進口美豆217.42萬噸,環比增加61.08%,將緩解國內市場對11月進口大豆偏緊張的預期,對持續高位的豆粕現貨價格形成一定壓力。
國內豆粕市場聚焦供應,大豆到港是關鍵
國內豆粕現貨市場的焦點,仍然是供應端的緊張局面何時得以緩解,關鍵,是進口大豆的庫存量和進口預估量。從數據看,10月份進口大豆緊張局面仍在持續。卓創資訊數據顯示,10月進口大豆到港預估為579萬噸,環比9月減少111萬噸,跌幅16.09%;截至10月第3周,工廠大豆庫存為288.88萬噸,環比10月初減少84.23萬噸,跌幅22.58%。因此10月進口大豆供應繼續收緊,這對現貨價格尤其是現貨基差價格形成支撐。
卓創資訊預計11月大豆到港量為870萬噸,從絕對數上看環比10月預估的579萬噸增加50.26%。但據卓創資訊了解,10月底以及11月上旬仍有部分工廠因為大豆原料問題和檢修問題有停機計劃,因此預計大豆整體將在11月中下旬集中到港。因此市場現貨供應緊張的緩解,可能還需要11月中下旬才會得到實質性確認。
綜合來看,美豆期貨在加速的收割以及放量的出口中震蕩運行,而對于國內豆粕現貨市場來說,市場期待的11月大豆何時到港成為現貨以及基差的關鍵,供應端的問題短期仍難以快速緩解。因此卓創資訊預計豆粕現貨價格短期仍將維持高位運行,供應緊張的實質性緩解仍需要觀察和等待。來源:卓創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