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8個月暴漲超1200元/噸!
自2月份以來,各種大宗原料行情受全球疫情、俄烏戰局、供應偏緊等影響動蕩不安,其中作為飼料生產重要原材料的豆粕,其價格的大幅波動以及“斷豆”危機直接影響到國內飼料價格起伏,更關系到廣大養殖朋友們的“錢袋子”。
今年水產飼料的調價通知漫天飛,多個品種飼料價格漲超1200元/噸,相信大家已經數不清漲了多少輪,本刊特別對此進行了一番梳理與總結,僅供參考。
從3000到6000,豆粕僅用了12個月
據統計,近一年時間,受國際政變、南美大豆減產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豆粕價格從3000元/噸漲到6000元/噸,幾乎翻了一番,漲破天際。
10月25日,全國各地區豆粕現貨價格報價5390元/噸,相較于期貨主力價格(4045.00元/噸)升水994元/噸。
而9月份以來,豆粕均價長期維持在5000元/噸以上高位,新疆豆粕現貨價格一度爆出6100元/噸天價,對比去年同期上漲了66%,讓豆粕沖上了熱搜。
(圖標數據來源:同花順期貨通)
(圖表數據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豆粕均價走勢折線圖,大致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在2-3月份,受俄烏局勢影響,大豆出口供應受限,部分油廠減產或者停機,豆粕價格出現震蕩上行的走勢;4-7月份豆粕價格沖高后回落,油廠主流價格在4050-4300元/噸,受到國際關系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疊加受原油大跌和大豆儲備拋售的影響,國內豆粕大幅調整回落進入下跌通道;7月起,因極端高溫天氣致部分區域限電限產,油廠再度陷入停機停產危機,此時又正值飼料需求旺季,豆粕供應不足導致價格直線攀升。
水產料車輪式漲價,何時休?
豆粕,作為飼料配方中的重要蛋白原料,其價格高漲導致眾多料企不堪重負。自2月起,海大、通威、澳華、粵海、恒興等主流料企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多輪漲價潮。
華南地區
2月10日起,南寧通威、廣東大北農、廣東通威、廣州海大等發起了2022年的第一輪漲價潮。
截止10月18日,華南地區多家料企先后進行了不少于10輪的漲價,每次漲幅在200-400元/噸不等,最高漲幅達到了800元/噸,涉及羅氏蝦料、羅非魚料、泥鰍料等品種。
4-7月,廣州、深圳、海南等地疫情反復,飼料運輸嚴重受阻,運輸費用暴漲,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生產成本,飼料價格難以下調。
華中地區
漲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華中地區,也被卷入這股浪潮之中。其中蝦蟹料、魚料、蛙料、蝦料等品種漲價較多,每次漲幅均在200-400元/噸,最高時甚至達到500元/噸,海大、湘大、澳華、大北農等多家企業均包括在內。
華東地區
2月中旬開始,華東多家料企紛紛開啟了漲價模式,先后掀起了13輪漲價潮,最高漲幅達到500元/噸,品種集中于蝦蟹料,對蝦料。尤其是10月豆粕價格飆升之后,更進一步加快了飼料漲價的節奏。
華北地區
華北地區各料企從2月開始總共進行了3輪調價,最高漲幅為500元/噸,涉及海水魚以及部分特種魚的膨化料品類。
西南地區
今年2月12日起,西南地區各料企調價共計6次,最高漲幅為300元/噸,龍蝦料、魚料、鯪魚料等漲價次數較多。
6-7月份,四川、重慶地區,“拉閘限電”,許多油廠以及飼料廠面臨停機甚至停產的困境,飼料無法及時供給,養殖戶一“料”難求。
從年初開始豆粕、玉米等原料價格一路高漲,飼料廠為了穩定飼料品質多次發布漲價通知調價,養殖戶也面臨成本提高的窘境,只能寄希望于之后的水產品市場行情。
據悉,后續大豆到港后,豆粕價格或將有望出現陰跌趨勢,但緊張的供應數量以及需求旺季的到來,豆粕價格在短期內難以出現明顯回落。飼料漲價何時能停?本刊將持續跟蹤報道。
來源:騰氏水產商務網
一周熱點
- 2023-02-1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的通知
- 2023-02-13中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
- 2023-02-13正大集團一行走訪農信總部,共推農牧數智化新發展
- 2023-02-10俄羅斯農業部向203家公司發放糧食出口配額
- 2023-02-10進口渠道多元化 玉米價格將如何演繹?
- 2023-02-10實力上榜!科為博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 2023-02-09豬糧比價低于一級預警線,凍肉收儲有望遏制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勢頭
- 2023-02-09贏創投資2500萬歐元升級德國韋瑟靈蛋氨酸中間體生產工廠
- 2023-02-09產業思維:如何理解豬企的周期性盈利能力?
- 2023-02-09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申報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