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豆陸續到港 國產大豆價格不保?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11-21
產區豆價影響面或增加
截止至11月3日,中儲糧嫩江直屬庫低蛋白庫容僅剩1000噸,排車15臺約800噸,還有200噸缺口;高蛋白庫容僅剩1800噸。北安直屬庫,內蒙古地區部分直屬庫點已完成收購目標。且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大豆總產量增加600多萬噸。隨著市場收購主體減少,后期新豆消耗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而且部分收購主體多為企業,以貿易為主,下游走貨并不理想,對于采購意向也持消極態度,特別是低蛋白新豆。當前銷區消化節奏放緩,后期集中上市,無疑給現貨市場帶來巨大壓力,加上進口大豆將要大量到港,對于東北地區豆價影響面或增加,蛋白偏低的新豆價格恐有繼續下跌風險。
前幾年大豆行情較好,利潤可觀,且優質豆源較多,今年新豆市場突變,讓糧商、豆農措手不及,市場價格下調還需要一定時間消化。現階段多數地區農戶惜售現象依舊存在,部分糧商減緩收購進度,觀望情緒高漲。疊加我國疫情持續時間較長且反復,盡管國家對于防控政策不斷調整,但是仍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市場走貨情況不容樂觀。近幾年我國經濟衰退速度加快,人們消費水平下降,市場購銷僵持的局面或加深。待疫情緩解后,市場涌入大量新季豆源,市場壓力將會顯現。后期下游加工廠開機率提升,年前集中備貨,優質優價或成為市場主流。
銷區供求關系或將改變
自新豆上市以來,銷區采購東北豆不積極,主要由于今年新豆豐產,鑒于地理位置及豆價原因,前期多以采購豫、皖地區新豆為主,當前市場消化速度較往年同期偏緩,疊加東北地區優質豆源偏少,市場需求寡淡。受國際關系和疫情影響,今年下游蛋白廠開機率下降,出口訂單減少,需求明顯下降,庫存量增加,而且近幾年東北地區榨油廠主要集中在佳木斯地區,現階段市場收購價格為2.75元/斤,不驗蛋白。但要消耗今年如此過盛的低質豆源,還遠遠不夠,所以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市場基本形成。
如果后期進口大豆大量進入市場,價格、運距優勢明顯,東北低蛋白新豆后期市場價格堪憂。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國內油廠缺口較大,進口豆源或分散掉一部分市場需求,但是隨著國內疫情政策優化,市場需求也將會逐漸提高。近期部分銷區采購商開始積極準備年前備貨,非疫區走貨速度加快,市場購銷趨勢或將得到提振。預計后期市場形勢將會改變,供需關系逐漸趨于平衡。
進口大豆落價或成定局
據了解,近期國內各港口進口豆源稀缺,盡管不斷有進口大豆到港,但礙于船只較小,到貨量并不大,不足以滿足現階段榨油廠需求。當前各港口美灣豆和烏拉圭大豆價差縮小,豆價依舊保持高位。雖然進口大豆價格始終堅挺,減少了食品加工的使用率,對國內市場沖擊相對較弱,但是在國內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終端消耗還是大幅縮減。湖南省岳陽港口近期加拿大非轉基因大豆價格小落,加豆訂單價格較高,現階段采購相較于國內市場豆價缺乏優勢。多數貿易商謹慎采購,酌情備貨。所以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國內市場可以支撐新豆價格的條件寥寥無幾,進口大豆隨著成本降低,數量增加,糧商也會隨行就市,適當調整豆價,鑒于今年新豆市場整體情況并不樂觀,進口大豆大量到港后,落價或成定局,但跌幅有限。
綜上所述,進口大豆陸續到港,短期內對我國新豆價格將會有小幅影響,但受糧庫底價支撐,難以出現大跌。而且近期傳言省儲將收購20萬新季大豆,收購價格為5800元/噸,且不驗蛋白,若傳言屬實,將為新豆后期銷路開辟了新的渠道。后期建議持糧主體適當把握倉儲節奏,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切勿過分惜售或盲目銷售。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上一篇 | 11月21日大豆基準價為5776.00元/噸
下一篇 | 供大于求局面明顯 大豆中期弱勢難改
一周熱點
- 2023-07-06意外利多提振 菜系集體走高
- 2023-07-06豬價年內跌幅已超20% !丨頭均虧損為179.9元,業界預計三季度末前后有望企穩回升
- 2023-07-06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部署安排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 2023-07-05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入選2023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
- 2023-07-05豆粕半年報:寬幅震蕩、近強遠弱格局明顯
- 2023-07-05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于《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第三次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2023-07-04生豬價格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國家將啟動年內第二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 2023-07-04關于批準發布《飼料添加劑 乙氧基喹啉》等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23-07-04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入選2023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
- 2023-07-04年內第二批豬肉收儲來了!專家預計下半年豬價維持底部震蕩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