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4月中旬,卓創資訊在參與的廈門飼料工業展中,多次與市場參與者進行現場的溝通交流。我們感受到對于豆粕的研判愈發強調全局思維和邏輯思維。4月下旬,豆粕期貨現貨價格出現分歧走勢,供應端的利空繼續被價格消化,而需求端仍沒有啟動跡象。而諸如宏觀以及國際市場已經出現利多跡象,因此卓創資訊對于三季度豆粕價格較為樂觀。
廈門飼料展期間卓創資訊資深分析師王文深與與會嘉賓進行探討交流,分享卓創資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論。
豆粕期貨上漲現貨下跌 預期與現實矛盾強化
4月中旬,卓創資訊在參與的廈門飼料工業展中,多次與市場參與者進行現場的溝通交流。我們感受到對于豆粕的研判愈發強調全局思維和邏輯思維。相比于靜態的研究框架和傳統的邏輯傳導,全局性的邏輯思維更加強調動態化、前瞻化,另外局內因素之間的復雜作用,局內局外因素階段性的轉化,均是在深化研判時候投資者遇到的問題。
根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4月22日至26日,豆粕M2409上漲44點,漲幅1.32%;豆粕現貨均價下跌17點,跌幅0.51%。2024年至今,現貨價格始終升水期貨價格的空間在3月中旬后不斷縮小,近期更是走出了負基差的情況。基差收斂的方式,是現貨下跌和期貨上漲,從現實角度看,現貨市場供需繼續拖累現貨價格,從預期角度看,供需預期結合宏觀下的匯率與國內經濟預期等看,市場對于三季度市場定價并不悲觀。
現貨市場在解決原料問題后,供需兩端的情況已經基本充分交易。4-5月的到港量成為市場最大的價格影響因素,而價格的動態變化方向與幅度,可能是動態感知市場對此利空消化程度的指標之一。而從需求端看,成交量走勢偏弱反映出現實和預期綜合下的悲觀心態以及需求的疲軟現狀,而考慮到豆粕待執行合同的市場行為,提貨量可能是觀察需求端的相對滯后指標,但是對于現實供應端來說卻是強現實類指標。但兩者近期同向走弱,反映出需求端對于價格是形成向下拖拽的壓力。
從市場預期看,亞洲貨幣近期出現整體貶值的趨勢,尤以日元匯率的貶值最為引人關注。相比之下,人民幣匯率走勢相對平穩,3月12日至4月26日,離岸CNH從7.19上漲至7.27,漲幅1.11%;美元指數從102.93上漲至106.09,漲幅2.98%。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強勢,也一定程度上反饋出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偏樂觀投票。從貨幣相關數據看,社融增量在3月份環比明顯增加,貨幣繼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CPI后期或止跌回升。因此從預期看,價格的分母端對商品價格提供上漲支撐。
因此人民幣近期上漲的趨勢,以及國內經濟和物價上升的前景,對商品的預期來說提供了上漲動力。
阿根廷大豆收割放緩 美豆持倉轉向上漲
阿根廷大豆收割進度進入4月后走勢放緩。根據BOLSA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阿根廷大豆收割進度為25.5%,近三年同期最低。產區的降水以及葉蟲害延緩了收割步伐。目前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從2月的5250萬噸下調到5100萬噸,為2024年產量預估的最低值。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的下調,導致全球大豆供應端有收緊預期,進而為美豆期貨價格以及國內豆粕的成本價格提供上漲支撐。
截至4月23日當周,美豆多單環比增倉,空單環比減倉,雙方之間的巨大空間,隨著美豆播種的推廣,有收斂跡象,疊加市場目前有極端氣候的預期,因此7月美豆期貨在1170點附近繼續下跌空間有限,而中國市場偏樂觀的商品環境,對于三季度的豆粕價格來說,供應利空的消化速度將決定三季度豆粕價格的上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