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豆粕市場振蕩出“亮點”“粕強油弱”格局將持續
2013年振蕩市中也有“亮點”
雖說是振蕩市,但年內還是有幾次大的階段性行情。5月份北美播種延遲,市場擔心美豆產量前景,期價迅速走高。當發現大量玉米田地轉種大豆后,做多力量開始撤退。憑著對“天氣良好”的炒作,做空力量大舉入場,在創出年內低點1168美分/蒲式耳后,多頭借用“連續三周高溫少雨”展開了一波大規模反擊。最終,美豆指數抬升到1400美分/蒲式耳,促成了年內最大幅度的一輪上漲行情。
進入9月份,美豆展開收割,實際單產好于預期,打壓了之前的天氣炒作熱情。不過,中國需求旺盛,國內豆粕價格高企,使得美豆銷售好于預期,其價格在1250美分/蒲式耳附近受到支撐。
南美大豆或依靠貨幣貶值優勢擠壓美豆市場份額
美聯儲公開表示QE退出與否將與失業率和通脹掛鉤,使得市場開始預期QE政策很可能在2013年9月份退出。不過,三季度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不如預期,而通脹水平卻低位穩定,給予了美聯儲繼續推行QE的空間。另外,號稱強硬鷹派的薩默斯退出美聯儲主席的競選,削減了市場對于退出QE的信心。直到12月份,美聯儲才半推半就地宣布縮減100億元的購債規模,拉開了退出QE的大幕。
退出QE雖然沒有直接給商品期貨市場帶來太大波動,但是對匯率市場來說卻是驚濤駭浪,進而間接影響現貨市場。特別是在二季度,巴西雷亞爾、印度盧比、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都曾短期影響油脂油料市場走勢。特別是巴西雷亞爾,其對美元的貶值效應正日益明確。考慮到今年南美種植面積擴大,以及再度豐產的可能性,南美大豆很可能依靠貨幣貶值優勢擠壓美豆市場份額。
南美、北美大豆種植面積增加趨勢未改
2013年全年天氣正常,無論是北美還是南美,大豆產量都達到較高水平。美豆收獲面積雖比2012年略減,但是最終產量達到8866萬噸,明顯好于2012年的8256萬噸。美豆出口形勢良好,超過4000萬噸,而2012年不足3600萬噸。與此同時,美國國內壓榨表現平穩,大致維持在4600萬噸。庫存消費比與2012年相比,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仍在4.6%附近,這暗示強勁的出口需求基本消耗掉了美豆增產量,美國偏緊的供需格局沒有改變。
在南美市場上,2013年年初,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收獲面積都較2012年有明顯增長,分別為2770萬公頃和1940萬公頃,2013年11月份以后的新作面積再度增長至2910萬公頃和2000萬公頃。舊作產量分別為8200萬噸和4930萬噸,如果天氣正常,那么新作產量可以達到8800萬噸和5400萬噸。隨著產量的提高,南美大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不斷增強。不過,巴西推崇直接出口,阿根廷更傾向于先國內壓榨再出口,2013年兩國舊作的出口量分別為4190萬噸和773萬噸,巴西國內壓榨量為3450萬噸,阿根廷則高達3360萬噸,約占本國產量的68%。
南美、北美大豆種植面積增加這一趨勢沒有改變,只要天氣正常,2014年國際大豆供應量就會增加。而從玉米與大豆的比價關系來看,大豆種植收益較好,這成為大豆種植面積擴大的最主要因素。
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下降
2013年國內大豆產量依然低迷,縱然東北天氣良好,但是種植面積繼續下滑,大豆產量大致在1200萬噸。國家收儲價定在4600元/噸,農戶的種植收益明顯低于玉米和水稻,2014年國產大豆可能走出一波強勁上升行情,這輪走高將建立在國產大豆產量下降影響食用需求以及國儲大豆并不充裕的背景下。
2013年突發事件對飼料和飼養市場豆粕需求的沖擊較小,美豆豐產并沒有給豆粕現貨價格帶來壓力,反而因為到港量不及預期使得豆粕價格堅挺,三季度甚至站上4400元/噸的平臺。當然,這種意外是建立在豆油國際國內市場同時大幅走低的背景之下。
“粕強油弱”格局將持續
正常情況下,豆油、豆粕的比價在2.5—3。然而,2013年,二者比價顯著走低,9月份甚至跌破2。這種情況由三個因素引起:一是全球油料供應寬松,棕櫚油、大豆、菜籽增產明顯,二是國內餐飲消費走弱,三是5月份歐盟宣布對來自阿根廷和印尼的生物柴油采取臨時性反傾銷措施,導致食用油脂與原油失去比例關系。
預計“粕強油弱”格局在2014年仍然持續,二者比價可能在2—2.5,這主要是從全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繼續擴大的方面考慮。當然,豆油、豆粕比價長時間低于2也是不正常的,畢竟各國政府都在有意退出生物能源補貼政策。印尼、馬來西亞都有望在2014年制定新的生物能源補貼政策,美國2014財年將對清潔能源的投入提高40%,清潔能源為新預算案中最受政府眷顧的行業之一,對生物燃料投入擬增加24%。只不過,這些補貼政策的對象非常明確,僅僅限于其國內企業。
未來需格外關注各國的生物燃料政策。其中,美國國會為期一年的生物柴油補貼政策在2013年年底結束,新的補貼政策出臺前,油脂市場繼續承壓,而一旦通過新的補貼方案,油脂會重新走強。另外,歐盟對原產于美國的生物柴油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將于2014年7月11日到期,是否延續制裁措施也將影響油脂市場整體走勢。
美豆指數運行在1150—1450美元/蒲式耳
總的來說,國際大豆價格不會出現大漲大跌走勢,美豆指數會持續在1150—1450美元/蒲式耳運行:第一,中期天氣模型認為2014年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出現的幾率都不大;第二,全球大豆增產趨勢明顯,但中國需求保持旺盛;第三,退出QE雖短暫影響市場,也從側面證明全球宏觀經濟好轉,從而促進消費增長。此外,“粕強油弱”格局將持續,豆粕現貨價格將在3400—4400元/噸之間波動,豆油現貨價格在6500—8500元/噸之間波動。從季節性角度看,年內高點出現在7、8月份,低點出現在南美大豆收割前的三個月內。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