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商品金融化助力農民保價增收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5-02-02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蓬勃發展有效解決了單個農戶“辦”不了、集體“統”不了、政府“包”不了的事情,實現了勞動力、資金、技術、土地、設備等生產要素的整合,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標準化、規模化經營水平。但由于合作社規模小、實力還較弱,雖然合作社可以成為承貸主體,卻難獲資金支持。

  今年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今年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預計2014年糧食總產達到1360億斤以上,全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14億畝。其中,黑龍江省的玉米產量再創新高,總產預計2800多萬噸、實現了“十一連增”。然而,國家玉米臨儲政策啟動存在一到兩個月的真空期,導致玉米霉變率上升的風險增加。因為只有政策啟動,糧庫才有錢開秤收糧。在2012年、2013年、2014年,黑龍江臨儲玉米的開秤時間分別是11月16日、11月23日、12月18日。而黑龍江省玉米10月中旬開始進入成熟期,臨儲時間則據此時間延后近一月有余。因此,潮糧不能馬上在收獲后銷售出去,則面臨存放難,易霉變,集中銷售價格低等問題。

  此外,開秤后,加工企業不愿意高價收糧,又由于諸多因素,合作社和農民不能及時變現,玉米現貨價格下跌后,農民又出現惜售情況,面對這一切,合作社和農民只能被動接受。利用期貨、現代金融手段和工具幫助農民增收,已迫在眉睫。

  目前,南華期貨利用黑龍江省實施《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金融改革方案》的有利時機,在黑龍江證監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據黑龍江省農業自身現狀和發展特點,設計出了利用期貨工具服務三農,幫助農民保價增收的多種模式,目前南華期貨已開始了逐步實施的過程。

  農民保價增收運作詳解

  隨著黑龍江省在玉米產量成為全國第一大省之后,玉米存儲及銷售成為困擾農民最大問題,一旦短期農民手中存糧不能快速變現,就會出現大量霉變,造成國家不得不調降霉變標準進行收儲,這對于未來拍賣糧的采購方也會造成憂慮。如何將農民手中糧快速變現,同時又不損失一段時間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成為解決農民擔憂的關鍵。目前可行的方案如下:

  農民保價增收合作方:由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玉米銷售合作社、大型玉米采購企業三方構成,期貨公司通過對接合作社與玉米采購企業幫其進行現貨銷售。

  農民保價增收流程:首先,玉米合作社通過期貨公司對接,將現貨玉米賣給大型玉米采購企業,企業根據現貨等級標準進行結算,期貨公司在此期間不參與現貨貿易流程。期貨公司為玉米合作社提供二次點價的權利,按合作社與玉米采購企業現貨銷售價格為標準,高于該價格在規定的時間內合作社享有點價權利,如果在規定期間內玉米價格始終低于現貨賣出價,合作社可以不點價。由于現貨已經銷售,所以合作社沒有任何損失。如果價格高于合作社與企業銷售價格,合作社可以點價,超出部分由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補給合作社。為了得到二次點價的權利,合作社必須將玉米銷售現貨50%貨款存入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合作套保賬戶,期貨公司通過復制場外期權及資金運作對沖二次點價上漲成本,同時享有套保賬戶中所產生的其他收益。點價結束后子公司返還合作社資金,合作社不承擔套保賬戶運作風險及期權費用。

  農業產業種植基金運作

  隨著中央審議通過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在工業化、城鎮化不斷推進程中,農村勞動力逐步轉移,原來經營的土地流轉增加,使得農業從業者的土地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先進的農業技術裝備得到利用,為建設現代農業創造了必要條件。黑龍江作為玉米產量大省目前已經出現合作社自發承包農戶土地,進行集中式種植、收獲、運輸、銷售。但在其運作過程中,種植及收獲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并且隨著國家收儲政策的變動,玉米現貨價格也呈現階段性下跌走勢,為合作社賣糧形成壓力。合作社承擔著種糧資金投入成本上升,以及玉米價格下跌雙重風險。而目前要解決其高種植成本資金和價格下跌風險,運用傳統工具已經無法實現。期貨公司借助金融領域優勢整合資源將合作社種植資金成本降至最低,同時運用南華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及引入外部投顧,將合作社賣糧風險及收益增值在資本市場上得以對沖和實現,形成種植低成本銷售無風險的運營新模式。

  農業產業種植基金運作模式:針對種植合作社突出的種植資金成本和糧食銷售風險,期貨公司幫助合作社引入優質低息農業貸款資金將合作社承包土地及種糧投入成本降至最低。同時與合作社按玉米產量產出的高低給予的獎勵,鼓勵合作社精細化管理種植與收獲。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同種植合作社簽訂合作種植意向,最終現貨銷售后按收入進行分配。糧價下跌風險由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進行風險對沖,套保盈利部分彌補現貨下跌損失。同時引入外部投顧對閑置資金進行固定收益產品運作,進一步保證資金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