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 共謀未來 開啟飼料工業發展新征程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9-11-27
集思廣益 共謀未來 開啟飼料工業發展新征程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理事會會議暨2019年年會在北京召開

11月25~26日,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理事會會議暨2019年年會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全國畜牧總站站長王宗禮,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副站長時建忠,全國畜牧總站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聶善明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協會理事單位、會員代表、各省(區市)飼料協會負責人、媒體代表等400余人參加了會議。時建忠主持理事會。
于康震在講話中指出,近兩年,受中美經貿摩擦、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我國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蛋白飼料原料供應不確定性增加,市場需求和格局發生變化,飼料行業發展受到較大影響。但總的看,我國飼料產業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變,保持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趨勢沒有變。今年前三季度,豬飼料產量下降23.5%,但家禽飼料同比增長12.5%,反芻飼料增長5.8%,水產飼料增長1.1%,飼料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產量保持在合理區間,產品結構加快優化調整,行業整體素質穩步提升。近期,隨著生豬生產止跌回升,其他養殖業持續向好,飼料產業未來可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會議并講話
于康震強調,要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行業的頭等大事,加快建立健全現代飼料工業治理體系,不斷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水平。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飼料工業大家辦的方針,實施大原料、大市場、大企業、大安全戰略,加快建設飼料工業強國。要千方百計保障飼料用糧,繼續保持高壓態勢狠抓飼料質量安全,大力推進飼料產業綠色發展,加強科技創新。飼料工業在改革大潮中應運而生,在改革中茁壯成長,必將在改革中“化蛹成蝶”。要繼續深化飼料行業“放管服”改革,發揮飼料企業主體作用,按照“五脫鉤、五規范”和“不脫軌、不脫韁、不脫管”的原則要求,高質量完成協會脫鉤改革。
王宗禮代表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向大會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審議稿)》,對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七屆理事會過去三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他表示,三年來,協會積極應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大力實施質量興飼、綠色興飼、品牌強飼,團結帶領業內同仁,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當好參謀助手,強化制度供給和政策支撐;二是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千方百計保障蛋白飼料原料供應;三是實施質量興飼,優化標準供給;四是實施產業扶貧,脫貧攻堅有擔當;五是建平臺樹品牌優服務,打造行業“金字”招牌。
王宗禮表示,2020年,協會改革要有大舉措,服務質量要有大提升,同時,要聚焦重點開展大調查,行業自律要有大起色,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改革創新、奮發圖強,補短板、強弱項、增活力,努力把協會改革好、建設好、發展好,全力開創協會發展新局面,為加快建設飼料強國再立新功。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王宗禮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審議稿)》
會議聽取并審議了《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三年工作報告》,表決通過了《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員會費標準》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員服務項目》。本次會議對中國飼料協會第七屆理事會部分負責人進行了調整,全國畜牧總站站長王宗禮當選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鄧成、張樹光當選為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副會長;黃健當選為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

全國畜牧總站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聶善明宣讀農業農村部社會團體負責人選前審批表


舉手表決通過中國飼料工業協會2019年理事會會議投票辦法

無記名投票選舉第七屆理事會部分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法定代表人,書面表決《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費標準》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副站長時建忠宣布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部分負責人選舉結果及其他事項
李德發對協會近三年的工作進行了高度概括,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新時代,協會工作大有作為,并從進一步筑牢飼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加強協會組織體系建設、做好協會脫鉤工作等三個方面對協會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今后協會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講話
為更好履行協會職能,服務行業發展,同期舉辦了中國飼料工業協會2019年年會。受中美經貿摩擦、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這兩年特別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飼料行業的日子不太好過,有的倒閉,有的轉產,有的還在艱難維持,大部分企業情緒比較低落。為堅定信心,穩定預期,轉危為機,年會邀請中國工程院沈建忠、麥康森、印遇龍三位院士分別就《健康生態養殖與食品安全》《水產飼料研發現狀與趨勢》和《飼用禁抗后養殖投入品策略》做了主題演講,邀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市場與信息司有關負責同志、行業大咖和知名專家就飼料工業形勢與任務、中美經貿摩擦應對、玉米供求趨勢、飼料加工研究、飼用酶制劑研發、產業綠色發展等進行了精彩報告,并對當前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展開交流研討。
看清形勢,把準未來發展方向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飼料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商品飼料產量連續4年突破2億噸,穩居世界第一,在支撐養殖業發展、帶動種植業結構優化上發展了重要作用。但去年以來的中美經貿摩擦、非洲豬瘟疫情、生豬產能大幅下降,造成飼料原料供應不確定性增加,市場需求和格局發生變化,行業發展受到較大影響。協會邀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和中國工程院沈建忠、麥康森兩位院士進行主題演講,幫助廣大行業從業者看清形勢,把準未來發展方向。聶善明主持主題演講環節。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介紹了飼料工業形勢與任務,回顧了飼料產業70年來的發展成就。他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整個飼料行業本著創業不怕苦,創新不停步的精神,不斷前進,取得了輝煌成就,已經連續9年位列飼料產量第一大國。他表示,勇于面對挑戰,善于把握機遇,是飼料行業的優良傳統,新形勢新任務必將激發新活力,也催生出新業態,相關部門將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應對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他建議飼料企業堅決摒棄簡單化“替代”思想,走系統集成之路。他還表示,當前飼料行業積極助力動物疫病防控,但應守住“藥”和“料”的邊界,更多挖掘技術服務和動物保健方面的潛力。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教授沈建忠以“健康生態養殖與食品安全”為題,分析了當前養殖業在抗菌藥使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揭示了健康養殖和食品安全的關聯性,即健康動物生產健康的安全食品。他表示,對于動物源性食品而言,安全食品是指,肉、蛋、奶及水產品中允許存在一部分殘留或微生物(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但必須保障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對于有殘留限量(MRLs)的物質,只有殘留超標時才表示不安全。對于明令禁用的物質,必須遵守不得檢出原則(殘留量低于標準檢測線)。他建議加快新型抗菌藥物的開發,提高現有抗生素的使用效率,加速抗菌藥物替代產品的研發。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教授沈建忠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水產養殖和貿易大國,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也對水產飼料產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麥康森對當前水產飼料研發進展與展望進行了介紹。他從水產動物營養研究與飼料工業的發展沿革入手,系統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水產飼料發展成就。他表示,我國的水產飼料添加劑工業從20世紀80年代零起步開始,到自足,再到成為主要出口國,我國水產動物營養研究的學術國際影響力也在逐步提高。他表示,我國研究者在創新意識上還是慢了一步,他呼吁研究者和行業從業者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推動水產飼料產業發展。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麥康森
交流互動,探討如何做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今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了第194號公告(以下簡稱《公告》),要求停止生產、進口、經營、使用部分藥物飼料添加劑;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均引發了飼料和養殖行業的高度關注。飼料和養殖業全行業都在探討如何開源節流、節本增效,如何助力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促進飼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互動交流環節,在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利庠的主持下,邀請王宗禮、魏宏陽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等行業領導和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莫宏建,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益豚事業部總監王星晨,正邦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室成員、正邦農業科學院院長王闖,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院院長丁能水,四川鐵騎力士實業有限公司運營總裁鄧先鋒的企業家對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和非洲豬瘟疫情下飼料養殖業應對策略進行了探討,并為解決政策落地提供各自的成功經驗。

互動交流
王宗禮介紹,非洲豬瘟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農業農村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防控非洲豬瘟,推動生豬產能恢復,但非洲豬瘟也倒逼行業生物安全措施及其設施設備有了很大提高。對于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他表示飼料要以提供營養為主,但不拒絕養殖行業合理使用抗生素。他表示要堅定信心,同時加強行業自律,抓好落實,把飼料產業和養殖行業做大做強。
魏宏陽介紹,《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首次提出省負總責的總要求,強調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同時,提出了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等發展目標,以及金融政策、養殖用地、法制保障等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可以說目前中央出臺的政策支持力度全所未有。他希望行業企業共同努力,一起抓好《意見》和《公告》落實,做好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王闖表示,對于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問題,一定要不折不扣執行,但還需要開展一些研究,解決禁抗帶來的一些影響。為推動生豬產能恢復,正邦集團通過在長期規劃、控制單場規模、糞污治理、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方面進行布局管理,嚴防非洲豬瘟,加速產能恢復。他建議進一步暢通對母豬和仔豬的跨縣、跨省調運的通路。他還介紹了正邦在非洲豬瘟防控上“一場布局,二段飼養,三級洗消,四流管控,五區劃分,六色道路”“一二三四五六”的嚴格管理措施。
莫宏建表示,為應對藥物飼料添加劑的退出,大北農利用自己實驗室推出了生物發酵飼料,反響很好。在防控非洲豬瘟疫情上,他誠懇的表示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遠遠超過他們之前的預期。為防控非洲豬瘟,大北農發布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并集結成冊,分享給廣大從業者。
丁能水表示,非洲豬瘟防控不是一家企業的事情,建議對涉及的生物安全防控設施設備列入農機補貼項目,對中小企業進行支持,因為中小企業保不住,大企業也會收到影響。他自豪的告訴大家,傲農今年的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出欄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他表示,對非洲豬瘟防控,非洲豬瘟可防可控,要保持自信心,關鍵要看執行力。
王星晨表示,海大主營水產飼料,并且近幾年水產和家禽飼料銷售量不斷增長,而做豬飼料只有9年。他發現出于對非洲豬瘟的警惕,行業對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變相提升了生物安全水平和規范、科學管理水平。在推動生豬產能恢復方面,目前地方政府比過去更熱情、更支持,提供了比過去更多的幫助,他建議政府在環保零排放方面進行一些法規政策和技術支持。他介紹,為控制非洲豬瘟,海大向養殖場提供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并在非洲豬瘟防控期間依然堅持面對面的防控和監督,把相關措施落實到位。
鄧先鋒介紹,鐵騎力士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以應對藥物飼料添加劑的退出,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對于生豬產能恢復,他認為提高補貼的前提是應及時將相關補貼發放到位。現在還有一些地方的生豬調運還沒有放開,尤其是在一些沒有屠宰場的產地,依然需要解決跨區調運問題,對此,鐵騎力士已經在一些沒有屠宰場的產地規劃布局屠宰企業,便運豬為運肉。
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推動飼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飼料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問題還十分突出。了解行業形勢,加強科技創新,就能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協會邀請專家和行業領導,圍繞影響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講座。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蔡輝益主持了專題講座部分。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蔡輝益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介紹了飼用禁抗后養殖投入品策略,他從無抗生素總體研究思路入手,提出了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發、利用以及新型飼料相關研究情況。他還對部分替抗添加劑研究進展進行了講解。他認為,禁抗后,養殖端的投入策略是,在飼料上可以在大原料選擇、低蛋白技術、功能性氨基酸、發酵飼料、非常規飼料加工工藝等方面下工夫,在替抗添加劑研究上多考慮天然植物提取物、酶制劑、酸化劑、低鋅低銅技術體系,并增加獸藥額外投入和加強裝備機械環境控制。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
中美貿易摩擦加征高額關稅后,給我們進口美國大豆等飼料原料帶來了困難,成本大幅增加。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運行調控處處長趙卓以“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大豆等農產品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為題,詳細闡述了中美經貿摩擦的背景、進程,分析了中美經貿摩擦對國內(外)大豆市場的影響,提出了中國大豆市場平穩度過危機的因素和應對策略。他表示,中國大豆需求具有剛性,而美豆占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比重長期超過1/3,對美豆加征關稅非常突然,幅度也非常大,對中國大豆及下游產業是一場沖擊,也是一個考驗。在從目前結果來看,截至11月22日,國內大豆庫存440.5萬噸,豆粕庫存39.85萬噸,豆類產品供應總體有保障;進口大豆價格未超過3600元/噸,豆粕價格未超過3700元/噸,價格波動均處于可控區間。這得益于“天幫忙”,即國際大豆供應較充裕,巴西大豆連年豐產能滿足大部分進口需求,非洲豬瘟疫情客觀降低了豆粕需求等三個因素;以及“人努力”,即信息持續釋放,市場主體有預期、有準備,及時發布亮相飼料團體標準,減少豆粕需求,行業積極有為,多措并舉等三大因素。可以說,市場+制度+購買力,保證了進口大豆及下游產業基本平穩。他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鞏固和優化現有大豆進口來源國和結構;拓展新的大豆和粕類進口來源;深入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利用冬閑田發展油菜生產,提高油脂油料自給率;從需求端入手,提高進口大豆利用率。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運行調控處處長趙卓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以“關于當前糧食市場形勢的幾點看法”為題,分析了國內外糧食供求形勢變化及玉米供求關系趨勢。他表示,在當前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帶來大變局的大背景下,要重新考慮糧食安全、國際貿易關系、國際產需格局、中國和國際的關系等問題。目前, 全球糧食增產的趨勢未變,糧價仍處低位運行;國內糧食供大于求格局未變,但品種間有差異;市場主體購銷情緒年比變化大,對價格影響大;國內國際相互影響加深,進口對國內影響多元;國內玉米的產需缺口仍在,但是數量低于預期;玉米需求量增長速度在變,但增長趨勢不變。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
豐尚農牧裝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周春景對飼料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發進展進行了講解,對最新的粉碎、膨化、制粒、烘干等方面的 技術設備研發和應用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技術和設備的發展正向著智能化、大型化、高性能、安全可靠、衛生環保方向發展。

豐尚農牧裝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周春景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羅會穎以“開發飼用酶制劑 助推養殖業綠色高效發展”為題,對其所在團隊開展的飼用酶研究進展及研究中涉及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無私分享。對于酶制劑未來發展趨勢,她表示在酶結構功能研究及分子改良方面將開展基于酶結構元件(區段)的智能組裝技術、基于機器學習的酶分子進化系統的研究,在酶高效表達方面將開展基于合成生物學改造的普世、高效的表達系統的研究。利用微生物代謝工程生產替抗天然產物,開發新型飼料用酶誒、拓展飼料酶種類,創制非常規飼料原料利用相關酶將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羅會穎
此次會議認真研討了當前行業發展熱點難點,謀劃了協會自身建設和發展之路,會議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務實。從政策、技術和企業發展層面,通過行業主管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家的不同視角,剖析行業現狀,探討怎樣應對未來挑戰,給大家鼓氣。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飼料評審處處長胡廣東在致年會閉幕辭時表示,此次會議召開正值“十三五”收官、非洲豬瘟疫情給養殖業帶來重大沖擊和2020年藥物飼料添加劑全面退出的關鍵時刻。因此,在內容設計上就注重了“四個聚集”,一是聚焦飼料行業高質量發展,邀請行業主管部門領導解讀當前政策、解析行業發展趨勢;二是聚焦畜牧業和飼料產業高效綠色發展,邀請三位院士和多位知名專家全面介紹飼料、養殖等方面的最新技術進展;三是聚焦中美經貿摩擦給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四是聚焦遭遇非洲豬瘟疫情的生豬產業今后如何發展問題,讓行業主管領導和行業企業同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反映企業訴求,在政策上對企業發展提出建議。
根據中辦、國辦對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方案,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將于2020年8月完成脫鉤改革。此次會議是協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次重要會議。提出要把協會改革好發展好,要以改革為契機,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健全組織機構和人才隊伍,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在服務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同時,號召飼料全行業集思廣益、共謀未來,在一個關鍵時期、一個新的起點上,團結帶領大家凝心聚力、共同奮進,開啟飼料工業發展新征程
上一篇 | 意大利畜牧業濫用抗生素危及健康 歐盟發出警告
下一篇 | 《2019中國大農業營銷年會完美落幕》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