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農牧食品一體化企業演變 緊鑼密鼓再造一個仙壇股份
走過20個春秋的仙壇股份如今站到了一個新起點。自去年開始建設“年產1.2億羽肉雞產業生態項目”,目標五年內再造一個“仙壇”以來,公司在諸城的“復制”行動,包括父母代肉種雞養殖、雛雞孵化、飼料生產、商品代肉雞養殖、肉雞屠宰與深加工等工程已緊鑼密鼓地展開,且今年內部分項目將見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未來發展并非單純地將規模擴展一倍,而是向再下游的雞肉產品深加工延展。
仙壇股份董事長王壽純表示:隨著家庭規模小型化以及年輕消費勢力的興起,中國食品結構中的雞肉占比必將上升。同時,分割產品、深加工產品占比也將上升,公司未來將向農牧食品一體化企業演變。
再造一個“仙壇股份” 建設進度超預期
白羽肉雞是從國外引進的一個品種,目前占據了國內禽肉產業的半壁江山,從原種雞篩選,到曾祖代雞、祖代雞、父母代雞、商品代雞、屠宰分割、雞肉產品加工一直到雞肉半成品至熟食,再加上貫穿養殖各代雞的飼料加工生產,其產業鏈相當長。白羽肉雞行業發展之初,企業大多分散于產業鏈不同環節。與其它企業不同,仙壇股份走的是一條獨特的一體化經營之路。
目前,仙壇股份通過覆蓋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商品代雛雞孵化、飼料生產、商品代肉雞養殖、屠宰和雞肉加工及深加工等業務環節,形成了從種雞養殖到雞肉產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從而將分散的多個生產環節有效整合,納入公司的一體化管控體系,形成公司可持續性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這一完整產業鏈模式有效確保了各個環節的生產供應,提高經營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產品可追溯性與安全性。另外,一體化養殖易于熨平行業波動周期,這也是仙壇股份在之前全行業虧損時仍能盈利的原因之一。
目前,公司與益生股份、北京家育等公司合作,父母代雞苗產能約為180萬套。2020年,公司商品代肉雞出欄量1.33億只,雞肉食品加工的生產量為33.67萬噸(其中熟食品約1萬噸)。
2020年,公司著手利用5年時間在諸城再復制一個“仙壇”股份,即從父母代雞苗生產環節,一直到屠宰線、冷凍食品生產線、熟食品生產線等,至2024年全部建成,諸城基地達到肉雞出欄量1.2億只、冷凍食品30萬噸、熟食品10萬噸的規模。
事實上,諸城基地建設之快超市場預期。據了解,目前商品代肉雞養殖規劃的28個場已建成10個場,近5000萬只肉雞產能。一期屠宰線已投入使用,飼料廠擬在今年8月1日試運行。二期屠宰線將在2022年投產,2024年10萬噸熟食加工廠將建成。相關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公司肉雞出欄量有望達到1.7億只-1.8億只,2022年肉雞產能或達到甚至突破2億只。按照公司目前的建設生產速度,加上煙臺本部擬建設的2萬噸熟食品加工項目,至2023年底,仙壇股份將達到肉雞出欄量2.5只-2.7億只、冷凍雞肉產品60萬噸、熟食品近15萬噸規模。
向下游延伸 抓住行業嬗變
20年的經驗積累使得仙壇“復制”提升自身時可謂輕車熟路,水到渠成。至2024年底產能翻番預示著仙壇股份自此已然成為一個成長股標的。但這仍然沒有充分展現仙壇股份的成長性。諸君需注意的是,目前,公司熟食品產能2萬多噸,而煙臺本部將熟食產能再擴建2萬噸,諸城基地還將建設10萬噸。未來,公司熟食加工能力擴展數倍。熟食加工能力的擴展,一方面,再次延伸了公司的產業鏈,又增加了熟食加工環節的利潤,提高了公司整體利潤率;另一方面,也是公司抓住行業發展趨勢,適應終端需求變化釋放產能的保障。
目前我國的肉食結構中,豬肉占據著主導地位,2019年約占53.3%,禽肉次之,所占比重為30.7%,其中雞肉占據約71%份額,近年來的年消費量約為1150萬噸-1350萬噸,這其中白羽雞又占據了70%左右。然而2019年,美國、 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人均禽肉占主要肉類總攝入量的比例均為50%左右;亞洲國家中,日本、泰國、菲律賓等這一比例均在40%以上,而我國僅為30.7%。
1985年-2000年,我國禽肉人均年消費量由1.49kg增長至9.54kg;2001年-2013年,人均禽肉年消費量由9.24kg增長13.20kg;2014年至今的10年間,人均禽肉年消費量停滯不前。而在美國,2019年禽肉人均消費量達到50kg。
隨著雞肉產品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價值被越來越多人認可,雞肉產品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海通證券研究指出:健康與便利需求釋放疊加供給效率改善,未來幾年人均雞肉消費有望提速,白羽熟食化亦是大勢所趨。
目前,白羽肉雞主要經屠宰分割為雞胸肉、雞腿肉等分割生品或加工為熟食后上市銷售,主要消費對象為快餐店、飯店、團膳和食品加工等B端渠道,熟食化、半成品化、多樣化的雞肉產品受到歡迎。事實上,在美國,雞肉深加工品所占比例從1980年開始大幅上升,由1980年的10%上升至 2000年的46%。在這一過程中,雞肉消費升級趨勢利好向食品業務轉型的禽鏈上市企業。
打造農牧食品一體化的競爭優勢與鄉村振興新模式
當前,仙壇股份熟食產品較少,且主要針對肯德基、雙匯、華萊士、金鑼、惠發、喜旺等快餐業及食品加工大企業供貨,因此,公司向農牧食品一體化的努力尚未被市場聚焦。
仙壇股份擬打造農牧食品一體化,本身存在著兩個不容忽視的競爭優勢。一是20年沉淀下來的與上述這些大企業客戶的緊密合作關系以及這些客戶的訂單意向,為公司產能擴張與向熟食領域延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目前公司包括飼料加工在內的全產業鏈帶來的品質保證,有利于公司未來向食品領域拓展。
仙壇股份還有一個獨特的競爭“密碼”,即在商品肉雞養殖環節采取“九統一”管理下的“公司+基地+農場”合作養殖模式,即統一選址布局、統一規劃建設標準、統一供應飼料、統一供應商品代雛雞、統一供應藥品、統一回收出欄商品代肉雞、統一物流管理、統一防疫標準化養殖管理、統一全方位檢測。公司將合作養殖場統一納入公司的流程化管理,使之成為公司一體化經營產業鏈中的養殖基地。該模式下,公司與合作養殖場簽訂委托飼養合同,合作養殖場根據公司的選址及要求建設養殖場。公司向合作養殖場提供商品代雛雞、飼料、疫苗、藥品,并擁有該等物資及出欄商品代肉雞的所有權,公司按照預先設定的商品代雛雞、飼料、疫苗、藥品、商品代肉雞的流程結算價格及其他市場因素計算應支付給合作養殖場的養殖費。公司設置的商品代肉雞流程結算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從而確保了公司對出欄商品代肉雞的有效回收,保障了公司肉雞生產銷售、屠宰加工計劃的有效執行。同時,合作養殖場按照最高存欄量向公司交付10元/只的養殖風險抵押金,以確保公司商品代肉雞的回收。
這一獨特的養殖模式,既保證了公司產業鏈的完整與安全可控,又增加了養殖場的收入并減少了養殖場的風險,提高了養殖環節的責任心與產出率。同時,在固定資產投資環節,又減少了公司的支出,減少了大量的折舊成本,從而提高了公司成本控制,生生將一個傳統企業做成了輕資產模式。事實上,這一獨特的模式使得公司在養殖生產環節成為一個平臺型企業,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再加上屠宰分割與熟食加工環節的勞動用工所需,有利于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仙壇股份諸城基地建設已成為山東省委省政府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新模式。正因如此,仙壇股份諸城項目的建設獲得了當地政府5000萬元的引導資金。
走過20個春秋的仙壇股份如今站到了一個新起點,在后工業化時代帶來消費變革引導畜牧禽肉行業嬗變的大背景下,擴規模延深產業鏈,向農牧食品一體化企業演變的仙壇股份將在未來10年再上一個新臺階。(朱劍平)
一周熱點
- 2021-06-01美國玉米種植帶氣象聚焦:北部玉米種植帶天氣干旱
- 2021-06-01盡管傳言紛紛,但是中國對美國玉米的需求依然強勁
- 2021-06-01Safras:2020/21年度巴西玉米產量數據下調,因天氣干旱
- 2021-06-012021年5月31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6-012021年5月份國際糧油期貨漲跌一覽表
- 2021-06-01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大豆收獲基本結束
- 2021-05-31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周五玉米價格下跌,但是周線上漲近2%
- 2021-05-312021年第20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比一周前提高8%
- 2021-05-31截至5月23日,歐盟2020/21年度大豆進口量為1351萬噸
- 2021-05-31交易所:截至5月26日,阿根廷大豆收獲完成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