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養豬第一巨頭牧原的困惑:萬億級豬產業到底怎么了?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1-09-23

   編者按:今日中秋,祝豬易的小伙伴們中秋闔家幸福安康,關注行業,“要聞每日關注”消息“牧原的困惑(二)—豬產業”提及“比如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提供的能繁母豬數據為2168萬頭,到2020年12月,這個數字就變成了4161萬頭,短短十個月時間,能繁母豬增長了兩千萬頭,明顯不符合引種、擴繁所需要的時間”,雖是來自股票市場對行業的分析,但也從另一面引起對行業的思考,一起看看具體詳情:

  牧原的困惑(二)——豬產業

  聊企業離不開企業所在的行業,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市場空間、政策影響等等問題,我在研究牧原之初就做過這方面的功課,那就先從行業聊起吧。

  一、巨大的豬產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訓化野豬的國家之一,根據考古研究發現,我國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以前。豬渾身都是寶,肉可食用、皮可制衣、糞可入肥,豬在當時,是一個部落財富的象征。所以養豬和食用豬肉的習慣,在中國可謂是源遠流長,我想再過幾千年可能也無法改變吧?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消費國,每年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產量的一半左右。

  那么這個行業有多大呢?豬產業的行業鏈條比較短,大致就是由上游(飼料、獸藥)、中游(生豬繁育)、下游(屠宰、食品)構成,我查閱了大量資料,也沒有找到一個非常精確的數字,模糊估算整個豬產業是三萬億的產值,而生豬繁育環節在整個產業中占比45%左右,約1.4萬億產值(這個數字我們簡單的用豬肉售價乘以每年豬肉產量也可以得到驗證,就采信了)。

  一個萬億級的產業,是什么概念呢?我們可以做一些簡單類比。

  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的市場規模為5617億。

  2019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8032億。

  2019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1.63萬億。

  以上這些行業都是牛股輩出的行業,原因很多,比如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等等,但是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是肯定離不開的,那就是水大魚大,只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才有可能培育出大市值的企業。

  所以,我認為豬產業這樣一個巨大的行業中,是具備出現大市值公司的先決條件的。同時我們又看到,這個產業中出現了牧原股份這樣一家全產業鏈的、具備遠超同行經營水準的公司,不管是否對它進行投資,這不都是一個值得研究和重視的、非常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嗎?

  二、當下的第一個誤區,全面否定

  投資豬股的難題之一就是數據采集不易,缺乏權威性的行業數據,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算是最權威的了,也是疑點重重。

  比如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提供的能繁母豬數據為2168萬頭,到2020年12月,這個數字就變成了4161萬頭,短短十個月時間,能繁母豬增長了兩千萬頭,明顯不符合引種、擴繁所需要的時間,那么當時的共識是行業內使用了大量的商品豬充當能繁使用。

  順著這個結論推導,大量的三元留種必然帶來生產效率的大幅下降,產能的恢復遠沒有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于是大家信心滿滿的期待2021年仍然是高豬價的一年,不光是我們這些個人投資者,豬企的老總、期貨公司也沒有誰能猜到了今年的低豬價。養殖戶的頑強生命力與強大產能恢復能力令人贊嘆。

  但是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豬價暴跌后,現在大家似乎又得出了另一個結論,散養戶生命力強大,去產能和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觀點都被證偽了,豬產業注定難逃周期波動,牧原再優秀也還是個周期股,能否熬過周期低谷都難說。

  展開講實在是要講太多東西,我整理一下思路,后面慢慢聊吧,本篇簡單說幾個觀點供大家參考。

  1、牧原集團的秦總從1992年的22頭豬養起,專注養豬三十年了,我國歷史上的四輪豬周期他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從一些公開場合的演講和股東會的發言不難看出,秦總一直對周期低谷的到來心懷戒心,我相信本輪豬周期中,牧原也會照顧好自己的。

  2、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步伐從未停止過,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這一點不需要懷疑的。

  3、豬周期不是什么新鮮東西,有高豬價自然也有低豬價,低豬價又隱含著未來的高豬價,行業最差的時候或許就是投資最好的時候。

  4、這個世界沒有完美,就如我們認可茅臺的高確定性時也要接受他的周轉率低下一樣,投資豬股時就該知道未來會有面對周期波動的一天。

  三、原來搜集的一些資料以及想法

  面對周期下行(其實我覺得主要是股價下跌),大家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我覺得討論是有益的,有利于規避各種邏輯誤區和潛在的風險點。但是很多人的質疑明顯是在缺乏對這個行業基礎認知的情況下提出來的,這個就有點讓人尷尬了。

  1、年底全國生豬存欄數

  2019年31041萬頭 2018年42817萬頭 2017年44158萬頭

  2016年44209萬頭 2015年45802萬頭 2014年47160萬頭

  2013年47893萬頭 2012年48030萬頭 2011年47074萬頭

  2、全國豬肉產量

  2019年 4255萬噸 2018年 5403萬噸 2017年5451萬噸

  2016年 5425 萬噸 2015年 5645萬噸 2014年5820萬噸

  2013年5618 萬噸 2012年5443 萬噸 2011年5131萬噸

  備注:豬肉需求基本穩定,每年五千多萬噸,產生周期波動的原因主要在于供給端。

  3、全國生豬出欄數

  2019年 5.4億頭 2018年6.93億頭 2017年7.02億頭

  2016年7億頭 2015年7.24億頭 2014年7.49億頭

  2013年7.27億頭 2012年 6.96億頭 2011年6.61億頭

  備注:豬肉產量和每年出欄數據這里還有個小故事,有人問我,這個數據對不上啊,一頭豬按照110公斤計算,五千多萬噸肉,怎么會需要每年出欄七億頭生豬呢?原因非常簡單,生豬屠宰,是有損耗的。

  內臟、血液、生殖器、鬃毛等要割去;商品豬從停飼到屠宰前,體重大約也會減少五公斤左右;屠宰完畢后,往往會在豬肉冷卻后才稱重,水分蒸發的原因,總重會減少2%左右。

  不同品種出肉率不一樣,我們簡單的按照70%上下的出肉率大致計算即可。

  4、歷年豬肉均價(四川省農業廳信息中心)

  2018年 肥豬 13.4元/公斤 ,豬肉23.02元/公斤

  2017年 肥豬 15.42元/公斤,豬肉25.09元/公斤

  2016年 肥豬 19.03元/公斤,豬肉29.5元/公斤

  2015年 肥豬 15.58元/公斤,豬肉25.15元/公斤

  2014年 肥豬 13.53元/公斤,豬肉22.62元/公斤

  2013年 肥豬 15.23元/公斤,豬肉24.45元/公斤

  2012年 肥豬 15.21元/公斤,豬肉24.23元/公斤

  2011年 肥豬 17.21元/公斤,豬肉26.93元/公斤

  5、2018年全球生豬出欄量約為12.98億頭,其中中國生豬出欄量6.94億頭,占比約53.5%,超過歐盟27國(2.72億頭)與美國(約1.34億頭)二者的總和。從產量上看,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295.8萬噸,中國以5404萬噸的產量位居第一,約占全球產量的一半。

  6、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禽蛋產量3309萬噸,增長5.8%;牛奶產量3201萬噸,增長4.1%。

  備注:我國人口眾多,對肉食品需求量也大,豬肉消費占到我國全部肉食品消費量的一半左右,無可替代。

  7、生豬繁殖周期:母豬八個月大可配種——母豬懷孕期4個月——仔豬6個月長成商品豬出欄(0-35天仔豬稱為哺乳仔豬、體重可達7公斤;36-70天仔豬稱為斷奶仔豬、體重達到20公斤;71天-110天稱為生長豬、體重達到60公斤;180天體重達到110公斤、稱為標豬)

  8、引種擴繁的過程:引進原種豬(頭均三萬元、曾祖代)——生產用于擴繁的雜交制種群、生產二元母豬(祖代)——第三代豬群、生產商品豬(父母代)。

  9、凍肉保存:

  根據《冷庫管理規范》規定,肉類在零下十八攝氏度的條件下,保質儲存期為10-12個月。

  國家儲備肉以4個月為一個儲備周期,即四個月完成一次輪換,保證儲備肉的肉質新鮮。

  備注:凍肉無法長期保存,且我國在食用習慣上偏愛鮮肉,使凍肉在銷售時往往要比鮮肉便宜20%-30%甚至更多,這一切都帶來一個結果,豬產業無法行成有效庫存,周期低點時產能只有去化而無法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