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豬茅”30萬股東虛驚一場!期價“五連陰”,高基差持續,布局生豬板塊最好時機來了?

來源: 期貨日報   作者:    時間: 2021-12-13

   昨日國內期市收盤,生豬期貨主力合約跌2.91%,最近五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到9.33%。此外,近兩日數家生豬企業有了最新動態。

  周二晚間新希望(14.820, 0.15, 1.02%)公告,11月銷售生豬90.43萬頭,環比變動-24.07%,同比變動-34.72%;收入為15.34億元,環比變動15.17%,同比變動-57.60%;商品豬銷售均價15.46元/公斤,環比變動36.33%,同比變動-45.16%。

  新希望表示,生豬銷售數量環比、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進入二季度后,公司停止外購仔豬育肥,目前出欄肥豬絕大部分是自產仔豬育肥。生豬銷售收入和商品豬銷售均價同比下降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行情導致豬價下行。

  天邦股份(6.410, 0.05, 0.79%)同時公告,11月份銷售商品豬56.63萬頭,銷售收入10.02億元,銷售均價16.41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5.57%、26.84%、30.66%。1―11月銷售商品豬391.23萬頭,銷售收入79.72億元,銷售均價18.60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39.17%、-3.41%、-64.82%。

  天邦股份表示,2021年11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環比上升,主要系11月份商品肥豬市場價較10月上漲。2021年1―11月商品豬銷售量同比上升是因為今年公司產能增加。2021年1―11月銷售均價同比大幅下降是受今年豬價大幅下跌影響,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

  同日,牧原股份(51.090, 0.06, 0.12%)公告,截至2021年12月6日,公司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755.98萬元。經公司與持票人、銀行積極溝通處理,截至目前,前述755.98萬元商業承兌匯票已全部兌付完畢。

  逾期商票已全部兌付,“豬茅”30萬股東虛驚一場

  近日,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披露的《截至2021年11月30日持續逾期名單》,共384家承兌人出現兌付逾期,其中,涉及牧原股份旗下共32家子公司。

  消息曝光后,牧原股份周二大幅低開,最終以48.97元/股報收,跌5.12%。

  隨后,牧原股份公告稱,在公司內部核查之后,23家子公司在11月30日集中完成了兌付,涉及金額4518.53萬元,仍有9家公司逾期兌付,金額合計1707.27萬元。7日晚間,公司公告,逾期商票已全部兌付完畢。

  牧原股份表示,出現商票兌付逾期的原因,主要是未收到持票人的提示付款申請,以及持票人清算方式不符合銀行要求所致。

  牧原股份強調,已與持票人、銀行溝通,保障商票的順利兌付。公司生產經營和現金流情況正常,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99.50億元。已與持票人、銀行溝通,保障商票的順利兌付。

  此外,最近三個月,牧原股份機構股東已從6月末的611家,驟減至109家。同期,公司股東數從21.13萬戶增至29.98萬戶。

  周三牧原股份股價大幅回暖,漲4.21%,股價收于51.03元。

  生豬“五連陰”,何處是盡頭?

  12月以來,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讓生豬期貨打破了此前弱勢振蕩的局面,也痛失15000元/噸關口。

  格林大華期貨分析師張曉君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截至12月8日,河南生豬出欄價為17元/公斤,生豬期貨2201合約收盤價為14680元/噸,2201合約基差為2320元/噸,期貨高貼水格局持續。在傳統季節性消費旺季下,2201合約價格如此低于現貨價格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是消費方面,今年10月份全國提前降溫,正值本年豬價底部,部分腌臘灌腸消費前置。另外,國內多地新冠疫情反復,影響餐飲堂食消費,終端消費對高價豬肉支撐力度明顯不足,導致當前終端消費呈現旺季不旺的局面。

  二是供給方面,在行業普遍看空明年上半年豬價的前提下,規模企業提前出欄完成全年任務,疊加前期壓欄和二次育肥出欄和凍品出庫,供給仍然保持充裕。另外,近期北方部分地區豬瘟疫情再起,被動出欄增加短期供給。

  綜上,階段供給增加、消費旺季不旺導致市場對1月豬價預期走弱。

  中州期貨分析師李家文則認為,12月以來生豬近月基差走強很好地證明了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參照農業農村部公布的仔豬數據,市場一致預期春節后是出欄高峰,價格會跌至成本線以下。基于上述預期,規模企業可能會改變出欄節奏,趁年前價格高位提前出欄,以減少年后出欄壓力。“因此,目前生豬期貨近月合約大幅下跌,我們認為反映了生豬提前出欄預期。可以通過生豬出欄均重和規模企業出欄計劃進行周度跟蹤。”

  豬企銷售數據回暖,明年是布局生豬板塊的最好時機?

  最新公告顯示,兩家大型豬企11月生豬銷售收入環比均實現了顯著增長。國信證券(11.390, 0.07, 0.62%)發布研報認為,2022年是提前布局生豬板塊最好的階段,因為2023年豬周期大概率實現反轉行情。

  李家文對此表示贊同:“生豬行業屬于周期性行業,周期股交易在行業悲觀時介入,行業樂觀時出售。我們認為就生豬股來說,明年一季度是很好的布局時點。按照養殖頭均虧損角度看,三季度頭均虧損1500元,處于歷史極值。隨著仔豬成本下降,生豬價格止跌反彈,四季度生豬養殖企業現金流會明顯好轉。上市生豬企業由于融資能力和渠道相對豐富,抗風險能力相對強于散戶。我們認為當下輪豬周期來臨時,有驅動和能力快速擴張。根據能繁母豬存欄數據推算,明年下半年生豬價格將出現上漲,上市企業盈利將會顯著增加,屆時,市場給予生豬養殖股票估值也會上升。”

  昨日,牧原股份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牧原股份董事會秘書秦軍表示,公司預計2021年年底建成生豬養殖產能將超過7000萬頭,目前公司生豬存欄量在3600萬頭左右。現階段公司月均出欄量保持在450萬頭水平。公司對明年成本下降趨勢較為樂觀。

  此前,五部門發布數據顯示,10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48萬頭,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6%,處于黃色區域。

  張曉君提醒投資者,從當前情況來看,本輪豬周期養殖利潤僅三季度虧損,預示著生豬供應相對過剩的局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本輪豬周期商轉母普遍存在,淘汰的三元母豬屬于淘汰落后產能,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去產能。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等大企業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透露了2021年全年出欄計劃,初步計算,四大豬企全年生豬出欄有望超7500萬頭,2022年出欄計劃約億頭。“去產能的關鍵仍在于養殖利潤,若養殖利潤持續為正,去產能就不可能實現;若養殖利潤持續為負,虧損幅度較大,則去產能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后期豬價大幅反彈走高,不利于CPI穩健運行。拉長去產能進程,階段內適度去產能是最優選擇,2022年豬價或圍繞平均養殖利潤窄幅區間波動,排除豬瘟因素,2022年能否出現周期拐點仍是個問號,提前布局生豬板塊是確定性的,但布局時機或仍需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