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在新一輪雨雪天氣的助力下,山東玉米到貨車輛持續下降,扭轉了玉米跌跌不休的勢頭,開始止跌上漲。而未來幾天這樣的天氣仍將持續,也就意味著年前玉米的漲勢已成定局。
當前雖然對于玉米年后的走勢仍然爭議不斷,但是如果我們拋開這個階段性的走勢從全局來看,玉米整體走勢發生了變化。
2021年,玉米總產量為27255萬噸,比上年增加了1190萬噸,同比增長4.6%。而2021年進口玉米也高達2800多萬噸,也處于歷史高位。產量以及進口量雙雙增加,意味著玉米的供給增加,按照規律,供給增加則意味著價格下跌,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玉米價格不但沒有下跌,卻頻頻上漲。并且從各方面消息來看,玉米想要大跌,變得越來越難。
一、供需缺口仍然很大
玉米作為主糧的品種,但其實主糧的消費并不大,而更多的是用作于飼料養殖及深加工原料等。深加工需求相對穩定,飼料缺口相對較大,尤其是隨著生豬產能迅速恢復以后,對玉米的需求激增。
雖然去年經過一年的調整,生豬產能回落,但是我國作為生豬養殖大國,其正常的產能也居于高位,因此奠定了玉米的需求基礎。雖然有進口和替代與玉米爭搶市場,但是從去年的實際情況來看,進口玉米受到全球通脹以及海運價格高企等影響,其成本也在不斷上漲。
而小麥作為玉米的替代品,最終價格已反超玉米。因此玉米在需求上的缺口仍然存在,這也是當前市場的普遍共識。
二、玉米成本增加
去年除了糧價外,另一個最受大家關注的就是化肥價格。
去年化肥價格飆升,直接拉高了種植成本。雖然在四季度我們對化肥出口采取了管控,但是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的化肥價格依然比同期高出60%以上,仍然處于高位。并且前不久根據國家發布的消息,春耕期間化肥供給有保證,但是價格恐將仍然高位運行。這也意味著,玉米的種植成本仍將處于高位。
而另一方面,助推玉米成本上升的除了化肥還有地租成本。由于土地的有限性等諸多原因,地租成本年年上漲。尤其是東北產區,今年地租成本又再次上漲了約15%,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玉米的種植成本。而考慮到種糧人收益,種植成本的增加,也意味著玉米價格易漲難跌。
三、雖然豐產,但是質量分化
雖然去年玉米產量增加了,但是質量卻分化嚴重,這也使得在年前購銷中,農戶普遍惜售。再加上今年過年又較早,因此年前的玉米收購并未完成,比如吉林地區部分糧庫年前的收購計劃就沒有完成,預計年后仍將繼續。這對玉米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支撐。
而我們之前多次說過,質量分化問題在前期表現并不明顯,但待潮糧出盡后,優質玉米開始發力,屆時可能會再次拉升整個玉米的底部。
【結語】
因此,雖然去年玉米豐產,但是諸多變化影響使得玉米不跌反漲。而在國內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玉米的底部價格已明顯抬升。受需求擴大及種植成本高企以及質量分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玉米大跌的幾率已非常小。
一周熱點
- 2022-04-22中國2022年大豆產量預計較上年增長25.8%
- 2022-04-22豆粕價格再度反彈 成交反應平淡
- 2022-04-22玉米及替代品進口量發生新變化
- 2022-04-20產能下調 豬價或開啟“上行通道”
- 2022-04-202022年3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4-19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常培忠一行蒞臨大北農調研指導
- 2022-04-191-3月我國小麥玉米進口同比增加
- 2022-04-19生豬期貨底部大漲 仔豬價已回升188%!
- 2022-04-18豆粕跟隨美豆震蕩調整、菜粕供需兩端均有支撐
- 2022-04-18首批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