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互聯“百億共助”攜手生豬行業共度寒冬
據悉,根據“百億共助”計劃,農信互聯將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在今年底前共籌100億元資金授信額度,資助全國范圍內處于困難期的生豬企業。資金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飼料、生產耗材、設備、基建、智能豬場建設、數字化升級等企業經營過程。
“從物理空間到網絡空間,將萬家企業變成一家生態。”農信互聯指出。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數智化科技企業致力于推動我國農業尤其是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利用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現產業降本增效和健康、持續發展。
銀行攜手,解豬企資金難題
作為參與“百億共助”計劃的首批金融機構之一,湖南三湘銀行與農信互聯主要合作的產品“湘信貸”截至2021年11月,產品累計授信已超過2億元,貸款余額在1.6億元左右。
“湘信貸”采取全線上作業模式,貼近養殖戶用款需求,操作體驗也規范順暢,目前在金融行業和農牧行業已積攢了一定的口碑,受到多位業內人士認可。
“農信互聯在生豬養殖、飼料板塊的行業經驗優勢明顯。同時,其遍布全國的縣域經銷網絡也有助于我們對整個行業客戶的數據采集和分析。換句話說,雖然我們之前也有做飼料、養殖板塊的業務,但與農信互聯合作以來,我們在對客戶的數據采集、分析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三湘銀行大健康產業金融事業部總裁薛禮保介紹,目前,三湘銀行還與農信互聯一起探索基于豬場智能監測的創新擔保方式融資項目,預計在明年初能夠取得突破。基于整個業務穩健發展的前提,2022年湘信貸產品預計規模將提升一倍,服務2000戶以上的養殖戶和飼料經銷商。
重慶富民銀行與農信互聯合作推出的類似產品“富條”在2019年12月就正式上線。“農信互聯基于已有的數智農業生態平臺,用科技手段解決養殖過程的一系列問題,并且沉淀出一套科學可信的生產數據,這對銀行來說非常有價值。基于線上的大數據,銀行對養殖場的了解更加立體客觀,也就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合適的產品。”富民銀行首席產品官李鴻談道。
一些國有大行的類似合作甚至更早。如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和農信互聯在2017年合作推出了“郵信貸”產品,為生豬養殖戶、種植戶等涉農客戶群體提供個人小額產業鏈信貸,成為郵儲銀行與民營企業之間的一次大膽創新。截至目前,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累計發放“郵信貸”超過68億元,覆蓋全國25個省市,惠及農戶6500余人,累計支持生豬養殖近600余萬頭,有效緩解了農業龍頭企業下游農戶融資難問題。
“‘郵信貸’是我們順應互聯網金融時代市場的需求,力求實現一點接入全國的一次嘗試,也為我行深耕‘三農’金融領域創新貸款的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此作為交易服務平臺,該行致力于成為幫助全國養殖農戶解決生產經營資金問題的“金融管家”。
平臺賦能,萬家企業變一家生態
作為數字化養豬領域的龍頭企業,農信互聯目前業務上涉及的豬群約達6000萬頭。其主要通過在養殖戶端加裝攝像頭等傳感器,實時處理及指導農戶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并將生產經營數據化。
“用這個方法可以從公司端看到所有公司內養殖戶的數據,比如日常生豬的生產情況、健康情況、死亡情況都可以遠程監測。”農信互聯董事長薛素文指出,這樣就大幅提高了生豬效率的問題,降低了養殖成本,也將農戶養豬與公司管理連接在一個平臺上,共同進退,共同發展。
農信互聯還可以幫助養豬場通過互聯網買賣飼料、豬只等。而有了這些生產數據和交易數據,其再建立一套風險控制系統,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城里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引向村里的養殖企業。
雖然金融機構把錢給到養殖戶了,如果養殖戶拿去買其他的東西怎么辦?針對這個問題,農信互聯通過建立農信商城,要求金融機構的資金必須通過農信商城購買飼料等投入品,確保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入到農戶的生產經營環節。
農信商城還通過數據分析,將眾多中小企業需求拼在一起,實現向上游集采,從而在同等品質的前提下獲得比市場更優惠的價格,商城客戶也因此受益。
不僅價格合適,農信商城亦能通過大數據技術,為養殖戶匹配到最適合的投入品。“根據交易雙方的數據實現系統精準匹配,是最早的貨找人,而不是人找貨。”薛素文稱。
為讓“百億共助”計劃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農信商城正不斷豐富商品種類,在現有4萬個品類的基礎上,聯合知名飼料企業通過農信優選認證及農信貨聯運輸,將質優價廉的飼料等投入品,送到養殖戶手中。
位于云南的鎮沅農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百億共助”計劃的首批受益者,彼時年出欄商品豬4萬頭以上的該公司正與農信互聯合作推進數字化轉型。在計劃資金的支持下,鎮沅農康不僅在農信互聯旗下的農信商城采購飼料、疫苗、耗材等投入品,還將資金用于豬場的數字化升級項目。
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數字化養豬的雛形。從母豬管理到商品豬管理更加全面完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排苗投苗管理、豬苗與物資申請管理、生豬放養過程管理、養戶放養結算管理等井井有條,高效運作;豬舍按批次、日齡、棟舍自動核算,實時核算頭均成本、每斤成本,數據可視,成本可控。
“農信互聯是我們豬場與銀行之間的一座橋,在豬價低迷期企業資金困難,農信互聯能為我們提供資金支持,讓我們在這個寒冬感受到了溫暖。”鎮沅農康董事長陳小剛表示。
薛素文認為,未來豬企發展,要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自建生態的集團型企業,在自己的產業鏈內部實現內循環;二是融入生態的涉豬企業,借助平臺的力量,變萬家企業為一家。
為此,農信互聯整合了許多外部服務商,包括數智化服務商和交易類服務商,如云服務、物聯網設備、在線合同、在線簽名、在線發票、在線結算等,以進一步提升數智服務和交易效率,促進整個生豬產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一周熱點
- 2022-02-28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