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豬茅”驚現10億大宗交易 折價近14%遭賤賣 機構卻“逆市”加倉 什么信號?
12月24日,牧原股份股價大漲4.27%,但盤后數據卻顯示,牧原股份出現10億元折價大宗交易,較收盤價折價13.7%,賣出方均為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與此同時,兩機構卻逆勢加倉,合計買入金額超7億元。
此外,牧原股份也在近期對其頻遭質疑的財務問題和現金流問題做出了回應。董事長秦英林表示,對行業處于周期底部等因素,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也是現實情況,但是大股東的資金支持、定增、暫緩工程建設等手段都是企業快速奔跑過程中所保留的必要應對措施。目前,牧原股份正在通過多渠道融資,以滿足資金需求。
對于其提到的行業處于周期底部問題,近來,關于豬周期拐點的討論非常火熱,但從目前生豬的價格走勢和供需格局來看,不少機構預測,豬價仍然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10億元折價大宗交易
12月24日的盤后數據顯示,牧原股份當日出現3筆折價大宗交易,合計成交2217萬股,成交價格為45.13元/股,較今日收盤價折價13.7%。這3筆折價大宗交易的交易金額合計約10億元,占當日成交金額的27.4%。
值得注意的是,這3筆折價大宗交易的賣出方均為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或為同一個股東套現減持。
不過,就在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證券營業部大手筆減持的同時,兩機構卻逆勢加倉,合計買入金額超7億元,顯示出機構投資者對牧原股份的看好。
近日,上海某頭部公募基金經理也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對牧原股份的看好,他認為這一家優秀的養殖企業,競爭優勢碾壓同行,而且未來市占率會不斷提高,或許可以給組合貢獻較高的超額收益。
而在近期,牧原股份的股價表現也相對強勁,在年末消費旺季的帶動下,牧原股份自12月21日以來已經反彈近13%,其中12月24日大漲4.27%,股價收報52.28元/股,總市值達2751億元;此外,溫氏股份、大北農、新希望等均有不同程度反彈。
豬價方面,自國慶以來,生豬價格其實已經有所回暖。牧原股份12月6日晚間公告稱,11月份,公司銷售生豬387.4萬頭(其中仔豬銷售7.2萬頭),銷售收入67.67億元;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15.96元/公斤,比2021年10月份環比上升34.34%。
近期回應財務和現金流質疑
在股價企穩的同時,近日,牧原股份也對其頻遭質疑的財務問題和現金流問題做出了回應,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投資者情緒。
例如,12月22日下午,牧原股份召開2021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及公司高管針對當下的財務問題和現金流問題做出回應。
秦英林表示,無論是財務問題,還是市場上關注的現金流問題,存在質疑是正常的。面對行業處于周期底部等因素,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也是現實情況,但是大股東的資金支持、定增、暫緩工程建設等手段都是企業快速奔跑過程中所保留的必要應對措施。目前,牧原股份正在通過多渠道融資,以滿足資金需求。
例如,10月19日,牧原股份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預案,計劃向控股股東牧原集團定增募資不超過60億元,發行價格為40.21元/股,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在此次定增前,牧原股份還發行了95.5億元的可轉債,其中51億元用于生豬生殖建設項目,19億元用于生豬屠宰項目,剩余25.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牧原股份董秘秦軍也介紹了今年7月監管部門現場檢查的情況。秦軍表示,公司的財務經得起檢查,真實性毋庸置疑。公司目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披露事項與事實不符的情況。
此后,12月23日,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牧原股份進一步回應了近期市場質疑。
對于財務問題的質疑,公司表示,公司財務數據符合邏輯,近期聘請的第三方審計機構也對相關事項進行專項核查,結論均為未見異常。牧原股份表示,公司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同時由于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現金流在某一階段緊張的情形屬于正常,公司目前在工程建設方面已經做出相應調整,建設進度有所放緩。
對于流動性問題的質疑,公司表示,商票事件發生后,公司采取多種措施快速解決問題,規范業務操作,提升人員能力。目前公司與主要合作銀行業務推進順利,不存在抽貸斷貸的情況。與此同時,公司的定增工作也在推進中。今年10月份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向公司控股股東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定向增發不超過60億元股票。
近期,股東大會審議公司向控股股東牧原實業申請借款額度調整為不超過50億元,公司認為,相關事項審議通過后,也將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布局豬周期“乍暖還寒”時
當豬企的股價開始企穩,關于豬周期拐點的討論也在近期非常火熱,但從目前生豬價格的走勢來看,不少機構預測,豬價仍然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國海證券研報認為,豬周期形成的本質是供需錯配,供給是影響豬周期的關鍵因素。從母豬存欄到生豬出欄往往需要10-12個月,母豬存欄決定8-12個月后的生豬存欄,進而影響豬價變化。從周期W型底部分析,預計2022年6-8月之間豬價二次觸底,預計二次探底豬價在11-12元左右。
開源證券認為,布局豬周期仍處于“乍暖還寒”時,預計2022H1行業將出現較明顯的供需錯配,豬價預計在2022年1月再次下行落至行業成本線以下,行業將由此再次陷入虧損,劣勢產能將在該階段表現出明顯的去化加速跡象。開源證券認為至2022年6-7月,預計行業產能將較2021年5-6月高位累計去化幅度達到15%以上,支撐新一輪豬周期價格反轉的出現
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蕭楠也曾在半年報中寫道:“上半年,我們考慮到豬價下跌會帶來新一輪的行業洗牌,一些在豬價高位不顧自身成本能力而盲目擴張的產能會面臨淘汰,行業格局會進一步向龍頭集中,因此增持了養殖板塊。但我們低估了行業出清所需要的時間,加倉過于左側,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一周熱點
- 2022-02-28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