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研發、存貨、渠道網點現狀究竟如何?
隨著上個月底伊利、貝因美的財報發布,至此大部分上市乳企2021年的戰績已公布完畢。那2021年各乳企存貨情況如何?渠道布局又怎樣?研發費用投入又如何?
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
研發費用最高上漲233.04%
“無創新,不未來”,在錯綜復雜、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產品創新是企業立足的根本。而提到乳企的產品創新,研發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8家上市乳企2021年的研發費用如下表所示。其中,雅士利在財報中并未披露研發的具體數據,而其余7家上市乳企的研發費用均有所增加,其中增長率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三元、貝因美、飛鶴,分別為233.04%、113.12%、60.75%。而從研發費用排名來看,最高的為伊利,研發費用達6.01億元,其次為飛鶴4.26億元。
具體來看,在研發實力上,各乳企不斷加大研發人員占比的同時也在增加與科研院所、機構的合作。比如伊利2021年研發人員相比2020年增加1.8%,同時其在2021年匯聚了國內外頂級高校研發力量,打造一體化的產學研合作平臺。澳優在2021年聯合江南大學成立“澳優乳業陳衛院士專家工作站”。而蒙牛集團則與中國農業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外,健合在2021年成立了全球研發機構,匯聚中國、澳大利亞、法國、美國、瑞士、愛爾蘭等全球強大的研發力量。
而在研發方向上,母乳研究則成為奶粉研究的熱點。比如飛鶴2021在母乳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如首次描述了中國母乳低聚糖動態變化趨勢、首次將中國母乳代謝型與嬰幼兒生長發育關聯等。而貝因美研究院則組織開展了中西方國家母乳脂質組成、脂肪酸組成等科技成果研究,全面組織實施產品保質期內穩定性研究及驗證改善計劃。
總而言之,隨著二次配方注冊的臨近,奶粉市場也面臨著新一輪的淘汰賽,而頭部乳企在研發上已經展現了自己的“加速度”,引領產品開發方向的同時也將為自身未來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彈藥”。
渠道網點覆蓋持續縱深
數量最高達11萬個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在《成果管理》中說道,“分銷渠道常常比產品更加重要,如果渠道選擇錯誤,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可見渠道對于乳企的重要性。
就統計的8家乳企的渠道布局來看,飛鶴以及貝因美在財報明確公布了網點數量。其中飛鶴截至2021年底,合作客戶超2000名,覆蓋零售經銷點約110000個。據悉,其在2021年通過線下客戶銷售產生的收益約占乳制品總收益的85.8%。與此同時,飛鶴也在加大線上布局。
貝因美經銷商數量則從2021年初的942增長至年末的1526,增長率高達62%。其中北一區經銷商不僅以463的數量占據貝因美經銷商總數的第一,其增長幅度也為全國最大,達89.75%。
伊利在2021年深化全渠道戰略布局,在夯實現有渠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零售模式,通過數字化系統的支持,整合線上線下渠道資源。而在銷售模式上,伊利則采取經銷與直營相結合的模式,實現渠道拓展目標和終端門店業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其中經銷模式收入占比96.8%,直營模式占比3.2%。
蒙牛2021年繼續增加線下門店的覆蓋,實現了網點與銷量雙增長。而在渠道下沉方面,蒙牛通過“鎮村通”持續推進鄉鎮村市場的覆蓋與精耕,截至2021年底,“鎮村通”覆蓋網點超60萬家。
而雅士利方面,其持續加強“嬰配粉聚焦母嬰渠道,營養品聚焦商超渠道,快速發展電商渠道,新渠道新產品全面發展”的策略。據悉,在2021年,雅士利與全國及區域知名連鎖達成合作,同時以湖北、安徽、河南為試點區域,打造優質網點。
從上述乳企的渠道網點布局來看,有三個較大的變化,其一線上線下一體化加速,其二鄉鎮渠道下沉加速,其三渠道合作深度增強。確實,不管是因為各種因素導致的競爭加速,還是用戶消費習慣的升級,渠道作為鏈接品牌與渠道的關鍵,加強渠道覆蓋的廣度與深度,無疑能進一步增強乳企的競爭力。
存貨情況有所上漲
最高增長34.11%
而除了研發以及渠道之外,存貨一直以來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一般而言,原材料、處于生產中的在產品、庫存商品、待檢產品、周轉材料、發出商品等等均屬于存貨的范疇。存貨對于乳企而言,是一體兩面,一方面,過多的存貨會占用企業的資金,影響資金流動;另一方面,適當的存貨也能保障客戶隨時的需求利于商品銷售。
就統計的8家乳企的存貨情況來看,2021年存貨量前三的乳企為伊利、蒙牛、澳優,分別為89.17億、64.85億、21.98億。
而就存貨的增減情況來看,有5家企業存貨量相比2021年有所增加。對于存貨的增加,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其一,出生率持續減少,嬰幼兒配方奶粉需求量減少;其二,由于疫情影響,部分地方實行封控措施,商品周轉天數增加;其三,由于品牌的戰略調整,部分不適應的材料未及時處理。
但與此同時,還有3家乳企的存貨量有所減少,分別為澳優、雅士利以及貝因美。對于存貨量減少的原因,澳優表示其在2021年上游生產設施生產規則以及物流交貨時間進行了改善,從而減少存貨周轉天數,存貨周轉率提高,故而存貨量有所減少。雅士利則表示通過優化庫存管理,減少了資金壓力。
不過,不管存貨是上漲還是下降,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存貨并不僅僅只是產品的庫存,所以不能依靠存貨來判斷乳企的動銷情況。同時,對于存貨,我們也需要綜合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存貨結構以及存貨周轉天數等多個維度分析。
比如統計的5家乳企商品存貨情況中,伊利、雅士利以及三元的月均銷量均大于商品存貨量。
總而言之,從去年各乳企的財報來看,對于市場的各種變化,其都在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應對,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面對越發困難的2022,希望各乳企能持續精耕,放大自身核心優勢的同時及時改善自身不足。
來源:奶粉圈
一周熱點
- 2022-12-21諾偉司授權科英威動物營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為中國的商務合作伙伴
- 2022-12-21年度10項農業科學前沿重大基礎科研成果
- 2022-12-21應對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下跌 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
- 2022-12-21市場利空占據主導 玉米震蕩偏弱為主
- 2022-12-21多空并存 豆粕行情“上有頂”“下有底”
- 2022-12-20豆粕行情“上有頂”“下有底”
- 2022-12-20“過渡期”終將過去 玉米市場靜待“黎明”
- 2022-12-2011月份中國飼糧進口量繼續低于去年同期
- 2022-12-20豆粕 仍有上漲空間
- 2022-12-19新產品引領新發展 新成就助推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