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業務轉型,大北農股權收購再下一城。
7月18日,大北農發布公告稱,為推進種業融合發展,強化種業核心競爭力,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創種擬收購廣東鮮美種苗50.99%股權,對應成交金額約1.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數據,2022年,大北農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共推進了11次并購,其中,8筆為完善飼料產業布局、2筆為推進種業布局、1筆為完善技術儲備。
據其近日發布的業績預告,2022年上半年,受生豬行情和養豬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大北農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4.5億元―5.5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5億―6億,經營業績承壓。
伴隨著飼料業務的穩步增長,大北農積極謀劃轉型,完善種子業務布局。
大北農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農業高科技企業。而廣東鮮美種苗掛牌新三板,是一家“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子企業。此項交易對提升大北農種子業務收入和市占率有積極影響。
公告顯示,2021年,鮮美種苗資產總額6.9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12億元,凈利潤1915萬;2022年上半年,資產總額出現小幅減少至6.06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也未達到去年的一半,分別為4.07億元、453萬元。
雖然業績下降,但大北農依舊看好鮮美種苗,鮮美種苗也作出業績承諾,即在2022―2024年三年累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凈利潤7500萬元,若三年累計實現的利潤達到目標的80%(6000萬元),即可視為目標完成。
此外,雙方還對應收賬款凈額進行規定,2024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凈額不應超過1980萬元,如超過則在當年的凈利潤中進行扣減。
此外,在完善種子業務方面,今年4月,大北農曾擬3.06億元收購云南大天種業51%的股權,首次布局種業,云南大天種業還作出業績承諾,三年實現的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17億元。
受生豬價格下跌,非洲豬瘟等影響,大北農2021年業績承壓,凈利潤出現大幅下跌,上市12年以來首次為負,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據年報,2021年,大北農實現營業收入313.28億元,同比增長37.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0億元,同比下降122.52%。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大北農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或來源于毛利率的大幅降低。年報顯示,2021年,大北農養豬產品的營業成本為5.01億元,較上年增長176.32%,毛利率-6.55%,較上年降低58.89%;飼料產品的營業成本197.02億元,較上年增長41.00%,毛利率13.19%,較上年降低2.57%。
值得一提的是,大北農十分重視研發,2021年研發費用達6.13億元,同比增長12.84%。但公司業績并未得到改善。今年一季度,大北農營業收入64.6億,同比降低12.73%,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33億元、-2.72億元,同比下降159.49%和172.59%。
來源: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