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發布《2022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
來源: 農民日報 作者: 姚媛 時間: 2022-11-15
近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以下簡稱“糧農組織”)發布《2022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主題為“運用農業自動化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對過去幾十年來農業自動化的發展歷程進行系統梳理,探討如何通過農業自動化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就增大效益、減少風險提出若干政策建議。
21世紀起,人工智能機器人逐步運用到農業領域。報告顯示,過去使用大規模重型機械的做法或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而近年來農業自動化的一些新進展,如精準農業和小規模設備的采用,則更有利于改善環境可持續性,增強抵御氣候等沖擊的韌性。
報告指出,農業自動化的潛在效益是多方面的,這將有助于實現若干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增強農業糧食體系的效率、生產率、韌性、可持續性和包容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改善農業工人的工作條件,在農村地區創造對青年有吸引力的新創業機會;減少糧食損失,改進產品質量和安全;加強環境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適應性。
和所有技術變革一樣,農業自動化將重塑農業糧食體系。如果技術普及程度不均衡,尤其是在小規模生產者以及青年和婦女等群體無法獲取技術的情況下,不平等問題將進一步惡化。報告建議,應降低技術采納門檻,確保各種規模的農業生產者都能獲取自動化解決方案。
報告指出,“自動化會導致失業”這一擔憂從未被驗證。低技能勞動力需求可能會縮減,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會增加;自動化會減少薪酬較低的季節性農場就業,但會刺激上下游行業增加薪酬高的非季節性就業機會。農業自動化是社會結構轉型的一部分,農業工人得以進入工業和服務業等其他利潤更高的行業。
上一篇 | 農業農村部全面部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11-15供應偏緊暫未改善 豆粕持續高位運行
- 2022-11-15“大鱷”們的共謀 誰在控制著大豆供應鏈?
- 2022-11-15新華網:全國首家動物福利科學研究院成立
- 2022-11-14贏創在中國的首套蛋氨酸筒倉投料系統投入運行
- 2022-11-1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美國玉米價格走低 出口前景陰云密布
- 2022-11-142022年11月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 2022-11-11全球貿易格局巨變 國內棕櫚油吸引全球頭部企業參與
- 2022-11-11玉米近期仍會走強 遠期存在回落可能
- 2022-11-11中儲糧下調大豆收購價背后預示著什么?
- 2022-11-102022年11月中國大豆供需形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