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新希望六和第七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也是新希望集團第八次獲得該項殊榮。
此次獎項是由新希望旗下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參與單位,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的“肉鴨高效育種技術創建與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成果。
自2012年起,由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侯水生院士團隊牽頭,新希望六和育種基地落地山東利津,借助新希望六和養殖基地育、繁、推一體化的優勢,快速形成了繁育體系。
傳統選育方式,從孵化、留種到產蛋結束,需要一年半的時間。為了縮短育種周期,科研團隊決定采取分子育種,從基因尋求突破。但是定位基因需要海量的群體雜交數據。當時國內禽類雜交實驗的規模通常在100只之內,科研團隊把這個數量拓展到了10倍以上,難度隨之增大。
通過對海量樣本分析統計,研發團隊最終找到了這些對鴨的體重、體型有重大影響的“超級基因”,并對其有效運用,成為繁育鴨種的核心競爭力。
最終,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白羽肉鴨在2019年成功問世,先后通過了農業農村部、山東省畜牧局以及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各項審定,各項生產性能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希望六和旗下相關企業也先后入選國家水禽核心育種場、國家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國家畜禽種業陣型企業。
來源:新希望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