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被大客戶忽悠
現今,大客戶爭奪戰日益激烈,誰都想從中分取一杯羹。但很多銷售人員都易犯一個致命錯誤:不清楚自己在客戶心目中是第幾位候選人。往往稀里糊涂地成為第二候選人,其結果是“時間耗上了,錢也花了,活動也辦了,但就是不買你的”。更為悲劇的是,有些銷售人員自始至終都蒙在鼓里,扮演陪練角色,陪同第一候選人跑至終點。
那么,如何防止被大客戶“忽悠”?如何防止成為大客戶的湊數供應商、陪練供應商呢?
銷售初期——要不要介入這個項目?
周一早上一上班,電話鈴就響個不停。趕忙抓起電話,是杭州的代理商老張。
“小諸啊,有好消息。”老張很興奮,“昨天了解到某學院要采購一批縫紉設備,我已經和他們采購小組的副組長見過面了,而且他們院長親自掛帥兼任組長,項目絕對有戲。”
這種電話,我每天都能接到好幾個。對待這種“好”消息,我通常沒有那么興奮。因為事實證明:“好”消息,要么是假消息,拿著客戶給的針當棒槌看了,根本不是真正的項目;要么是壞消息,項目雖然是真的,卻早被競爭對手搞了個七七八八,一點機會都沒有。既然老張說一把手都出馬掛帥了,顯然不是假消息,但是不是壞消息呢?
于是,我趕忙問道:“昨天你去見客戶,客戶是不是問了你很多問題?”
“客戶問題不是很多,就是簡單問了一下我們公司的情況。”
我的心涼了1/4,接著問道:“從你們的談話中,你感覺客戶對這次項目建設有清晰的了解嗎?”
“應該是有,他們有很清晰的規劃,對咱們的行業也算是知根知底,還和我談起這次項目建設可能存在的風險。”
我的心涼了1/2,繼續問道:“你要求接觸他們高層了嗎?比如副院長以上的人物。”
“要求了,但是聽起來困難很大,他們領導都比較忙。”老張似乎也覺得有點不對勁。
我的心已經涼了3/4,硬著頭皮問道:“你們一共討論了多長時間?討論期間是誰在控制討論的議題?”
“不到半個小時吧,主要是他們在控制,問的問題都很具體,比如我們的產品,如何計算車間產能等。”
我的心已經拔涼拔涼的了,“老張啊,節哀順變吧。項目肯定有人介入得比較深了。客戶之所以愿意接待你,是想把你作為一個候選,以備不測。當然了,不是沒有希望。但難度肯定非常大。”
在競爭激烈的大項目銷售中,一個很大的難點,就是如何判斷某一時刻自己在客戶心目中是第幾位候選人。
大部分情況下,銷售人員總是搞不清自己是老幾。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都會選擇性地傾聽,面對客戶時,總是能記住對自己有利的地方,而忽略那些潛在的風險。
偏聽不但容易使我們過分樂觀,輕視對手。更重要的是,它會誤導我們制定競爭策略,用希望去代替策略,客戶讓干啥就干啥,認為事情只要按照客戶的吩咐,順其自然地發展下去,訂單自然就會是自己的。而這往往會造成致命的后果。
因此,在大項目開展的初期,通過四個問題,就可以看出自己在大客戶那里究竟算“老幾”,要不要介入。
在大項目銷售初期主要是判斷你有沒有競爭對手,你的對手做的工作有多深入。如果人家把事都已經做絕了,也許最好的選擇就是降低客戶級別,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上面,經常性地跟進關注下就行了。
鏈接:
客戶疑問是多還是少?
如果你見客戶時,客戶有很多的疑問,作一頭霧水狀,恭喜你,你的對手沒做太深的工作,你的機會很大。
相反,如果客戶的疑問很少,甚至只提差異性的東西,那就提高警惕吧,客戶很可能被洗過一次甚至幾次腦了。以上案例就是如此。
客戶肯不肯為你花時間?
客戶愿意花很多時間和你進行漫長的討論和分析,很有戲,因為客戶也不是一天到晚什么事沒有只陪你嘮閑嗑。他很有可能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說,他想搞明白一些事,以便項目更好地推動。
相反,如果客戶對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有答案,那不是因為客戶明白事,更不是很內行,而是因為他已經被你的對手培養得很成熟了,早就門兒清了。
能不能見到客戶的高層?
客戶如果愿意帶你去接觸關鍵角色,比如那些C字頭的人物,CEO、CIO、CTO什么的,那說明你還有希望。誰愿意帶個不希望選擇的供應商去到老板那里添亂呢?
但如果客戶說:“這事我說了就算,不用找別人!”你要小心了,即使真的是他說了算,也需要別人的支持啊!這句話十有八九是騙人的。
討論問題的范圍是寬還是窄?
如果客戶愿意和你討論和產品有關的各個方面,這是個好消息,說明客戶在認真地考慮購買問題了。
相反,如果客戶只愿意和你討論個別的東西,比如某個單一的功能,某個服務的問題或者干脆是價格問題,這說明,你不過是個工具,客戶只不過想拿你印證一下對手的對錯而已。
銷售中期——要不要接著跟下去?
剛剛放下電話,銷售經理曉東就心急火燎地闖進了我的辦公室:“兄弟,有沒有時間,幫我分析一下甲公司的那個項目。”
“好啊。這個項目越來越復雜了,對手在拼命反撲,我們是該坐下來認真分析一下了。”
一周熱點
- 2022-12-21諾偉司授權科英威動物營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為中國的商務合作伙伴
- 2022-12-21年度10項農業科學前沿重大基礎科研成果
- 2022-12-21應對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下跌 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
- 2022-12-21市場利空占據主導 玉米震蕩偏弱為主
- 2022-12-21多空并存 豆粕行情“上有頂”“下有底”
- 2022-12-20豆粕行情“上有頂”“下有底”
- 2022-12-20“過渡期”終將過去 玉米市場靜待“黎明”
- 2022-12-2011月份中國飼糧進口量繼續低于去年同期
- 2022-12-20豆粕 仍有上漲空間
- 2022-12-19新產品引領新發展 新成就助推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