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背后戳蘋果?
今日科技新聞頭條:蘋果與HTC終于達成了和解,了結了這段近3年的專利糾紛。專利糾紛的報道已太多,在這就不再重復了。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條信息的背后。
一部iphone5第一批的售價仍能過萬!炒作、饑餓營銷,讓一個即將墜落的蘋果再次光芒萬丈。2012年9月,因為蘋果iPhone5的橫空出世,讓全球終端廠商幾近失眠。這個月注定有人哭,有人笑。蘋果就像三國時期的魏國一樣,出手總是那么霸道,但我們必須正視的是蘋果第三財季營收350.23億美元,較上財季環比下滑10.62%,凈利潤環比下滑24.1%。
8月29日,三星Galaxy Note II發布;9月5日諾基亞和微軟WP手機發布;9月12日:蘋果或發布新一代iPhone;9月19日,HTC發布WP8X和8S兩款智能機。和iphone5一決高下的手機并沒有出現,但是有這么多款手機出爐,由于其定位不同的人群,而且,在價格和應用等方面更接近本土化,因此,曲高和寡的蘋果,見高不見遠也是可以預見的。
蘋果應該看到危機,而且危機越來越近。
據最新的ComScore Mobilens報告稱,截至2012年7月,三個月平均周期內取得市場份額增長的僅有HTC和蘋果這兩家設備,HTC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增長0.4%,達到了6.4%。三星為25.6%,降低0.3%,LG為18.4%,降低0.8%,摩托羅拉為11.2%,降低1.3%。這組數據包含了非智能手機,所以可能并沒有反映出HTC對美國市場的征服力,但是如果考慮到HTC成立的時間較這些公司晚的多,很多方面不占優勢的背景,這組數據卻不能不讓其他品牌擔心了。
另外,國內市場的競爭也依舊激烈。
其一,國產手機,尤其是千元智能手機,雨后春筍般地成長起來,由于和三星手機的趨同,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譬如,增量不增收,賠本賺吆喝,遭遇“多收了三五斗”尷尬等。中興、華為、聯想、海爾、360、百度、小米等國產手機,其某些功能不比蘋果差呀。但是,其品牌影響力和差異化方面,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過,國產手機和五年期相比較, “中華酷聯”已邁出了重要一步,走上了國際舞臺。再加上其本土化的優勢,仍然占據著中低端市場的絕對優勢。
其二,三星、HTC、黑莓、WP等洋牌手機,最終會將蘋果拉下神壇,甚至成為蘋果的掘墓人。這些手機廠商除了追趕移動互聯網潮流外,仍然延續了功能手機的諸多優勢。譬如三星大器II針對是中國攜號轉網難,雙卡雙待走俏;黑莓體現在商務安全;諾基亞“瘦死駱駝比馬大”仍然固守中國低端市場。相比黑莓、諾基亞WP手機、三星,近期大手筆贊助《中國好聲音》的HTC極有可能成為蘋果的最大勁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HTC順利搶占了各個價格區間的市場。今年6月,HTC在1500元以上市場中取得16%的市場份額,超越蘋果位居第二。
王雪紅計劃反攻美國
縱觀全球市場,需要格外關注的是HTC。作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廠商,HTC經歷大悲大喜近乎童話般歷程,從最初的默默無聞OEM代工起家,金融危機導致歐洲市場對智能手機需求量降低,其在美國市場因與蘋果、三星等競爭加劇以及專利紛爭等問題擔憂,致使HTC股價一路下跌,收入遭受重創。
今年8月,任偉光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曾表示,過去兩年,HTC已在大陸建立起了大約2700個自有品牌的專柜,到2013年專柜數量將增加到3500個。不難發現,HTC與蘋果打成平手,得益于兩點:第一,能夠和iphone直接對話的核心系統;第二,有針對性的細分產品。
未來的終端市場上演何等好戲?拭目以待。
一周熱點
- 2022-08-29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美國和歐洲玉米單產擔憂 飼糧價格上漲
- 2022-08-25豆粕緊張仍在持續
- 2022-08-232022年小麥市場供需分析
- 2022-08-23基差貿易助玉米貿易雙方實現共贏
- 2022-08-238月22日全國各地最新豆粕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 2022-08-19南北港口流通回暖 玉米產量尚無定論
- 2022-08-18第八屆 "國際動物腸道生態與健康(中國)高端論壇"(第二輪通知)
- 2022-08-17關于召開第一屆生物飼料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一輪)
- 2022-08-17玉米:去庫仍然在繼續 注意事件反彈
- 2022-08-16俄羅斯農業部調低小麥、大麥和玉米出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