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瓶頸,每個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也有很多瓶頸。如何突破這些瓶頸,是擺在每個職業經理人面前非常重要的課題。
中國有句俗話叫“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大學畢業前,我們在學校學習硬技能,用它在職場中謀求生存。多年后,知識老化,你觸到了職場的天花板。是我們硬技能不夠造成的嗎?其實,這個天花板是在沒人教的軟技能上——如怎么增加自信心,怎么去和人溝通,怎么提高領導力等。
趙忠堯在TCL工作25年,期間經歷四五次的天花板。在智勝未來出口論壇上,他以自己親身經歷,向大家講訴如何利用軟技能打破天花板。
以下是趙忠堯演講實錄:
TCL在2000年引入了卡內基,幾年下來TCL發展的非常迅猛,這里面和軟技能的提升有非常大的關系。軟技能是什么?們在突破瓶頸的時候應該怎么思考問題?這里面有六個話題:
第一個話題是格局。2000年我是TCL銷售公司的,當時的彩電市場,長虹是老大,TCL是老三,我們怎么變成第一呢?當時還是CRD時代,已經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產品越來復雜,但是產品的生命周期又越來越短了。這時,整個公司的方向就變成了以速度和效率為起點的狀態,我在TV行業已經做了10年,誰的速度比我快呢?就是PC,那個時候還沒有手機。我當時組織人員展開了一場全面向PC學習的熱潮,我們經過了兩年的時間就打敗了長虹。
什么叫格局?在你這個行業里去學習叫術,去其他行業學習就是道。對我們這種小型企業,宏觀經濟的影響不是很大,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實沒有什么問題。宏觀經濟不好,人工成本上升等,所以企業才做不好。為什么在你的行業有比你做的好的企業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思考,要看其他行業的人是怎么做的。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破掉這個局。因為你已經被捆住了。
前瞻性。大家可能都這么一個體會,我們小的時候出門的時候都不敢出去,都是父母領著我們一起走。我們在錯綜復雜的過程中都是迷霧的狀態,隨著能力提升以后,發現霧散去了,每個人散的多少是不一樣的。但是你總有迷霧的地方,這個時候,人沒有方向感的時候就在原地不動。怎么才能有前瞻性呢?思維是很重要的,必須有一個大的方向,也就是說在迷霧當中設一個旗桿。人的思維是以終為始的,是先找到目標才找方法,而不是說有方法才有目標。
騰訊在QQ非常好的時候,決定開發了微信。當時馬化騰并沒有從QQ的團隊里找人開發微信,而又重新找了一波人來開發微信。這里面有幾點很重要,相信那個時候馬化騰一定想到一個問題,整個世界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而QQ的用戶群是PC的用戶群,跟現在移動的用戶群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他的前瞻性思維,落地的時候他選擇了另外一個團隊,獨立的來做。被革命還是革自己的命?
如果騰訊沒有微信的話就容易快倒。前瞻性,你不能說你不知道,方法是很多的,但是你一定要找到前瞻性,一定要找到發展的點。
換位思考。動物有一種本能,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最厲害,自己的水平最高。但是我們在這個社會必須要跟人合作,以自我為中心是沒有辦法帶團隊的。這個時候怎么辦?就要有換位思考的方法。
我以前在當CEO的時候有這么一個故事,我有一個副手,當時種種原因,關系搞的一塌糊涂。但是我也不可能炒掉他,他也不可能炒掉我,這種情況下怎么跟他一起合作呢?一定要有換位思考的方法來想問題。當強迫自己寫對方優點的時候,慢慢的發現他的優點。后來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樣了,很多東西就被化解了。關鍵的問題是,要學會換位思考。
在組織的發展過程當中,與你不喜歡的同事一起共事的能力是考驗你能力的關鍵要素。作為CEO,如果你手下人的水平都比你低,你這個企業是沒有出息的。但是能人都是有毛病的,在一方面比較長的時候,另一方面是比較短的,你是要把他短的方面扶起來。
影響力。現在商學院把領導力整歪了,關于影響力和領導力,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當領導,就是自己不干活,忽悠一幫人幫他干活。江上只有兩條船,一為名,二為利。當領導要發揮領導力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這就很關鍵。
我們在公司當中要推動很多的改革,但是這個繩子是推不動的,系統越大的時候越難推。但是繩子拉的時候很容易。
在二戰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故事,當時艾森豪重打歐洲的時候,他們已經制定了戰略規劃,但是沒有做,他開了三天的戰略研討會,各種各樣的意見發表,最后就是諾曼底戰役,如果當時命令攻打諾曼底,就會有很多聲音就出來了,為什么這樣,你是怎么想的?這樣怎么協調?一大堆的東西。
內驅力。一個人在發自內心要把事情做好的意愿和能力。作為一個CEO,或者是作為一個部門的主管,就跟駕駛一輛車一樣的道理,每個人都在求人車合一,但是在人車合一的過程中有四個要素很關鍵,第一,這個司機水平得多高,你自己的能力得提升。當然,這個提升更多的方面包括你的硬技能沒有問題,還有。軟技能是需要提升的。如果老是偏頗于硬技能的提升,那管企業就很難。還有,這個車的性能得好。你開一個捷達跟開一個奔馳當然不一樣。當然,車里面更重要的是發動機好不好,如果是捷達車裝一個奔馳發動機,那當然可以。第三就是油好不好,第四就是路好不好。
做企業的,我們發現很多人,內心想把一件事情做成的意愿,0-10分,打幾分,到四五十歲的時候這個意愿就下降,怎么把油整好,對企業內驅力來講很關鍵。我們講內驅力,自己要有意愿,這個油得是杠杠的。弄個奔馳,弄個90號油也跟不上去。平臺再好,行業選的再好,油加錯了,內驅力起不來。妨礙自己成長最大的要因就是找借口。
如果不給自己點壓力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當然,轉折點很重要,其實轉折點是機會,有危有機。一說電商,大家都說狼來了。有危就有機,怎么樣把每一次的轉折點比較里程碑,在每一次變化當中可以找到自己能抓住的點。
善于溝通。在這里我的年齡算是偏大,我在TCL給員工培訓,20-40歲的人有兩大問題是沒有解決的,或者是解決的不夠好。第一問題就是學會說話,大家知道,我們人說話的目的都是想把自己搞舒服,不是為了把對方搞舒服。要溝通的好,要有一種能力把對方搞舒服,這才叫溝通,這才叫學會了說話。
處理好人際關系,只要有人的地方,有社會,就要處理各種關系。在企業里面講要看的懂政治,怎么來運局才能運的成,這個更難。企業發展規模兩三個億的時候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當發展到30多個億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格局、前瞻性、影響力、內驅力、換位思考、溝通人際,這是來自于卡內基的六大核心動力。卡內基是引導積極正向的看待問題。當你用正能量,會影響到很多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思維,但是用正向的方式會好很多。現在來講,大家用拉伸的方法,效果比推的方法更好。
我經常問自己的兩個問題,我們要做一件事,先問自己“憑什么我能做成?”今天跟一個穿戴設備的老板聊天,你怎么保證在100家當中能夠生存下來,怎么保證未來的競爭當中你可以處于優勢的地位?你現在做了什么對你未來五年產生巨大的影響?第二,經常回答“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但是態度不一樣,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只要你精神不倒,你就會找到方法去克服這些困難。
趙忠堯:卡內基訓練廣東公司董事長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