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年:如何通過跳槽,最大化你的個人價值?
為什么大部分起點一樣的人,卻在多個跳槽的分岔路口,不知不覺拉開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距離。
幾乎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會面臨跳槽的問題。
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出最理智的選擇。
為什么是理智而不是正確的選擇?
每一個想要跳槽的人,多少都帶著各式各樣的積累情緒。
這個情緒可能是對公司的不滿、也可能是對瓶頸無法突破的無力感、也可能是對自我的不清晰認識,或者是多種因素的糾纏在一起。
而在情緒化的情況下,往往最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做出一個完全對的選擇很難,能做出一個理智的選擇,已經是對選擇本身最大的負責。
2
朋友S是在和上司就一個項目意見不一、公開吵了一架后,動了想要跳槽的念頭。
S在公司工作了近三年的時間,期間累積了豐富的大項目經驗,履歷看起來非常好,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
面試的時候S就發現了新領導非常好相處,這是S這一次跳槽非常介意和看重的一點。
到了新公司后,S無比興奮,計劃著大展身手,爭取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
可是試用期還沒有過,S就后悔了。
上司是好,但公司內部其他的問題,比如推進項目過程中自己是新人不熟悉流程、與別的部門無法很好配合、領導雖好相處但是魄力不足、合作伙伴非常難纏等等問題,更令S頭疼不已。
▌跳槽的第一個關鍵點:不要為了逃避問題而跳槽。
圍城里說過一句話,“城里的人拼命想沖出來,而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去。”
你在現有公司遇到的問題,有很大的概率在下一個公司也會遇到。
完全沒有問題的公司是不存在。
所以,別抱有僥幸的心理,以為跳槽后一切的問題將不復存在。
反而很多的問題,當你愿意用接受的心態去面對時,你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3
每一次跳槽前,都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為什么想跳槽?
提問是讓一個人思考的最好方式。而你的答案,會讓你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跳槽的第二個關鍵點:知道自己想跳槽的最根本原因,這個最根本原因,需要和你的階段目標結合起來。
朋友Q常年加班,工作一直都很忙碌。
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在小孩出生后,幾乎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照顧寶寶。
Q一直在考慮是否要成為全職媽媽,如果全職陪伴,又擔心孩子大了,自己會喪失競爭力。但一直沒有時間養育寶寶,又怕錯過他成長最關鍵的階段。
Q家里是有長輩幫忙照顧寶寶的,家人對沒日沒夜都在加班的Q也頗有些微詞。
這才讓Q有了成為全職媽媽的考慮,而我給Q的建議是:不需要辭職,只要跳槽到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就能很好的解決她的問題。
跳槽不一定就是向上跳,一次真正好的跳槽,是能夠幫助你解決自己當下階段的困境。
4
我的助理Emma,高考填志愿時,因為考慮到有好幾個親戚從事這類型的工作,填報了土木工程專業。
可是在大學期間,她從一開始就發現自己對土木工程專業完全沒有興趣,這個念頭反復在她的腦海里出現,她非常肯定自己真心不想往后的人生從事和此專業相關的工作。
有了這樣的想法后,從大二Emma就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兼職,成為了我的貼身助理,并且在大四找實習時,找到了教育行業的工作。
▌跳槽的第三個關鍵點:如果你非常篤定自己不喜歡現在從事的行業,越早跳槽越好。
我的榜樣古典老師建筑專業畢業后,在設計院工作的那段時間,是他最為煎熬的日子。而個人職業發展方面的工作,是他的一直的興趣所在。
從建筑行業離開后,他先是去了新東方,后來創辦了新精英,帶領許許多多的人進行職業生涯探索。
這一點其實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但當你內心篤定時,千萬別在行動上自己拖自己的后腿。
尤其是畢業生,很多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看重的不是專業,更多的是一些軟實力,這個時候考慮轉行,是最佳時機。
5
▌跳槽的第四個關鍵點:每個人在跳槽時,都應該做一份《跳槽對照表》或者《跳槽收益表》
這張表,可以幫助你跳出感性,做出最理性的選擇。
這張表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顯性因素,可以直觀的做出比較和判斷。
比如薪酬、培訓機會、崗位切合度、行業發展、公司是否有名氣等
就公司名氣而言,我想起了前央視主播青音講過她的一段經歷,在剛剛從央視辭職后,發現一到需要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她是很驚慌的。
因為剛創業,還沒有多大的名氣,好像再怎么介紹自己,都不夠響亮。但還在央視時,無論去到哪里,只要說自己是央視主播,沒有誰是不知道的。
所以,現在很多從有名的公司出來自己創業的人,都會強調自己是前央視主播、前騰訊運營總監等這些標簽。
另一類是隱形因素,你需要加入新的公司后,才可以做出比較和判斷,比如公司的內部協作、上司的能力、上升空間等。
跳槽是一種冒險,不去試一試,誰也不知道結果。
但會跳槽的人,他的內心是有一份《跳槽對照表》的,做對選擇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為自己建立一份《跳槽對照表》,并在每一次跳槽后不斷豐富它,你會越跳越有感覺。
6
▌跳槽的第五個關鍵點:最聰明的跳槽,是累積式跳槽。最愚蠢的跳槽,是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全新的行業。
說到跳槽,還有一種現象非常普遍,那就是跳槽上癮。
凡是短時間內跳槽多個行業的,在我這里,基本連簡歷關都過不了。
大家在跳槽時,記得一個原則:不要同時更換行業和崗位。
無論在任何崗位,如果你呆的時間少于一年,你只能了解到工作的皮毛,更何況頻繁更換行業這個更大的行為。
累積式跳槽,才能讓你越跳越好。
什么是累積式跳槽,帶著你的崗位技能、行業累積、客戶資源任意維度跳,而不是每一次都是全新的開始。
為什么很多人到了35歲會有中年危機?
假設35歲前換了兩次行業,35歲時針對每一個行業平均只有5年左右的積累,而一個完全沒有換過行業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積累,誰會占優勢?
工作到2-3年左右時也是一個坎,很多人會覺得工作不順利是因為到了一個瓶頸,狀態不好就想跳槽,覺得這樣做仿佛一切的煩惱都可以拋開。
就是開頭提到的S的故事,其實這樣做只是讓你從頭開始,到時候還是會遇到和原來工作類似的困境,不同的是困境會換一個面貌,但本質都是一樣的。
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總會碰到幾個瓶頸,你熬過去了而別人沒有熬過去你就領先了。
跑過馬拉松的人會知道,剛開始跑的時候是很輕松的,但是很快會有第一次的難受,但過了這一段又能接著繼續往下跑。
接下來會碰到再一次的難受,堅持過了以后又能跑一段,你的跑步能力就是在這樣的反復交替中得到了提升。
無論是跑步,還是職業生涯中的瓶頸,大多數人止步于第一次的“難受”,小比例的人能堅持到第二次,堅持到第三次以后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其他的維度。
7
▌跳槽的第六個關鍵點:尋求“內部跳槽”。
著名的索尼公司每周都會出版一次內部小報,刊登公司各部門的“求人廣告”,員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應聘,他們的上司無權阻止。
并且,對于那些精力旺盛,干勁十足的人才,索尼公司每隔兩年會為他們調換一次工作,主動地給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
這種“內部跳槽”式是要給人才創造一種內部機遇。
當然,“內部跳槽”也是有前提的,你對所在的公司是滿意的并且自己的能力尚可,只是對自己所在的部門或者是崗位不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做生不如做熟。
從內部尋找機會,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8
▌跳槽的第七個關鍵點:成為搶手的T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從縱向角度來說,他具備自己崗位/行業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從橫向角度來說,他會不斷去拓寬自己的能力邊界。
縱向技能的衡量標準是:能把工作在高效的時間里做好。
職場上的橫向技能有很多,簡單來說比如比你優秀的同事、你的上司、你感興趣的其他崗位等所需具備的能力。
從個人發展角度來說,寫作、演講、越來越受重視的創新力等,也是值得你不斷提高和打造的能力。
職場上看似簡單的一些道理,其實背后都值得細細研究,下一次跳槽時,不妨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對照對照!
你的職業生涯會越來越順利!
一周熱點
- 2021-04-08贏創對生物技術初創公司In Ovo追加投資,支持雞胚性別鑒定器上市
- 2021-04-082021年4月7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4-08AgroConsult將巴西二季玉米產量預測數據下調到7830萬噸
- 2021-04-08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大豆凈銷售量預計為10到60萬噸
- 2021-04-08巴西海關: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同比提高24.3%
- 2021-04-08ANEC: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為1490萬噸,4月份出口將繼續高企
- 2021-04-08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豆粕凈銷售量預計為10到30萬噸
- 2021-04-08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豆油凈銷售量預計為0到3萬噸
- 2021-04-08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玉米現貨價格上漲
- 2021-04-072020/21年度上半年烏克蘭玉米出口減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