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于鼓勵的秘密:“要贏”≠“不能輸”
對于強隊和弱隊,教練的激勵方式應有所差別。對于強隊而言,教練應強調“我們決不能輸”;對于弱隊而言,教練則應多說“我們一定要贏”。商業競爭的激烈與復雜程度不亞于體育比賽,想要在競爭中獲勝,員工必須認可這一目標,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比賽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是體育比賽讓人著迷的原因之一。賽場上,沒有絕對的強者,再強的隊伍也有可能爆冷出局,再弱的隊伍也有可能實現逆轉。盡管人人都渴望勝利,但卻不會時時投入比賽,全力以赴。激烈對抗之下,微小的心理變化,一絲絲想要放棄的念頭,都會放大呈現在比賽表現之中,讓形勢急轉直下。
然而,對于不同處境的隊伍,激勵方式是否一樣?站在競技場上的隊伍,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一方是強隊而另一方是弱旅。即使實力十分接近,仍能根據戰績、狀態、資源等等分出高下,判斷出勝算之差。刊登于《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過程》的一篇研究認為,對于強隊和弱隊,教練的激勵方式應有所差別。對于強隊而言,教練應強調“我們決不能輸”;對于弱隊而言,教練則應多說“我們一定要贏”。
“要贏”≠“不能輸”
這是因為,對于強隊而言,贏得比賽在預料之內,顯得理所應當,不會得到太多關注和贊許;而一旦輸了比賽則讓人大跌眼鏡,引來人們的消極圍觀,甚至口誅筆伐。如此一來,對于強隊而言,贏得比賽作為最低要求反而變成一種責任和義務。當贏得比賽不再是奮斗目標,而變成責任和義務時,人們就會關心萬一沒有完成義務會怎樣,產生防備型關注。這也是為什么往屆冠軍常被稱為“衛冕冠軍”,這說明他們關注的點是防衛,而不是進取。
相反,對于弱隊而言,輸了比賽在預料之中,可以被接受,而如果他們能爆冷贏得比賽,那便是超常發揮,引來人們的積極圍觀,帶來大量的收益和機會。如此一來,對于弱隊而言,獲勝是他們能暢想的最美好的未來,是他們的理想。在理想的激勵下,隊員會關心如果贏得比賽會是什么樣的榮光,產生進取型關注。
如果教練在動員會上傳遞的信息與隊員們的關注點一致,隊員會覺得目標更重要,更加認可目標,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實現目標。因此,對于強隊而言,強調避免輸給對手;對于弱隊而言,強調要實現逆襲,這樣更有激勵作用。
實驗驗證
研究者們進行了5項實驗檢驗上述觀點。
實驗1?想要證明強隊和弱隊隊員對比賽的關注點不同。105名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強隊或弱隊,想象即將參與一場重大比賽,并寫下自己當下的感受。實驗發現:弱隊情形下,參與者更多地關注于進取,他們的感受多為如“相信我們會贏”;相反,強隊情形下,參與者更多地關注于防備,他們的感受多為如“如果比賽輸了就尷尬了”。
實驗2?以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為背景,進行了準實驗。當時民主黨在民調中占優,為競選中的強者,共和黨相應為弱者。399名民主黨支持者(強隊情形)和151名共和黨支持者(弱隊情形)參與實驗。結果表明:當助選經理的號召內容與黨派所處的強弱情形匹配時,也就是民主黨支持者收到“我們不能輸”,而共和黨支持者收到“我們要贏”的情形下,相比其他兩種不匹配的情形,參與者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來助選。
實驗3?以兩校競爭為背景,檢驗實驗2的結論是否可以由努力意愿推廣到努力行為。實驗招募了132名來自兩所大學的學生,將其隨機分配到強隊、弱隊與“要贏”、“不能輸”組合而成的四種情形之一,要求他們盡可能多地寫出刀子的用處,作為其努力行為的測量。實驗3得到了與實驗2一致的結果。
實驗4?增加了一個用以對比的基準情形,在其中只號召參與者要努力,而沒有說明努力去贏還是努力別輸。194 名大學生被隨機分配到強隊、弱隊與“要贏”、“不能輸” 基準情形組合而成的四種情形之一,之后完成一個用以測量努力水平的滑塊任務。除了與實驗2、實驗3一致的研究結果之外,還發現:相比基準情形,當強弱地位與號召內容相匹配時,參與者更加努力;當不匹配時,參與者的努力水平與基本情形沒有太大差別。
實驗5?想要證明強化對目標的認可,是強弱地位與號召內容匹配發生作用的原因。253名大學生被分配到強隊、弱隊與“要贏”、“不能輸”組合而成的四種情形之一,完成與實驗3一樣的任務。結果表明當強弱地位與號召內容匹配時,相比較不匹配時,參與者對目標的認可程度更高;更高的認可程度繼而帶來更高的努力水平。
最后,作者針對上述5 次實驗結果進行了綜合性的元分析,結果表明,當強弱地位與號召內容相匹配時,相比不匹配情形,參與者表現出更高的努力水平;這一結論對于強隊和弱隊都成立,而且努力水平的提升幅度在強隊和弱隊之間沒有明顯差別。
管理啟示錄
雖然本文以體育比賽為例,但研究結論適用于所有競爭情境,包括商業競爭。以3Q 大戰、菜鳥順豐數據之爭為例,商業競爭的激烈與復雜程度不亞于體育比賽。想要在競爭中獲勝,員工必須認可這一目標,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而如本文所述,當領導的激勵與當下強弱態勢不一致時,就會瓦解員工對目標的認可,降低員工的努力水平。
譬如諾基亞,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在蘋果和三星的夾擊之下,諾基亞已經處于劣勢。而諾基亞的領導沒能鼓勵員工以弱者的姿態進入戰場,迎接挑戰;反而一味強調“我們不能輸”。結果適得其反,從中層到基層,都彌漫著“我們即將輸掉”的悲觀情緒,大家很難相信“不輸”的目標能夠實現。自上而下,悲觀懈怠,成為諾基亞倒下的推手。
被看作強隊還是弱隊本身并不決定隊員的努力水平;領導者做出與己方所處形勢相符的號召,才能激勵員工認可目標,并為此付出努力。我們再來回看2016年中國女排在奪冠之路上的經典逆轉比賽。進入奧運會賽期,中國女排狀態十分低迷。14決賽時遭遇勁敵巴西隊。而在近8年來與巴西隊的20次交鋒中,中國女排經歷18 連敗,勝算率極低。反觀巴西隊,身為上屆冠軍,又是主場作戰,占盡天時與地利。因此在比賽前夕,郎平對女排隊員如是說:“一個球一個球地打好,不要去考慮結果,因為什么樣的結果都可以接受。”是的,沒有什么比18連敗更糟的結果了,剩下的就是為了勝利放手一搏。
本文刊載于《銷售與市場》雜志營銷版(原渠道版)2018年08期,轉載請注明出處。
一周熱點
- 2021-11-032021年10月中國A股飼料行業上市企業市值排行榜:海大集團穩居榜首,新希望、大北農分別位列第2、第3
- 2021-11-03專家看市:大豆價格能否重回14美元?關鍵變數為阿根廷天氣
- 2021-11-03美國農業部:9月份美國玉米國內消費量環比降低2%
- 2021-11-03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玉米現貨價格下跌
- 2021-11-03分析:為何2021/22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將創下15年來最低
- 2021-11-032021年11月2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11-03美國農業部:美國大豆收獲進度為79%,低于預期
- 2021-11-03Safras:截至10月29日,巴西大豆播種完成51%
- 2021-11-02下半年集團豬企可能會出現破產?
- 2021-11-02美國農業部:私人出口商報告對中國銷售132,000噸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