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與運營思維
企業的實質是什么?有人說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組織,有人說企業以創造客戶需求為主旨。如果從社會文化的角度看,我們也可以說企業是一個學習系統,一個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來完成自己的使命,并通過自我學習來實現自我進化的系統。
從系統學角度來看,整體不是局部的簡單相加。要想認清、認準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需要有模型做指導,在模型的思考框架中認識系統的整體特性,以實現“標本兼治”式解決問題的效果。在企業實踐和運營管理中,可供借鑒的思考模型有運營思維模型,典型代表如回路模型(closed loop model)和吞吐模型(throughput model)。
回路模型
任何一個系統都包括五個要素:SIPOC,即,供應商、輸入、過程、輸出和客戶。從關系的角度看,五類要素形成一個閉環或回路。回路可分為線性回路和非線性回路,回路的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關系要么是正相關,要么是負相關。如果輸出是我們所期望的,那企業的經營目的就是實現正相關的回路,比如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

圖1:有限資源下的正相關回路
如圖1所示,市場營銷的目的是希望實現“增長飛輪”。營銷活動吸引新的客戶,再通過服務好新客戶提升企業口碑,好的口碑則帶來客戶的轉介紹或二次購買。“增長飛輪”的邏輯就像金融領域的復利,利上生利,從而實現指數級增長。
任何市場都有容量或資源的限制,“增長飛輪”的指數級效益也會有“天花板”。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正相關回路的企業系統,其最終可實現的應該是S型增長曲線。
回路模型帶給數字化轉型工作的啟示是什么?對于企業而言,尤其是企業的市場營銷或增長部門而言,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就在于借助數字化來表征出業務回路,通過營銷方案的精心設計和營銷舉措的精準實施,實現正相關的增長回路,以數字化來指導市場及營銷工作的開展。進一步來說,數字化營銷的工作范式就是在回路模型的指導下實現“增長飛輪”,而所謂的全渠道營銷、用戶畫像、用戶旅程地圖、觸點監測和分析,等等,都是圍繞“增長飛輪”來展開。
吞吐模型
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要么是人無我有,要么是人有我優,前者關乎的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后者則落腳于企業的運營體系,而運營體系的優化和提升,可以在吞吐模型的指導下來進行。

圖2:吞吐模型的建模、監測和優化
如圖2所示,評價企業吞吐能力的關鍵指標有四類:時間、成本、彈性和質量。現代化的企業運營管理,首先是對企業運營活動進行建模(流程建模和信息建模),以實現業務活動的數字化;其次是對運營活動的四類關鍵指標進行監測,以實現企業績效的數字化度量;再次是對指標達成情況進行診斷,對指標的異常(業績差距或機會差距)進行原因分析,以識別其中的改進機會。
吞吐模型帶給企業運營和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義有如下幾點:
(1)數字化運營管理
很多企業的老板或高層管理者不理解數字化的意義。這時,我們可以問他們,貴企業對業績指標有明確的定義嗎?貴企業對業績指標有數字化度量和監測嗎?貴企業對指標偏差有基于數據的原因分析嗎?如果沒有,那就要做數字化轉型,就要實施和應用相關的IT系統將經營活動數字化,然后通過管理駕駛艙對業務指標進行監測,通過業務智能或大數據分析對偏差原因進行詳細分析,……
(2)管理舉措的融合
很多制造型企業,要么導入了精益,要么導入了全面質量管理或6 Sigma,要么導入了TOC,要么導入了ERP或其他IT系統,但將這些管理體系或舉措進行融合的卻少之又少。
如圖2所示,數字化的工作范式是:建模→ 表征 → 統馭。首先是業務活動的數字化(建模),再次是業務績效的監測、診斷和分析(表征),而業務改善方案的制訂則有賴于其他管理體系的指導(統馭)。具體來說,數字化告訴企業做什么、做得怎樣,而TOC、精益等管理體系可以告訴企業為什么要做。有數字化做支持,精益、TOC、6 Sigma等管理體系更容易落地;有精益、TOC、6 Sigma等管理體系做指導,數字化的建設主題就更清晰。
(3)系統性改善
評價吞吐系統的四個指標中,時間,成本,柔性,質量,企業要想改善其中一個并不難,難的是系統性改善,即,同時改善企業在時間、成本、柔性和質量等方面的表現;也唯有此,才算是真正的改善。以精益為例,很多企業導入了精益體系,可能在作業現場、庫存管理等方面得到改善,卻可能在柔性化等方面表現得更差。
數字化運營管理,以吞吐模型做指導,可以同時實時監測企業在時間、成本、柔性和質量等方面的表現,幫助企業快速、準確地識別和規避那些只是得到局部優化的改進舉措,以實現四方面指標的動態平衡和整體優化。
數字化運營
從運營數字化到數字化運營,改變的不僅僅是幾個漢字的排列順序,更深層次的是背后的思維模式和工作邏輯。在運營數字化中,數字化更多地是作為一種工具,一種輔助業務開展的工具,而業務部門及相關人員只是工具的使用者。在數字化運營中,數字化則表現為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業務開展的工作邏輯,而業務部門及相關人員應該是工具的創造者。
從運營數字化到數字化運營,改變的不僅僅是從業人員的工作方式,更主要的是他們的思維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從企業作為學習系統的角度來說,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和挑戰是相關人員思維模式的轉變,這就正如運營思維,正如回路模型和吞吐模型所揭示的那樣。
一周熱點
- 2022-05-25東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龐玉紅一行蒞臨大北農食品集團交流座談
- 2022-05-25中國海關總署已和巴西簽署進口巴西玉米的質檢協議
- 2022-05-25養殖場青貯飼料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 2022-05-24廣州實施生豬應急財政補貼 每頭生豬補貼200元
- 2022-05-24中央再撥100億,補貼種糧農民
- 2022-05-24小麥庫存只夠十周!全球糧食危機逼近
- 2022-05-244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數量環比激增120%
- 2022-05-23全球糧食危機突現!飼料和豬雞牛肉可能要猛漲?
- 2022-05-232022年4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
- 2022-05-23玉米高位運行 注意供應端擾動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