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企業文化大學堂》聽了一堂課,深受啟發。過去,有關企業文化的課程聽過不少,相關書籍和視頻也看過很多,心中仍然留下許多疑問和困惑。企業文化是個人人聽說過,也人人可以說的東西。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對企業文化有自己的看法。據說,有關企業文化的定義就有200多種。企業文化就像一頭大象,每個人都像盲人摸象一樣,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每個人的看法都是正確的,但又都是片面的。回顧起來,企業文化長期存在的三個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三個問題是:第一,企業文化是什么?第二,企業文化如何建設?第三,企業文化如何落地?然而,每多一次聽課讀文,就多一分迷茫疑惑。因為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到底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分不清了。
《現代企業文化功能與塑造》課程則完全別開生面。該課程一改其他課程的經典套路,從概念,定義,到診斷,提煉,再到宣貫,落地,讓聽眾在名詞教條中打轉轉。該課程自始至終站在企業立場上,以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文化。該課程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給人一種醍醐灌頂明目開竅的感覺。我這里總結出以下幾條,共大家分享參考。
第一,企業文化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解決問題的文化才是好文化。
第二,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是要做到三個有利于。
第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重大偏差,90%的投入放在10%的問題上。
第四,心態是土壤,理念是種子,文化是大樹,治企先要治心。
第五,企業文化的兩面性,是佛還是魔取決于企業的心態正還是不正。
第六,戰略和文化是企業的兩個基本支柱,兩者缺一不可,相互配合。
第七,企業文化建設的六項基本原則,企業文化要活化不要僵化。
第八,企業文化的現代化特征和任務,企業要自己掌握漁的本領。
其他還有一些非常獨到新穎的觀點看法,可從相關文章《貓兒眼企業文化論文集》中進一步了解。該課程針對企業常見的十個問題,如形象,品牌,效率,作風,溝通,活力,競爭,決策,執行,心態等,按照從淺到深,從表到里,從外到內,從假到真,從奢到儉,從虛到實,從看到用,從易到難的層次,逐層解析了企業文化的功能。最給人印象深刻的說法,是提出了心態的問題。心態是土壤,理念是種子,文化是大樹,企業文化建設不能沒有土壤的綜合治理,沒有個人的修心養性,企業文化是空中樓閣。心態塑造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如果沒有正確良好的心態,什么理念價值觀都是無法深植落地的。這就抓住了為什么過去企業文化建設總是流于形式,為什么企業文化落地難,為什么企業文化遭到員工抵制的根本病根。過去的企業文化建設,都在走一條投機取巧的偷懶捷徑,自然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改善員工和老板的整體心態,要靠學習更要靠覺悟。要從塑造有文化的現代企業人做起,建立一支有知識,有能力,有擔當,有修養,有胸懷,有仁義,有覺悟,有遠見的核心團隊。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搞好企業管理,一要掌握方法,二要把握心態。單純掌握方法,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先把握住心態,才能有效找到方法。很多時候,把握了心態就是掌握了方法。因為企業管理=人心管理,企業狀態=員工心態。世界觀正確了,方法論才能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