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皮蛋和薄皮蛋不能做為種蛋孵化和商品蛋出售,會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所以一般雞場規定蛋的破損率不得超過1%~3%。
在正常情況下,即營養充足(特別是礦物質)的情況下,蛋雞不應該下軟皮蛋或薄殼蛋,雞下軟皮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鈣、磷或維生素D3,鈣是形成蛋殼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磷約有80%同鈣一起構成骨骼和蛋殼,其余的分配在全身組織中,具有廣泛的生理作用。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蛋雞不喂小蘇打也可引起軟皮蛋。蛋雞的飼料中應含有足量的貝殼粉、磷酸氫鈣、石灰石、骨粉或蛋殼粉等。同時,應讓雞多曬太陽,多運動,以促進鈣質吸收和消化。此外,蛋雞運動不足、飲水不夠、驚嚇、腸道發炎等均能影響鈣質吸收,飼料中雖然有足量的鈣質,仍然產軟皮蛋或薄皮蛋。
當雞舍平均溫度超過26℃時,可在飼料中添加0.1%的小蘇打(碳酸氫鈉);當環境溫度達到30℃,相對濕度達到80%,可在日糧中加小蘇打0.25%。在加喂小蘇打時,食鹽可減少用量。此外,飼料中缺乏砂粒,也是雞下軟皮蛋的重要原因。砂粒不但可促進鈣質等的吸收,加厚蛋皮,同時,砂粒也可將食物、貝殼及微量元素等磨碎為乳汁狀,而促進吸收,促進雞只的生長,不下軟皮蛋,多產蛋。不但蛋雞需要砂粒,肉雞也同樣需要砂粒。一般情況下,在增喂砂粒7天后,蛋殼就比較堅硬。據試驗,每100個蛋殼在飼喂大砂粒7天后的重量比喂砂粒前重170~250克;同時可使糞便中的粗蛋白減少50%左右,提高飼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