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引起雞產蛋下降的主要傳染病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引起雞產蛋下降的因素很多,有疾病、營養、光照、溫度、空氣、水質、體重均勻度及環境應激等。而傳染病是最大的隱患,如減蛋綜合征(EDS-76)、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產蛋雞非典型新城疫(ND)、雞腫頭綜合征(SHS)、禽流感(AI)、禽腦脊髓炎(AE)、禽痘(POX)、敗血霉形體(MG)、傳染性鼻炎(IC)和禽霍亂(FC)等。現對它們的主要癥狀及所造成的減蛋危害等簡述如下:

  一、雞產蛋下降綜合征(EDS-76)

  1、流行特征

  主要侵害商品蛋雞和種雞,造成產蛋量嚴重下降及蛋的品質降低。

  2、病原

  為EDS-76病毒,主要侵害產蛋期雞只,其它日齡雞感染后無明顯臨床癥狀。病毒常在雞性成熟前潛于其體內,感染雞無臨床癥狀,亦很難查到抗體。雞開產時病毒被激活,并在生殖系統大量繁殖。病毒可經蛋垂直傳播,通過咽喉和糞便排出。受感染的胚是最危險的傳染源。自然宿主為鴨、鵝,但僅見蛋雞發病,褐殼蛋雞最為易感。

  3、癥狀與病變

  發病主要集中在26-43周齡。剛進入產蛋期的青年雞感染后不能于開產后2-4周內達到產蛋高峰。成年產蛋雞感染時,產蛋量突然下降,一般為20%-50%,經4-10周后才逐漸恢復,但仍達不到正常水平,產蛋曲線呈典型的“雙峰形”。在減蛋同時還伴有蛋殼褪色及較多的薄殼蛋、軟殼蛋、無殼蛋、粗殼蛋和畸形蛋。異常蛋蛋黃周圍的蛋清濃稠混濁、其余蛋清則透明如水。受精率正常,但孵化率明顯降低,死胚率高達10%-12%。輸卵管峽部和子宮有卡他性炎癥。

  4、防治

  無特效治療方法,只能用免疫接種進行預防。

  疫苗使用。安全區,開產前2-5周接種聯苗;發病疫區,開產前2-4周接種單價苗;重疫區,開產前4-6周和2-4周各免疫一次,均用單價苗。

  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

  1、流行特征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通常在雞群中有很高的發病率,幼雞死亡率高,產蛋雞雖死亡率低,但產蛋量和蛋的品質均顯著下降。

  2、病原

  為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該病毒有20多個血清型和更多的突變株,有些血清型能產生交叉免疫。雞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種年齡雞都有易感性,雛雞特別嚴重,其他家禽不會感染發病。易感雞與病雞接觸后48小時內出現癥狀,5-8天內全群暴發。

  3、癥狀與病變

  (1)、支氣管炎型

  流鼻液、咳嗽、氣管羅音。產蛋雞產蛋下降10%-50%。蛋的品質變差,軟殼蛋、畸形蛋和粗殼蛋增多,蛋白稀薄呈水樣。剖檢病雞,呼吸道有漿液、粘液或干酪樣滲出物,雛雞在支氣管下段形成干酪樣栓子。產蛋雞腹腔內有液狀卵黃物質,輸卵管和卵巢發育不良。

  (2)、腎病型

  除呼吸道癥狀外,主要引起腎炎和腸炎,常見劇烈腹瀉,糞便白色水樣,4-8周齡仔雞死亡率可達30%-40%,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病變特征為腎腫大,色蒼白,輸尿管、直腸、泄殖腔有白色尿酸鹽沉著。肺、支氣管充血和出血。

  (3)、傳支變異株4/91

  精神沉郁,閉眼昏睡,腹瀉,雞冠發紺,眼瞼和下頜腫脹,有時出現典型呼吸道癥狀。產蛋雞出現癥狀后,很快產蛋下降,降幅可達30%。3-4周后,產蛋逐漸回升,但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還可導致肉雞和6周齡以上育成雞死亡。剖檢顯示,病雞體況良好,深部胸肌組織呈蒼白和膠凍樣水腫,廣泛組織充血。

  4、防制

  目前無有效藥物防治,只能通過免疫接種來控制。根據疫病情況可選用IBH120和IBH52疫苗、腎型傳支疫苗、IB4/91弱毒苗等。

  三、產蛋雞非典型新城疫(ND)

  產蛋雞非典型新城疫,給養雞業造成一定損失。

  1、發病原因

  (1)、雞場被野毒污染;

  (2)、在育雛育成期發生過法氏囊等疾病,損害免疫功能;

  (3)、防疫環節上有不足之處;

  (4)、管理不當,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滴眼、飲水或免疫后,馬上搞帶雞消毒。

  2、特點

  (1)、180-350日齡易發;

  (2)、雞群采食量下降20%-30%,部分雞只拉綠色稀糞,個別雞有呼吸道癥狀,產蛋率下降5%-30%不等,畸形蛋、軟殼蛋、白殼蛋增多;

  (3)、剖檢數只病雞后,才能見到一些雞新城疫的一般性病變,如喉頭有粘液,喉、氣管粘膜、盲腸扁桃體、泄殖腔粘膜出血,卵泡軟化,掉入腹腔,形成腹膜炎。

  3、控制

  (1)、全群雞只肌注新城疫滅活苗同時用IV系苗滴鼻,或肌注4頭份的新城疫IV系苗。

  (2)、淘汰病雞。

  (3)、使用50×10-6恩諾沙星飲水、防治繼發感染。

  (4)、增加飼料中維生素用量。

  4、預防

  建立科學免疫程序,蛋雞在產蛋期做到每隔10周進行一次雞新城疫IV系苗免疫。

  四?雞腫頭綜合征(SHS)

  雞腫頭綜合征(SHS)是以雞頭部發生明顯皮下水腫及扭頸、角弓反張、共濟失調為特征的新疾病。首例報道為20世紀80年代初的南非,現涉及世界大多數國家。

  1、病原

  為TRT/SHS病毒,在分類上屬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屬,是感染禽類的第一個肺病毒。一般認為雞腫頭綜合征是雞先感染TRT/SHS病毒后繼發大腸桿菌感染,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沒有大腸桿菌的協同作用,不可能產生本病的典型病變。

  2、癥狀

  SHS主要發生于雞(包括肉用種雞、肉雞和產蛋雞),火雞也可感染。肉雞易發日齡4-7周齡,肉用種雞和蛋雞則各年齡均可發生。本病以水平接觸傳播為主,傳播速度緩慢,病程2-3周,發病率1%-90%,死亡率為2%-20%,減蛋幅度一般在10%以內。臨床表現為肉雞頭部皮下水腫,先為打噴嚏、咳嗽,24小時后出現結膜潮紅,頭部皮下水腫并擴展到肉垂和下頜組織,有的肉髯發紺,嚴重時虛脫死亡。商品蛋雞和肉種雞的癥狀特點為腫頭,極度沉郁,因腦定向障礙而重復搖頭,扭頸,角弓反張,共濟失調,產蛋雞的產蛋率和種蛋受精率下降。

  3、病變

  鼻甲和氣管粘膜出血,雞冠、面部、喉周圍水腫或有干酪樣物質。有不同程度的纖維性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多數可見到卵黃性腹膜炎。

  4、防治

  (1)、采取綜合防制措施,疫區可預防注射雞腫頭綜合癥滅活苗;

  (2)、發生疫情時,使用廣譜抗生素,防止細菌性疾病繼發感染,減少死亡和損失。

  五?禽流感(AI)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傳染病,最早報道為1878年的意大利,經世界范圍內一個多世紀的流行至今尚未根除。

  1、病原

  禽流感病毒屬分A、B、C三個血清型。A型,可感染禽類、人、馬、豬等。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迄今為止A型流感病毒HA(血凝素)已發現16種(H1-H16),NA(神經氨酸酶)10種(N1-N10),由兩者組合或獨立變異可產生不同亞型的毒株,危害最大的是H5、H7。

  2、癥狀和病變

  潛伏期的長短與病毒致病性強弱、感染強度、傳播途徑和禽的種類有關。可表現感染無癥狀、輕度呼吸道癥狀、產蛋量下降、下痢及急性高度致死等多種病型。一般沒有特征性癥狀,常呈現體溫高,精神沉郁,采食減少,消瘦,產蛋雞產蛋量下降。呼吸道癥狀表現不一,如咳嗽、呼吸羅音甚至困難并出現怪叫。病禽流淚、羽毛松亂、顏面浮腫、肉髯及冠發紺變硬,有神經癥狀及下痢。這些癥狀可能單獨出現或幾種同時出現。死亡率較低,產蛋下降(康復雞的產蛋率恢復最多為70%左右)是目前該病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新特點。

  3、防治

  (1)、目前對是否使用疫苗預防有爭議;

  (2)、尚無特異性治療藥物和方法;

  (3)、對處于發病初期的雞群為減少死亡可做以下工作,(A)采用抗病毒藥,如病毒靈、病毒唑等,在感染后1-3天使用,有良好保護作用;(B)防止并發感染可用沙星類抗菌藥;(C)及時清理病死雞,加強帶雞消毒。

  六、其他傳染病

  禽腦脊髓炎(AE),成年雞隱性感染時不見癥狀,但產蛋雞減蛋5%-20%,且所產的蛋常帶有病毒。

  禽痘(POX)、敗血霉形體(MG)、傳染性鼻炎(IC)、禽霍亂(FC)發病嚴重時產蛋顯著減少或停止產蛋。

  當發生產蛋雞減蛋時,我們應細致調查,研究觀察,作出正確的病因判斷,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改善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點。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