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傷寒是由禽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主要發生于青年雞的一種急性敗血病,臨床上以發熱、貧血、冠蒼白皺縮、白細胞大量增加與紅細胞大量減少為特征。本病是世界性分布,給養雞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一)病原
本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不產生芽胞,無莢膜,不能運動,在四磺酸肉湯等選擇性培養基上生長良好。抵抗力不強,60℃10分鐘即被殺死,在陽光照射下僅能生存數分鐘,但在陰暗處的水中則可生存20天。一般的消毒藥,如0.1%石炭酸、2%福爾馬林和1%高錳酸鉀在數分鐘內即可將本菌殺死。
(二)流行病學
雞、火雞和珍珠雞等均對本病易感,其它如鴨、鵝、鴿、鵪鶉、麻雀等也可被感染。1~5月齡的青年雞表現高度敏感性,而2~4月齡最易發生,雛雞與成年雞時有發生。
帶菌禽是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被污染的種蛋也能傳染。帶菌禽不斷從糞便中排出病菌,污染土壤、飼料、飲水和用具等經消化道而感染本病。也可通過眼結膜等途徑感染。野禽、動物和蒼蠅及飼養人員也可機械地傳播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