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制約著奶牛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對我國應用中草藥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各種方法和防治機理進行了綜述。對中草藥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前景進行了展望,認為中草藥在治療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
關鍵詞:中草藥;防治;奶牛;乳房炎
乳房炎特別是隱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制約著奶牛業的發展。在美國30%~70%的母牛至少有一個乳區被感染。我國奶牛乳房炎的發生率更高,袁永隆等[1]調查結果表明,臨床型乳房炎發病率平均為33.41%,隱性乳房炎平均陽性率為73.91%,乳室患病率為44.74%。因此,乳房炎造成治療費用增加、奶產量下降、母牛過早淘汰等損失巨大。Schutz報道美國每頭母牛每年因乳房炎的花費為182美元,Lund等[2]報道在丹麥由乳房炎引起的經濟損失估計為每頭母牛225美元,其中大約60%的損失是由產奶量下降引起的。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把抗生素列入治療乳房炎的首選藥物,由于長期反復使用,使病原體對藥物產生了抗藥性,而降低了療效,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殘留增加。現將近年來我國獸醫工作者用中草藥治療奶牛乳房炎情況概述如下。
1 中西獸醫結合治療奶牛乳房炎
李配林等[3]用中西藥制劑薄硫膏乳房外敷法治療急性奶牛乳房炎全部治愈。馬樹東等用乳房消腫散內服,結合特效米先治療153例,治愈率為85.6%。蘇潔用青霉素、鏈霉素乳室注入結合內服公英散以及硫酸鎂溶液熱敷乳房患部,治療牛乳房炎,取得了較好療效。謝才豐等[4]對臨床型乳房炎采用以蜂膠乳頭灌注結合慶大霉素、654-2穴位注射,5%鹽酸左旋咪唑為主的綜合治療試驗。結果試驗組臨床型乳房炎乳區治愈率91.67%,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42.86%;隱性乳房炎乳區治愈率66.67%,總有效率66.67%。
顧惠娟等發現中西藥制劑“強力生”對奶牛隱性乳房炎的治療效果優于單味左旋咪唑。朱光道等用中藥復方、單味蒲公英、硫酸慶大霉素和鹽酸普魯卡因,后海穴注射及鹽酸左旋咪唑配合魚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4種方法治療隱性乳房炎,結果表明左旋咪唑配合魚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及中藥復方是治療該病的最佳方法。林振祥采用內服荊防牛蒡湯、外敷草藥,乳頭管注射抗生素等方法治療奶牛臨床型乳房炎66例,治愈率84.3%,有效率為95.3%。
2 中草藥復方治療乳房炎
劉純傳等[5]用復方蒲公英煎劑液內服治療臨床型乳房炎126例,總有效率為94.44%,病原菌轉陰率為40%。魯希英等[6]用單味木鱉子和“神效瓜蔞散”,馮世玉等[7]用乳疾寧,莫昌蘭等[8]用902乳炎康復方外用膏劑治療隱性乳房炎都取得了較好結果。岳春旺等用乳炎康治療臨床型乳房炎獲得滿意療效。崔定中用自擬“活血療癰散”隨證加減,治療奶牛各型乳房炎7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鄭宏亮根據各型乳房炎的臨床特征,用中獸醫辨證論治法治療195例,治愈138例。管學文等用“乳炎散”治療奶牛乳房炎,一般2~3次即愈。高純一等[9]用公英散加味治療奶牛乳房炎286例,比抗生素的治愈率高。高慶國等[10]用中藥乳炎消油劑治療臨床型乳房炎牛500余例,治愈率在95%~100%之間。張光遠用大瓜蔞散治療乳房炎奶牛,治療后產奶量比治療前增加8.9%;而抗生素治療后產奶量比治療前產奶量減少8.1%。陳鐘鳴等[11]用激光照射、中藥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獲得了較對照組的高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毛素珍等用白花蛇舌草、刺五加等中草藥組成的8804沖劑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陽性牛,治療后乳區轉陰率為85.56%,乳區好轉率為8.42%,總有效率為93.68%,較西藥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高。麻耀倫等發現用復方穿心蓮溶液浸泡乳頭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效果。馬井巖等[12]發現中藥內服、西藥乳室注射和肌肉注射法對奶牛隱性乳房炎均有療效,但乳室注射操作不方便,對乳頭、乳管也有刺激,肌肉注射會產生應激反應,中藥內服具有療效最佳,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的優點。乳房炎消王是西北農業大學研制的治療臨床型乳房炎和隱性乳房炎的純中藥制劑,治愈率達93.2%,總有效率為98%。
3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防治奶牛乳房炎
趙恒壽等發現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通乳靈”對奶牛乳房炎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謝慧勝等[13]發現用增乳散添加飼喂奶牛,不但可以顯著提高奶牛產奶量,而且隱性乳房炎檢出率比對照組減少了24.23%。
4 中草藥提取物治療乳房炎
張文玫等[14]用綠草素,張彬等[15]用消炎醌,周學輝等用六茜素治療奶牛乳房炎均獲得顯著效果。顧小根等[16]用桉乳注射液治療臨床型乳房炎,總有效率為88.4%,其中治療急性乳房炎總有效率為84.8%。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張余森等發現不同劑量蒲公英注射液肝腧穴注射后,奶牛乳房炎的痊愈率為26.19%,總有效率為90.47%,在同等劑量下不論肌肉注射還是肝腧穴注射其療效均無顯著差異(P>0.05)。秦俊
文等[17]用乳炎平治療臨床型乳房炎有效率為85%。治療隱性乳房炎后乳區轉陰率為59.21%。中藥組陰性乳區數顯著減少。且“乳炎平”能顯著降低隱性乳房炎及乳房炎總的發病率。甘志華等[18]用復方丹參液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其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達到87.55%和94.44%,療效顯著高于丹參注射液和抗生素。周方中用“桉精注射液”治療臨床型乳房炎,其療效與青霉素、鏈霉素乳室注入相當,對少數病例的療效優于抗生素。蔣次升等從清熱解毒的中草藥中篩選、制備的治療急性乳房炎的中草藥制劑CI注射液,具有與青霉素、鏈霉素相同的治療效果。顧小根等[19]研制的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草藥制劑TC-16,對防止干奶期乳房炎的發生和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
5 中草藥治療乳房炎的機理研究
5.1 抗菌作用
甘志華等[18]發現復方丹參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無乳鏈球菌和停乳鏈球菌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何靜榮等[20]發現復方蒲公英煎劑、乳癰散、雙丁注射液和瓜蔞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牛棒狀桿菌、大腸桿菌、乳鏈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杜愛芳等[21]發現合成魚腥草素注射液對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相同的抑菌效果。莫昌蘭等[8]發現902 乳炎康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顧小根等[19]發現在肉湯和牛奶中TC-16對無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李宏勝等[22]發現毛白楊葉提取物“Y”對奶牛乳房炎8種24株主要病原菌均有強烈的抑菌作用。
5.2 對機體單核-巨噬細胞功能的影響
杜愛芳等[23]研究發現不同濃度的合成魚腥草素溶液均能提高鼠單核-巨噬細胞吞噬活性。方維煥[24]發現金銀花、蜂膠注射液以及蒲公英、紫花地丁口服液均能顯著增強小鼠白細胞吞噬功能(P<0.05),尤以紫花地丁的作用更為顯著,吞噬率比對照組高26%;而從抗菌試驗的結果看,除紫花地丁在1∶4時沒有抗菌作用外,其余3種藥物在肉湯中均呈現一定的抗菌作用,從而說明抗菌作用不一定是這些中草藥治療乳房炎的唯一機理,它們對乳腺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也可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劉漢儒等[25]發現低濃度的中草藥CI注射液對巨噬細胞的趨化運動具有促進作用;在較高濃度時,CI注射液可顯著降低巨噬細胞體外培養的存活率,而在較低濃度時有提高存活率的趨勢,這種雙向運動可能是CI注射液對巨噬細胞隨機移動和趨化運動的影響而呈現類似的雙向作用的主要原因。且在0.1 g/L濃度時能完全解除相同濃度的青霉素、鏈霉素對趨化運動的抑制作用。顧小根等[19]報道TC-16對小鼠嗜中性白細胞的吞噬率比對照組高(P<0.01)。
5.3 對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
王秋芳等[26]給隱性乳房炎奶牛飼喂黃芪、蒲公英、益母草等中草藥添加劑后紅細胞免疫功能明顯提高。張淼濤等[27]給隱性乳房炎乳牛飼喂黃芪、蒲公英、益母草等中草藥添加劑后可顯著提高SI(P<0.05)和中性粒細胞吞噬力(P<0.05),并能明顯降低乳牛隱性乳房炎的發病率。莫昌蘭等發現902乳炎康外用藥物能顯著降低隱性乳房炎陽性乳區的白細胞數量(P<0.01);用藥后96 h和168 h血中T淋巴細胞增多(P<0.01或(P<0.05);用藥后96 h單核細胞數量增多(P<0.01)。
6 中草藥治療乳房炎的展望
綜上所述,中草藥在治療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目前,已經有多種產品出現,一些中草藥復方制劑和中草藥提取物制劑已經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的治療效果與青霉素等抗生素相當,有的效果還優于抗生素。一些學者對治療乳房炎中草藥制劑的作用機理進行了研究,認為中草藥治療乳房炎是通過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抗菌功能來實現的。因此,開展中草藥防治奶牛乳房炎不但是可持續畜牧業發展的要求,也是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和綠色食品消費的要求。今后應該:①大力開展中草藥制劑質量控制標準的研究。因為每味中草藥均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其有效和無效成分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又在不同情況下可相互轉化,同時又因其產地、采收季節、貯藏和炮制等不同,成分有較大的差異。因此,首先,應該嚴格把握檢驗關,加強控制原料藥的質量;其次根據中草藥化學成分對制劑進行質量控制,以使制劑具有穩定的療效;②大力開展中草藥制劑劑型研究。根據現代制藥技術和方法,可以開展乳房透皮吸收劑、肌肉注射劑、乳房注射劑、穴位埋置劑等不同劑型,研制出適合獸醫臨床應用的劑型;③開展藥理學、中藥學、藥劑學、藥物化學、免疫學以及臨床獸醫學等多學科協作研究,研制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
參考文獻:
[1] 袁永隆,張禮華,劉純傳,等.我國奶牛乳房炎常見病原菌的區系調查[J].中國農業科學,1992,25(4): 70.?
[2] Lund T F,Miglior,Mdekkers J C,et al.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xlinical mastitis,somatic cell count,and udder conformation in Danish Hol?steins J[J].Livest Prod Sci,1994,39:243-251.
[3] 李配林,湯天曉,劉 穎,等.用中西藥制劑薄硫膏治療奶牛乳房炎[J].中獸醫醫藥雜志,1998,17(2):28.
[4] 謝才豐.蜂膠結合西藥治療奶牛乳房炎 [J].中獸醫學雜志,1991,(2):23-255.
[5] 劉純傳,莊自新,張禮華,等.應用中藥治療奶牛臨床型乳房炎的研究初報[J].中獸醫醫藥雜志,1983,(3):2-6.
[6] 魯希英,陳光輝,張 渤,等.單味木鱉子和“神效瓜蔞散”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的研究[J].中獸醫醫藥雜志,1996,2:6-8.
[7] 馮世玉,馮 敏,黃德財,等.奶牛乳房炎治療藥劑-乳疾寧的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1996,(10):10-128.
[8] 莫昌蘭,羅江培,李樹明,等.902乳炎康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J].中國獸醫科技,1993,23(4):31-32.
[9] 高純一,祁永峰,丁營兵,等.用公英散加味治療奶牛乳房炎[J].中國獸醫雜志,2001,37(7):31.
[10] 高慶國,朱其蘇.“中藥乳炎消油劑”臨床應用綜述 [J].中國奶牛,2000,(4):37-38.
[11] 陳鐘鳴.激光和中藥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的試驗觀察[J].中國獸醫雜志,1990,16(2):33-35.
[12] 馬井巖,馬玉軍.奶牛隱性乳房炎治療試驗[J].黑龍江畜牧獸醫,1997,(4):34.
[13] 謝慧勝.奶牛增乳保健劑增乳散的研究[J].中國獸醫雜志,1993,19(6):42-44.
[14] 張文玫,胡 平,郭澤領.綠草素對奶牛乳房炎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獸藥雜志,2000,34(3):58-59.
[15] 張 彬,薛 明,崔 穎,等.用新獸藥消炎醌對奶牛乳腺炎臨床治療試驗[J].中國獸醫科技,2000,30(8):28-29.
[16] 顧小根,石配彰,周方中.用桉乳注射液治療奶牛臨床型乳房炎[J].中國獸醫科技,1990,(8):34.
[17] 秦俊文、張 強.乳炎平防治奶牛乳房炎試驗[J].中國獸醫雜志,1997,23(11)19-20.
[18] 甘志華,李啟良,蔣武成,等.復方丹參液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J].湖南農學院學報,1995,21(1):84-88.
[19] 顧小根.中草藥注射液防治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作用初探[J].中獸醫醫藥雜志,1986,(5):12-15.
[20] 何靜榮,陳德威,金貞姬,等.中藥復方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藥敏試驗[J].中獸醫學雜志,1986,(3):9-10.
[21] 杜愛芳,蔡渭明,胡松華,等.合成魚腥草素對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抑菌作用[J]. 中國獸醫科技,1997,27(3):37-38.
[22] 李宏勝,杜小麗,徐繼英,等.毛白楊葉提取物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觀察[J].天津畜牧獸醫,1999,16(1):14-15
[23] 杜愛芳,胡松華,鮑偉華.合成魚腥草素對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J].中獸醫醫藥雜志,1998,17(3):7-9.
[24] 方維煥.幾種中草藥對中性白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J].中獸醫學雜志,1990,(1):5-7.
[25] 劉漢儒,蔣次升,朱平民.CI注射液對巨噬細胞隨機移動和趨化運動的影響[J].中獸醫醫藥雜志,1988,(4)5-8.
[26] 王秋芳,張淼濤,效 梅,等.中藥對奶牛紅細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響[A].中獸醫藥研究及應用[C].西安: 西安地圖出版社,2000.172-175.
[27] 張淼濤.復方中草藥對隱性乳房炎乳牛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獸醫科技,2001,31(1):24-25.
Summarizing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stitis in Cow by Chinese Herb
YAN Zuo-ting,LI Hong-sheng,YU-jie,GONG Zhong-fu
(Institute of Lanzhou animal science and pharmaceuticals,CAAS,730050,China)
Abstract: Mast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has an effect on development of dairg cow industry. Methods and mechanism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re summarized in dairy cow with mastitis by Chinese herb.Author believe that Chinese herb, as a substitute for antibiotics, will be play an important rul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mastitis in dairy cow.
Key words: Chinese herb;prevention and treatment;cow;mast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