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豬瘟的防治方法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編者按:冬、春季節是一年中豬發病率最高的時期,這與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主要原因是:①氣溫降低且變化劇烈,寒流及雨雪頻繁侵襲形成寒冷應激,大環境對豬的健康生長產生直接危害;②豬舍內保溫性能差,通風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氣體增加,致使豬的抗病力下降;③通風與保溫矛盾突出,且難以控制和解決,往往成為豬發病的主要誘因;④低溫環境更適于各種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風、風速大及風向多變等促使豬群間疾病的傳播擴散;⑤用藥物或物理方法進行消毒的難度加大,消毒效果明顯降低;⑥受寒冷的氣候影響,飼養管理人員疏懶,日常管理不到位。上述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豬瘟、豬附紅細胞體、豬感冒等疾病的發生和流行,現將分期介紹這些常見病的防治辦法。

  豬瘟是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危害最大、流行最廣。近二三十年來,豬瘟由過去的典型性豬瘟轉為非典型的溫和性豬瘟,給豬瘟的診斷和防治帶來了新的難題。

  流行特點 發生于不同品種、年齡、性別的豬,而且流行廣泛;感染后還未表現臨床癥狀時就向外排毒,引起健康豬感染發??;典型性豬瘟大為減少,主要發生的是非典型的溫和性豬瘟;以零星散發為主,沒有明顯季節性,但寒冷季節發病較多;用疫苗免疫后的豬仍有發病。

  臨床癥狀 ①典型性豬瘟:多見于未用豬瘟疫苗免疫的豬。急性發病的豬體溫在41℃~42℃,滯留不退,病程可持續1~2周,豬嗜睡、怕冷、有眼屎、包皮積尿、便秘及腹瀉交替,皮膚上有小的圓形出血點;慢性發病的豬消瘦、貧血、全身衰弱,常伏臥,行走無力,便秘及腹瀉交替,皮膚上有小出血點及出血斑,耳朵、尾巴干性壞死,病程可達1個月以上,形成“僵豬”。②非典型性豬瘟:母豬出現不孕、流產、產死胎或產木乃伊胎兒。新生胎兒衰弱,吃奶無力或不吃奶,拉稀,重者陸續死亡。豬體內長期帶有豬瘟病毒,持續向外排毒。用疫苗免疫時,也不產生抗體,增重緩慢或形成“僵豬”。

  診斷 典型性豬瘟可根據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做出診斷,非典型性豬瘟應依靠實驗室診斷或動物試驗才能確診。

  防治措施 ①自繁自養,全進全出。豬圈空后用2%~5%的苛性鈉或20%的熱石灰乳涂白消毒,糞尿要定點堆積發酵,病死豬要做深埋等無害化處理。②使用的疫苗要合格,選用豬瘟單苗,全程冷藏貯運,稀釋后4小時不要再用。每注射一頭豬應換一個經煮沸消毒的針頭。③在豬25日齡及65日齡各免疫一次,每次注射疫苗4頭份;繁殖母豬在配種前15天或在仔豬斷奶時免疫一次,每次注射疫苗4頭份;正在配種或處于懷孕期的豬不要注射豬瘟疫苗;種公豬每年注射兩次豬瘟疫苗,每次注射疫苗4頭份。在一個豬場內,豬瘟的免疫注射應達到頭頭不漏。④豬瘟發生較重的地區,對仔豬可用乳前免疫,即仔豬出生后立即注射豬瘟疫苗2頭份,過1~2小時再讓仔豬吃奶。乳前免疫后,應在仔豬35日齡和70日齡時再各注射4頭份豬瘟疫苗一次。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