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流行病學veterinary epidemiology 獸醫科學部門中的一個學科。除研究傳染病在畜群中發生、發展的原因和流行與分布規律及基影響因素外,還擬訂預防措施和控制、撲滅的對策,并檢驗防制效果,甚至還以血清學的方法檢驗病原體是舊有的或是新的變異型 ,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方法處理,獸醫流行病學以畜群為研究對象。基本方法是調查分析,以現場訪問、觀察和現場實驗為主,即深入當地居民、畜群進行對疾病的調查研究以及驗證因素和預防措施。大致包括:描述疾病的分布;解釋疾病的分布,提出并檢驗假設,探索病因和流行規律;在畜群中進行實驗觀察在消除或增加某因素后,疾病是否下降或上升;各項因素同疾病頻率之間的定量關系,應用數學方程表示,揭示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科學的發展以及種種新藥與免疫制品的應用,在許多國家中,有些傳染病已得到控制,而營養代謝和中毒性疾病漸趨嚴重,因此獸醫流行病學的研究范圍有所擴大。
動物實驗流行病學(animal experimantal epidemiology)指在實驗室條件下用實驗動物或本動物(對象動物)進行流行病學研究。
流行病學調查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流行病學最基本的方法 之一。為了摸索傳染病發生的原因和傳播的條件,以便及時采取合理而有效的防治措施,必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以期查明傳染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諸如傳染源、傳染媒介、傳播途徑、易感動物、影響傳播的因素和條件,疫區范圍以及發病率與死亡率等。
流行病學分析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流行病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應用流行病學調查所得材料來揭露傳染病流行過程的本質和有關因素。把材料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流行過程的客觀規律,并對有效的措施作出正確的評價。流行病學調查為流行病學分析積累材料,而流行病學分析從調查材料中找出規律,同時為下一次流行病學調查提出新的任務,如此循環不已,以指導防疫實踐。
流行病學監測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對傳染病流行疫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所采用的各種測驗方法。包括詢問調查、現場觀察、實驗室的尸體剖檢、微生物學、理化學與血清學等檢驗,并應用統計學方法統計疫情,加以分析整理,作出相應的結論,最后提出初步的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計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