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啄癖發生的原因 發生啄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
1. 營養方面
(1) 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日糧中蛋白質不足或缺乏蛋氨酸、胱氨酸、 精氨酸等,或者氨基酸不平衡,極易誘發雞的啄羽癖。
(2)
缺乏礦物質:日糧中的常量元素鈣、磷缺乏或比例失調;銅、鐵、鋅、錳、硫、硒等微量元素缺乏或比例失當;食鹽缺乏或不足,是誘發雞羽、啄蛋、啄肛的重要原因。
(3)粗纖維缺乏:粗纖維過多,會導致雞,尤其是雛雞的消化不良,嚴重時造成消化道阻塞,但粗纖維缺乏時,腸蠕動不充分,易引起啄羽、啄肛等惡習。
(4)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硫胺素、核黃素 、生物素、泛酸等缺乏,常會引起啄趾等現 象的發生。
2. 飼養管理方面
(1) 溫度過高,造成雞體內熱量散失受阻,而使雞煩燥不安引起雞的相互啄斗;
(2) 濕度過大或過小;
(3)雞舍通風不良 ,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所體過多,破壞雞的生理平衡;
(4)飼養密度過大,料槽、水槽不夠;
(5)缺水、缺料時間過長;
(6)光照強度過大,尤其是產蛋初期,強烈光照使蛋雞肛門緊縮而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啄肛;
(7)產蛋箱不足;
(8)不同籠位、不同群、不同日齡、不同顏色或強弱不同的雞混養;
(9)換羽期,雞自啄解癢造成出血引起啄斗;
(10)環境突變或外界驚擾,如防疫、驅蟲、轉籠等。
3. 疾病方面 當雞群發生白痢、球蟲病、體表寄生蟲病、母雞病原性或生理性脫肛、外傷時,極易引 起啄癖。
4. 遺傳因素 部分品種生性好斗,也是引起啄癖的一個原因。
二、 啄癖的預防與治療
目前預防啄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斷啄。斷啄可用斷啄器或電烙鐵進行。斷啄時上啄切除1/2,下啄切除1/3,并在刀片上烙燙2/3秒,以防流血。斷啄后可在飲水中加入青霉素2萬IU/只·天以消炎,并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Vc和Vk3,料槽或料桶中的飼料要稍多些,便于采食,以防吃料時碰破創面,同時提高飼料蛋含量1%~2%。
在搞好斷啄工作的同時,這必須做好正確選料、科學管理、疾病防治三方面的工作。
1. 正確選料 應選擇營養平衡,能滿足雞生長發育需要和生產性能全面發揮的全價配合飼料喂雞,
且不可貪圖便宜而選擇劣質飼料。一旦出現某些營養物質缺乏時,必須及時、足額的補充。
(1)蛋白質不足,尤其是動物性蛋白不足時,應及時添加魚粉、餅粕類飼料原料;若氨基酸不足或不平衡,可補充相應的氨基酸,如用0.1%的蛋氨酸或0.05%賴氨酸拌料等。
(2)若缺乏微量元素銅、鐵、鋅、錳、硒等,可用相應的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錳、亞硒酸鈉等補充;常量元素鈣、磷不足或不平衡時,可用骨粉、磷酸氫鈣、貝殼或石粉進行補充和平衡;食鹽不足或缺乏,可提高料中含鹽量或在飲水中加1.5%的鹽連用3天;若硫元素缺乏,可在料中添加1%的皮硝或1%~2%的硫酸鈣,效果良好。
(3)若粗纖維缺乏,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麩皮或青綠飼料,使粗纖維的含量達到5%。
(4)維生素缺乏則可在料中添加適量的復合維生素制劑或在飲水中加入萬分之一的電解多維進行補充。 2. 科學管理
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喂雞是預防啄癖發生的重要一環。
(1) 加水、加料應定時、定量、定人,間隔時間不宜過長,并盡可能地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
(2)
照明要適當,夏天要盡量減少或避免強烈的太陽光直接射入雞舍,光照強度以雞能看到飼料和飲水即可,1~2周齡、生長期、產蛋期的強度各為23LX、6LX、6~12LX最宜,光色以紅、綠光為宜,黃光、青光最宜引起啄斗。
(3) 飼養密度要適當,快大雞一般每方米可養9~12只;水槽和食槽應按1:1比例設置,一般每100只雞需1個水槽和1個食槽。
(4) 盡最大可能地搞好雞舍通風和環境衛生工作,使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降到最低點。
(5) 杜絕不同日齡、不同顏色、不同品種、不同群體、不同體質的雞只混養。
(6) 切實做好夏天降溫、冬天保暖工作,使溫、濕度保持在適合雞生理需要的范圍內。
(7) 備足備好產蛋箱,產蛋箱設置在光線較暗處。
3. 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可有效地降低雞啄癖的發生,患有體表性寄生蟲病時,可用1%的敵敵畏或1%~2%的硫黃清除,定期投飼預防和治療球蟲病、白痢的藥物,防止球蟲病、白痢的發生;做好飼養管理工作,防止生理性、病理性脫肛;一旦發現被啄雞只,應立即挑出,隔離飼養,在被啄傷處涂抹有異味的藥物,如樟腦油、紫藥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