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營養缺乏或營養失調造成的跛行
營養缺乏癥或營養失調主要是由飼料中鈣、磷比例失調或鈣、磷不足以及錳、銅等礦物質的缺乏引起的,另外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A等缺乏也會引起跛行。其中多半是由于鈣磷比例失調所引起,會導致嚴重的佝僂病、軟骨癥和骨質疏松癥。多發生于剛斷乳的仔豬,妊娠后期母豬或生長迅速的育肥豬。維生素D缺乏時,除發生與鈣、磷比例失調相同的癥狀外,常出現四肢跛行,嚴重時出現關節腫大,步態不穩,強直性痙攣、麻痹、癱瘓等。
防治:飼料中要供給充足的礦物質,尤其保持鈣、磷比例平衡,鈣磷比例保持在1:1-2:1之間。飼料中要供給充足的各種維生素,尤其是注意維生素D要充足,同時飼料中B族維生素要有保證,因B族維生素是減少豬跛行的一種具有較好效果的營養素。此外,經常給豬喂些曬干苜蓿、紅色沙粘土、紫云英、大豆中粉和添加維生素D3,有助于防止維生素D缺乏癥的發生。
2 風濕性跛行
本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肉組織發炎、萎縮。促使本病發生的因素為潮濕、寒冷、運動不足及飼料的急劇改變等。本病多突然發生,一般先從后肢起,逐漸擴大到腰部乃至全身。病豬多喜臥,驅趕時可勉強走動,但跛行可隨運動時間延長而逐漸減輕或消失,局部疼痛也逐漸緩解。體溫在38-39
℃左右,呼吸、脈搏稍有增數,食欲減退。
防治方法:臨床上最常用的是水楊酸制劑和激素類藥物。復方水楊酸鈉注射液或撒烏安注射液10-20毫升,耳靜脈注射;肌注安乃近注射液5-20毫升,或安痛定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2.5%醋酸可的松注射液5-10毫升(一般加等量的0.25%-1%鹽酸普魯卡因),肌肉注射;氫化可的松注射液2-4毫(一般加40萬-80萬單位青霉素),作關節腔內注射(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可取得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