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宜的斷奶日齡與體重對生產性能的影響
許多豬場為了提高母豬的年產胎次,不顧客觀實事采取21日齡左右斷奶,結果造成斷奶體重輕,仔豬整齊度差,成活率低,對以后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這樣就失去了早期斷奶的意義。
根據我國的國情養豬習慣和每個豬場的條件差異所限,另據大量的實踐證明采取28天斷奶最為合適,個別管理跟不上,條件較差的豬場不妨采取35天斷奶,這樣還是比較符合現實。
2.制定合理的母仔保健計劃:
A(1)母豬在產前30天,15天各注射一次大腸桿菌四價疫苗,預防仔豬黃白痢,有條件最好制作自家苗預防。
(2)產前肌注大量的抗菌素,如青、鏈霉素,或磺胺類藥物等預防產
后發熱和無乳綜合癥。
(3)產前產后母豬日糧添加抗菌素靜化母豬體內外環境,預防仔豬黃白
痢發生。
B(1)仔豬出生后口服抗菌藥物,盡快吃上初乳增強抗病能力;
(2)仔豬黃白痢是仔豬生產的大敵,所以豬場應多備一些治療拉稀的藥物,一旦發生黃白痢,我建議分組采取不同的藥物治療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敏感藥物,避免更大的損失;有條件的場可作藥敏試驗,篩選抗生素。
(3)及時補鐵(2—3天),7日齡去勢,7日前弱小仔豬靠前固定乳頭,便于仔豬整齊發育。
3早期補飼:
管理較好的豬場對仔豬早期補飼都很重視,一般選用適口性好,宜于消化的開食料從7天開始補料。經驗豐富的飼養員采取填食的方法,也可把料放在仔豬容易接觸到的地方,少放勤放,避免浪費、變質,不能盡快補飼就談不上早期斷奶。
4.供給易于消化吸收的日糧因為仔豬的前期生長發育靠從母乳中獲得營養,所以應該給母豬足量全價的日糧。仔豬日糧的平衡、全價、適口性易于消化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仔豬的胃腸消化機能發育不健全,對植物性蛋白吸收能力差,很容易引起下痢,基于這種情況只有減少飼喂量或降低蛋白含量,這樣對仔豬發育很不利。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前幾年已經采用乳清粉、腸衣蛋白粉,血漿蛋白粉用于飼料生產,近年我國一些飼料生產廠商也開始生產科技含量高的同類產品,但是價格較貴,一些養殖場已經受益,從綜合效益核算還是合算的。
5.環境對仔豬生長發育的影響①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嚴禁飼養員串崗。
?、谧胸i容易驚嚇,飼養員盡量不要更換,在豬場選擇一個較安靜的位置飼養仔豬。
?、巯募咀⒁馔L降溫,冬春季節注意保暖,根據場子條件盡量滿足仔豬生長發育的最佳溫度,對仔豬的保暖我個人認為最主要是縮小白天和夜里的溫差及室溫與仔豬小環境的溫差,當然條件好的豬場能夠做到恒溫更好,仔豬生長最忌溫度忽高忽低。
?、芤谐渥闱鍧嵉娘嬎ι嵋谇鍜?,保持適宜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