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豬瘟感染新動向及防治措施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豬瘟是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19世紀30年代在美國大規模發生。因此病使豬只死亡率極高,人們曾誤認為是由某種細菌引起的,直到1904年才被證明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病毒性傳染病。豬瘟病毒是一種小RNA病毒,屬披蓋病毒科、瘟病毒屬。

  盡管歷經了半個世紀的努力,從中央政府到地方部門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來控制和消滅豬瘟,但豬瘟在我國仍然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很嚴重。

  發生特點

  豬瘟自首次發生距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了,其發病特點和流行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世界性的。首先,流行形式已從原來頻繁大規模的發生流行和高度致死率,轉變為周期性、波浪式的區域性散發。通常3-4年為一個流行周期,疫點顯著減少,多局限散發于某些地區、某些豬場的所謂“豬瘟不穩定區”。其次,病理變化不十分明顯,出現了豬瘟病毒的持續性感染。其三,發病特點出現了所謂非典型的慢性豬瘟或溫和性豬瘟。臨床癥狀顯著減輕,死亡率也較低。突出表現是妊娠母豬的帶毒綜合癥(就是母豬感染豬瘟病毒之后,病毒通過母豬胎盤感染胎兒,造成死胎)和仔豬豬瘟(胎兒通過胎盤感染豬瘟病毒不死者,出生之后出現初生仔豬先天性震顫,即所謂的“抖抖病”)。這些“抖抖病”仔豬要么很快死亡,要么成為亞臨床感染的帶毒豬長期排毒并傳染同群的豬只。對于同群其他“健康”豬只而言,由于個體差異以及免疫狀況的不同,同一毒株會出現不同結果,有些豬死于急性豬瘟,而另一些豬卻呈現隱性感染,再繼續排毒傳染其它豬并污染環境,形成惡性循環。

  臨床表現

  由于豬瘟病毒抗原性的保守性,目前認為仍只有一種血清型。但在疫苗免疫的“壓力”下,許多地方出現了豬瘟病毒的毒力變異株。所謂“毒力”是指豬瘟病毒株引起易感動物的發病程度。同一個毒株由于易感動物的遺傳背景、年齡、營養狀況及免疫活性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發病癥狀。

  急性豬瘟:病豬首先表現體溫升高40-42 ℃,精神沉郁、怕冷、嗜眠、常擠臥在一起或鉆入草堆。病初多見便秘,排出干硬狀糞便。經5-6天后,病豬發生腹瀉呈糊狀和水樣并混有血液。其后病豬發生結膜炎,表現為口腔粘膜不潔,齒齦和唇內面以及舌體上可見有潰瘍或出血斑。發病后期,病豬的皮膚上有點狀和斑狀出血,且尤以鼻端、唇、耳、四肢、腹下及腹內側皮膚等處多見。發病后期常繼發細菌感染,特別以肺炎和壞死性腸炎為多見。

  慢性豬瘟:主要表現為貧血,消瘦和全身衰弱。一般病程超過一個月,體溫升高不明顯,食欲時好時壞,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病豬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膚發生壞死,甚至干脫。

  溫和型豬瘟:一般臨床表現不明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低。有時出現懷孕母豬流產、胎兒木乃伊化、死胎及畸形。但新生仔豬一旦感染死亡較多,大豬一般能耐過。

  病理變化

  豬瘟的病變是一種敗血性疾病的病理變化,這是由于血管內皮細胞水腫性變化和壞死引起的。

  急性豬瘟:淋巴結周邊出血嚴重并呈大理石樣;腎臟顏色變淺呈土黃色,被膜下可見出血點,切開后多見皮質部也有出血點;膀胱粘膜出血明顯;上呼吸道的喉頭、會厭軟骨粘膜出血;脾臟一般不腫大,但有的發病豬的脾臟邊緣有圓形紫紅色梗死灶。

  慢性豬瘟:除了出血病變之外,主要表現以壞死性腸炎為特征。大腸黏膜可見近似圓形扣狀潰瘍。

  溫和型豬瘟:流產母豬的死胎主要病變是皮膚及內臟器官出血,全身性皮下水腫以及胸腔、腹腔積液。

  鑒別診斷

  確診豬瘟可采集病豬扁桃體做直接免疫熒光抗體檢測病毒或采集病豬血清用單克隆抗體診斷試劑做酶聯免疫吸咐試驗檢測豬瘟強毒抗體。此外,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和豬鏈球菌在臨床上表現與豬瘟極為相似。因此,臨床表現只供參考,還必須從病理變化、流行病學多方面綜合判斷而定。

  1、豬丹毒:與豬瘟比較,在豬群中傳染較慢,發病率不高,豬丹毒豬天然孔無明顯炎癥,比較清潔,但常突然死亡,病程短,剖檢變化可見脾腫大,腎郁血腫大,淋巴結不呈大理石樣斑紋,大腸無明顯變化,經藥物治療可明顯好轉或痊愈。

  2、豬肺疫:常為散發,病豬有明顯的咽喉部急性腫脹或有嚴重的肺炎癥狀,呼吸困難、口鼻流出白沫,易與豬瘟區別。

  3、急性副傷寒:最易與豬瘟誤診,常發生在一個豬場內,2-4月齡的小豬。剖檢可見腸道的變化與豬瘟不同,主要表現為大腸的腸壁增厚,粘膜表面粗糙發炎,有“麩皮”樣壞死。

  4、敗血性鏈球菌病:常伴發多發性關節炎,引起運動障礙,鼻粘膜及喉頭、氣管充血、出血,脾腫大。

  處理原則

  1、對病豬或可疑病豬應立即隔離或撲殺,同群豬就地觀察,嚴禁擴散。

  2、疫區或受威脅區立即進行豬瘟疫苗緊急接種。但必須做好醫療器械的嚴格消毒,防止人為接種。

  3、發病豬舍的用具、墊草、糞水、剩余的飼料應做好消毒處理工作。消毒可用2%氫氧化鈉溶液,20% -30%熱草木灰水或5% -10%漂白粉液均可很快殺死病毒。

  4、工作人員嚴禁串棟,特別防止疫區的飼養和防疫人員往來。

  5、備有抗豬瘟血清的單位可用于治療,對早期病豬有一定療效。

  6、注重飼料營養,特別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

  預防措施

  由于豬瘟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可以治療。做好該病的綜合性預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具體措施包括:

  1、實行自繁自養,不由外地引進新豬,必要引種時,則到無疫地區引種選購,嚴格按程序免疫。并隔離觀察四周以上,確定健康后才能放進豬場。

  2、豬場、豬舍經常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定期清掃、消毒(帶豬消毒)。

  3、禁止非本場人員和其它動物進入。

  4、接種疫苗是預防豬瘟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常用的疫苗有:豬瘟兔化弱毒乳兔組織苗、豬瘟兔化弱毒豬腎細胞菌和牛睪丸組織細胞疫苗。此外還有豬瘟和豬丹毒二聯弱毒凍干苗以及豬瘟、豬丹毒和豬肺疫三聯弱毒凍干苗。疫苗的使用方法和豬瘟免疫程序要根據豬場所處位置、周圍環境、豬場規模、群體免疫狀態以及該病歷年來發生情況綜合考慮。現提供兩個免疫程序可參考:

  (1)本場及周邊地區無疫情

  種豬:20日齡首免,60日齡左右二免。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母豬也可以出產房時注射一次)。

  商品豬:20日齡首免,60日齡左右二免。直至出欄不再免疫。

  (2)本場及周邊地區經常發生仔豬豬瘟

  種豬:仔豬乳前免疫(即仔豬出生進行免疫接種,免后1小時再吃乳),間隔50天進行二免,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

  商品豬:仔豬乳前免疫,其后一般無需再免至出欄。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